专栏名称: 环境人Environmentor
热爱我环境,光大我事业!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畅赏黑龙江  ·  开学不EMO!来黑龙江开启「收心之旅」 ... ·  19 小时前  
畅赏黑龙江  ·  开学不EMO!来黑龙江开启「收心之旅」 ... ·  19 小时前  
哈尔滨日报  ·  对恒大罚款超40亿元,为“史上最大”罚单 ·  昨天  
新闻夜航  ·  飞机失事!已致2人死亡...... ·  2 天前  
新闻夜航  ·  噩耗传来!14岁失联男孩,遗体被找到 ·  2 天前  
新闻夜航  ·  赏金超20万!黑龙江发布悬赏公告!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环境人Environmentor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田贺忠团队ES&T:中国燃煤电厂全卤素排放评估

环境人Environmentor  · 公众号  ·  · 2025-02-06 12:29

正文


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我们

通讯作者:田贺忠

通讯单位:北京师范大学

论文 DOI: 10.1021/acs.est.4c12078



图文摘要


成果简介

近日,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田贺忠团队在 Environmental Science&Tecdnology 发表了题为 “Halogen Emissions from Coal-Fired Power Plants in China: Evolutions, Driving Forces, and Future Trends” 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编制了中国燃煤电厂 (CFPPs) 的全卤素 ( 包括氟、氯、溴、碘 ) 排放清单。结果显示, 2018-2022 CFPPs 卤素排呈波动反弹趋势, 2022 年氟、氯、溴和碘分别达到 6,875.7 吨、 24,872.4 吨、 1,127.9 吨和 476.7 吨。排放主要集中在主要煤炭生产基地和高耗能地区。煤炭消费量增加是排放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而污染控制和发电技术的提升促进了减排。在空气污染控制和气候目标的驱动下,预计卤素排放将在 2030 年前达到峰值,之后将快速下降,到 2050 年基本消除



引言

卤素因其高度活跃的化学特性,在大气化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可通过复杂的氧化还原反应影响大气环境、气候变化和汞的地球化学循环。除海洋排放和火山等自然来源外,煤炭燃烧大气卤素的主要人为来源之一。煤炭中含有所有种类卤素,在燃烧过程中会排放到大气,实地观测也证实了燃煤电厂是大气卤素的重要来源。作为全球最大煤炭消费国中最大的耗煤部门,中国燃煤电厂的卤素排放值得高度关注。然而,目前涵盖中国燃煤电厂所有卤素种类的综合清单尚未见诸报道。现有中国卤素排放清单中涉及燃煤电厂的部分仅涵盖少数卤素种类,难以全面反映近年来产业升级发展带来的变化。此外, 双碳 目标下燃煤电厂的绿色低碳转型过程中卤素排放的未来趋势值得探究。本基于文献综述和多源数据,通过质量平衡法建立了中国燃煤电厂活 2018 年至 2022 年全卤素排放清单,分析了其时空变化特征及驱动因素。进而通过情景分析评估了 双碳 目标下燃煤电厂卤素排放的未来趋势。本研究有助于深化对人为源卤素排放及其环境影响的认识



图文导读

2018 年至 2022 年间,中国燃煤电厂的卤素排放量先下降后上升。 F Cl Br I 的排放量从 2018 年的 7,121.9 吨、 24,890.8 吨、 1,135.6 吨和 489.7 吨分别下降至 2020 年的 6,741.5 吨、 24,276.4 吨、 1,120.9 吨和 460.6 吨,随后在 2022 年回升至 6,875.7 吨、 24,872.4 吨、 1,127.9 吨和 476.7 吨。五年间 F Cl Br I 的排放量分别减少了 3.6% 0.1% 0.7% 2.7% F Cl Br 的颗粒态分别占 2.7% 2.3% 0.9% ,而 I 则完全以气态形式排放。


1 2018-2022 年中国燃煤电厂卤素排放趋势


2022 年, F 排放量最高的十个省份依次为内蒙古、山西、山东、江苏、陕西、广东、安徽、新疆、河南和辽宁。这些省份的 F 排放量均超过 260 吨,总计占全国排放总量的 62.3% 。对于 Cl ,排放量排名前十的省份分别是山西、江苏、内蒙古、山东、新疆、广东、浙江、河南、河北和陕西,这些省份的 Cl 排放量均超过 890 吨,总计占全国排放总量的 67.0% Br 排放量最高的省份为新疆、江苏、安徽、山西、宁夏、山东、河南、内蒙古、贵州和广东,各省 Br 排放量均超过 43 吨,合计占全国总量的 67.0% I 排放量排名前十的省份为山东、山西、江苏、湖南、贵州、河南、广东、内蒙古、安徽和重庆,这些省份的 I 排放量均超过 17.6 吨,总计占全国排放量的 67.1% 。总体来看,卤素排放量较高的省份多集中于燃煤电厂装机容量大、煤炭消费量高的地区,如内蒙古、山东、山西、江苏、广东和新疆。同时,一些煤炭消费量较高且卤素含量较高的省份,例如辽宁( F )、宁夏、贵州和安徽( Br ),以及湖南、重庆和贵州( I ),卤素排放量也较高。


