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博港科大,每月发奖一万八,退则回国当教职,进则美国混大厂!”
⬇️
前段时间棕榈发的这期视频,标题一句话讲清楚了为什么要选择读博:带奖、名校、进高校、进大厂,这些加起来就等于超高性价比!
但是事物总有两面性,读博美好的背后,也可能是无尽的挣扎和后悔!今天我们就来揭露几个读博真相,帮你判断自己是否能成为天命读博人!
如果看完全文
确认你是天命读博人
你一定要回来领取
【全球博士申请完全指南】
💡理工、文社各科博士学制介绍
💡各国项目例举和选择思路
💡博士申请材料全解析
💡推荐信、套磁、面试等干货指导
添加小助手,回复
【博士】
,从此懂行!
读博士的一大忌讳是,
在没有充分了解博士生涯和科研生活的情况下,出于逃避就业压力而选择读博。
这无异于一场豪赌:如果赌对了,你可能会在科研界崭露头角;如果赌错了,你可能会陷入极度痛苦的境地。
“读博和读硕一样,只是难度高一点,认真做肯定没问题。”
读博需要的除了非常的努力之外,
可能还有一些天分和运气!
博士不同于硕士,需要你独立领导自己所研究的课题,而且有更多的未知难题等待你处理,你所做的课题可能会有结果,也有可能没有结果......
所以读博有时间成本被浪费的风险,
30岁依然一事无成这也不是个例。
如果只是认为读博无外乎就是累一些、久一些,这些认知是远远不够的。
要考虑时间、金钱和心理上的成本。
-
课程与学术训练:
Courses, Seminar, Research, TA / RA
-
科研项目: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
-
会议与交流活动:
Academic Conference, Seminar, etc.
-
-
博士论文与毕业:
Quality Exam, Dissertation, Defense
一个人能把 PhD 读完,甚至圆满毕业也是很困难的。
如果你不热爱学术,没有信心能做出属于自己的科研成果,只是为了逃避就业,或者想着读博花钱少,请务必谨慎考虑。
我过去一直不明白为什么说在
美国选三门课就上得“要死要活”,
我现在完全理解了这种感受。在科大的时候,我一个学期最多修过八门课,虽然很累但学期绩点也是在 4.1+(全院前几)。
但来美国读博之后,我意识到这里的学习压力很大且课程难度不低,
真的是一个项目可以让人从白天忙到深夜
。
当时让我印象
非常
深刻的一件事是,我之前是做理论的,代码主要用的 MATLAB,而
M
achine Learning 这门课就要用到 Python
,我只能从头开始学。
第一个月我基本上三点之前没有睡过觉,第二天七点就起床开始录代码,那段时间非常痛苦,会产生自己不配来 CMU 读书等自我否定的想法。
“
博士毕业后好就业、薪水高去读博,进则高校退则大厂。
”
事实上读博的就业并不如预期。
许多偏理论专业的博士为了就业选择转行
,剩下的继续学术道路。也有人希望毕业后成为大学教授,但名牌大学招聘人数有限,只有极少数人能被录用。
从这张图可以看出,其中有
53% 的人
虽然最终获得了博士学位,
但没有走向学术的道路;
而继续
走向学术道路的人里,接近 90% 的人最终选择去一些企业。
只
有 4% 的人
成为了大学的
雇员
,而最终只有
0.45%
的人最终
可以转正成为一个教授
,所以竞争非常激烈。
很多
博士刚刚毕业就想要进入 985&211 高校大院的教职岗位是非常难的,一般都需要刷几年博士后经历,发几篇大文章才有把握。
同时现在的大学教授们压力也很大,并不亚于大厂,
三年一评、非升即走,科研成果处处是坎
,从普通博士到成为真正意义上教育部认定的正教授,享受国家雇员的待遇,似乎是一条一时看不到尽头的路。
🙍♂️中科大学长读博后工作体会:
我了解到的有一个纯理论博士的同学,找了一个支持他继续做理论的岗位,但做了不到两个月,公司就把这个岗位包括整个部门裁了。
之后我在一家自动驾驶公司工作的时候,还
注意到公司所做的那套东西和学校做得完全不一样。尤其是控制论这一块,
学
术界和工业界的分离很严重
。
我目前在美国工作,做的是自动驾驶相关。现在行业越来越卷,已经进入存量摩擦了。
“读博性价比更高,基本全奖,还可以做 RA 和 TA 补贴”
近几年经济下行,对比硕士几十万投入,不一定能马上看到回报,博士全奖或许成为了更高性价比的选择。但事实上,
博士奖学金情况非常复杂,并不是每个地区都有全奖。
-
香港
或多或少会有
企业或者有政府奖学金,或者学校的奖学金或者导师的 funding。
-
申请 DDL 稍迟(相比美国),一般有 funding,
要求 GRE 新加坡的奖学金申请可能是要到 1 月份
,今年新加坡对于中国大陆学生的 funding 有明显减少。
-
需要套磁拿到全奖很难,
可以试试 CSC,毕业要求低时间短,部分项目需要硕士学位。
-
岗位制 PhD,一个萝卜一个坑十个人去争。
欧陆 PhD 工资非常高,
很多学校的官网上的博士项目都是强行要求有硕士学位,没有硕士学位直接就不会考虑。
如果答案是
不热爱的话
,劝你不要去读 PhD,
因为实在是太痛苦了。
重要的话,读博不是一个特别好的选择。因为对 EE,CS 这些方向来说,去企业的话大概年薪可以到十几万。且相比于 PhD,
硕士可以提早三年开始赚钱,可能等 PhD 毕业出来的时候,你的同期同学已经进入管理层或成为技术骨干。
另外教授的工资没有想象那么高,如果大家对赚钱特别有需求的话,读 PhD 也不是一个特别好的选择。
读博如“赌博”,你做的课题能不能有结果,影响因子有多大都是未知数。
你的“老板”也就是教授期待你出结果,也有可能你的同学都有结果就你没有,甚至没有结果可能要延毕,这时候你能不能扛住压力继续?
读博时间非常长,且一个课题出成果时间可以非常长,
但大都不能马上得到及时反馈,这时候你能不能稳住心态,继续向前?
很多学校里的同学基本上是从
早上 9 点工作到晚上 11 点,从周一工作到周日,基本上就是没有休息的时间。
如果能一直坚持回答 YES,
那么你注定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科研人。
永远排名第一的是:他的推荐信好强/我认识这个推荐人/推荐信里展现的这个学生很棒!我要了
令人眼前一亮的论文发表!作为本科生有顶会发表,决定面试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