2 2022 年燃煤电厂卤素排放的空间分布

3 2018-2022 年燃煤电厂卤素排放的驱动因素


燃煤电厂的卤素排放受煤炭消费量、煤炭中的卤素含量、发电技术及污染控制技术水平等因素共同影响。 2018 年至 2022 年间,煤炭消费量的增加使 F 排放量较 2018 年增长了 13.7% 。与此同时,污染控制技术的进步、发电效率的提升以及装机结构的优化分别使 F 排放量减少了 14.2% 1.4% 1.6% 。同样地, Cl 排放变化中,煤炭消费量、污染控制水平、发电效率及装机结构变化的贡献分别为 +13.9% -11.0% -1.5% -1.6% 。对于 Br 排放,以上因素的贡献分别为 +13.9% -11.5% -1.5% -1.6% ;而 I 排放的对应贡献为 +13.8% -13.4% -1.4% -1.6% 。尽管不断增长的电力需求导致煤炭消费量增加,加剧了燃煤电厂卤素减排的压力,但发电技术的进步、日益严格的污染控制措施以及绿色低碳发展政策下装机结构的优化,使得燃煤电厂的总体卤素排放量低于 2018 年的水平
4 展示了不同情景下燃煤电厂的未来卤素排放趋势。 2025 年至 2030 年,为满足能源需求及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性,煤电仍将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卤素排放将在 2030 年前达到峰值。之后,在碳预算约束及燃煤电厂绿色低碳转型的推动下,卤素排放预计将在 2030 年后快速下降,到 2050 年基本实现排放清零。

4 2025 年至 2060 年不同情景下燃煤电厂的卤素排放趋势

‘’

致谢

本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2176014 )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2023YFC3708501, 2022YFC3700601 )的资助,特此致谢

‘’

课题组介绍

田贺忠 教授 / 博导,北京师范大学大气环境研究中心主任,现任职于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主要从事能源利用与大气污染控制技术(除尘、脱硫、脱硝、脱汞)、中国典型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区域大气环境质量模拟分析、有害重金属元素(汞、砷、硒、铅、镉、铬、镍、锑等)排放迁移转化及环境与健康影响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在 ES&T ACP AE JHM 等环境科学与大气科学领域 TOP 学术刊物及美国化学学会 (ACS) 年会等国际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 100 余篇,在 One Earth ES&T ACP JHM JGR STOTEN Environ. Pollut. Environ. Res. Atmos. Environ. 等国际环境科学和大气环境领域的顶级刊物上发表文章 60 余篇,其中, Nature Index 期刊论文 10 余篇; ESI 高被引论文 4 篇。发表论文引用 7642 次, H 指数 47 i10 指数 85 2018 年至今 H 指数 42 i10 指数 78

(课题组已构建多种痕量元素人为源及自然源的排放清单,如有相关合作研究或数据共享需求,可发邮件至 [email protected]

投稿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田贺忠团队 投稿、合作 、转载、进群,请添加小编微信Environmentor2020!环境人Environmentor是环境领 最大的学术公号 ,拥有 20W+活跃读者 。由于微 信修改了推送规则,请大家将环境人Environmentor加为 星标 ,或每次看完后点击页面下端的 “在看” ,这样可以第一时间收到我们每日的推文! 环境人Environmentor现有综合群、 期刊投稿群、基金申请群、留学申请群、各研究领域群等共20余个,欢迎大家加小编微信Environmentor2020,我们会尽快拉您进入对应的群



往期推荐

年度热点文章Top10(2024年)
中科大俞汉青院士、陈洁洁教授、华中科大黄明杰Nat. Commun.:精准定制高价金属氧化物的d带中心实现污染物完全聚合去除
香港城市大学袁志国院士、新南威尔士大学郑敏Nature Sustainability综述:污水资源化前沿路径
Nature:全球塑料垃圾中的“潜行者”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俞文正课题组Nature Water:三价金属混凝去除天然有机物的分子尺度理论
清华大学曲久辉院士团队刘锐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陈洁洁Angew:纳米-生物杂合体界面间电子定向转移实现硝酸盐选择性转化
浙江大学环境纳米技术研究团队Nature Water:晶格工程实现纳米零价铁的高效选择性还原反应
山大刘建、港理工金灵等ES&T封面:联合提出“微塑料组”呼吁以整体视角研究微塑料以捕获其在真实世界中的生态与健康影响
哈工大(深圳)任南琪院士团队陈以頔、阿德莱德大学段晓光ES&T补充封面:聚焦微污染物聚合转化研究
大连理工陈景文团队、哈工大姜杰团队、宾大Joseph S. Francisco教授JACS:全多氟烷基化合物在微液滴表面自发降解
ESE专栏 | 《中国碳中和与清洁空气协同路径年度报告》工作组:2022年中国碳中和与清洁空气协同路径报告——提速重点部门转型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