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TopDigital
TopDigital致力于帮助品牌实现数字化增长,关注新营销、新流量、新渠道和新消费趋势下的品牌增长案例和方法论,助力产品、品类和品牌的创新发展。
51好读  ›  专栏  ›  TopDigital

2024消费机会洞察:宏观看没钱赚,微观看都是机会

TopDigital  · 公众号  ·  · 2024-09-11 18:00

正文


来源|梁将军

作者|梁将军


最近,播客里解读了两个趋势报告:《麦肯锡2024年中国消费趋势调研报告》、《亚马逊全球电商消费趋势及选品调查报告》,和你一起找找未来的生意机会。

本文以为,报告的核心结论是: 现在的经济形势是宏观看没钱赚,微观看都是机会。


  • 中国人不是没钱消费,而是都存起来了。
  • 可预见的高确定性持续支出,是抑制人们消费的核心原因。
  • 很多时候,用消费升级和消费降级来形容消费市场过于以偏概全。有些行业消费降级,但是大盘在增长,有些行业消费升级,但是消费频次减少。
  • 整个市场消费信心持续分化,不是一盘棋:有人花起钱来义无反顾,有人“去欲望存需要”。



01
中国人不是没钱消费
而是都存起来了

《麦肯锡2024年中国消费趋势调研报告》里第一个趋势是: 短期储蓄为王,消费潜力未完全释放

据中国人民银行《2024年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2024年上半年,中国居民储蓄增长了11.46万亿,其中家庭储蓄增长了9.27万亿。

这说明: 中国人不是没钱消费,大家都存起来了

用报告结论对照自己和周边朋友的心态,就能大致看出它是不是一个伪命题。近段时间,大家都明显觉得,有钱就存银行,甚至都不放基金理财里。

报告里的第二个趋势叫:2/3受访者乐观,但悲观情绪明显抑制消费预期。

他们做了一项社会调研,大约76%的人乐观看待中国的经济发展,而67%的人认为自己的未来发展是乐观的。

也就是说, 大部分人相信中国未来一片大好,但我好不好不一定。 大家宏观上是乐观的,但微观上的情绪还是有点悲观。

为什么很多人对自己和家庭消费持悲观态度的?报告里说了一个很抽象的短句,叫 “可预见的高确定性持续支出,是抑制人们消费的核心原因

所谓“可预见的高确定性持续支出”,指的是房贷、车贷、子女教育费、父母赡养费,失业的焦虑……当经济环境波动,人们花出去的钱是可见的,但赚来的钱变得缥缈,人们的情绪就变得焦虑了。

事实上,很多人的收入并没有变化。大家更多受外在消息影响,导致消费情绪变得悲观。比如,大厂裁员、创业公司倒闭等等消息。

一些企业倒闭了,但也有些企业活得更好了。

比如,泡泡玛特今年上半年营收45.6亿元,同比增长62.0%,净利润10.2亿,同比增长了90.1%。海外的业绩增长,甚至达到了200%!


一个非刚需性产品,销量还能持续增长,说明消费者还有钱。只是不同的人对市场的体感是参差不齐的,消费者的消费信心在持续分化。



02
消费者信心持续分化:
有人花起钱来义无反顾,有人“去欲望存需要”

麦肯锡消费趋势报告里的第三个趋势是“消费者信心的持续分化”。

这个报告把中国的人群分成了五大类: 第一类叫城镇Z世代,第二类叫一线富裕银发族,第三类是三线富裕银发族,然后是一、二线新中产,农村中老年。

1.城镇Z世代:花起钱来义无反顾

城镇Z世代指的是95后、00后等学生以及刚刚毕业的普通职员。

这类人还未经历过社会拷打,普遍在生活中没有软肋。他们没有吞金兽,不是上有老下有小,是最轻装上阵的一群人。他们对未来的消费信心非常足,花起钱来义无反顾。


面向这群人的品类,未来具有比较强的增长机会。

比如,食品饮料品类,这群人天然就是消费群体;和泡泡玛特类似的品类,市场大盘基本也是很稳的。

2.一线富裕银发族:晚年生活大幕拉起,消费力极其旺盛

一线富裕银发族,指的就是生活在一线城市,曾经是企业的中高管、老板的人。这类人的消费也是比较乐观的,他们的各项支出都比较旺盛。

首先是刚性支出很旺盛,比如食品饮料类消费。同时,他们在一些特殊的品类的需求依然很旺盛,比如烟酒、家用家电、家具、消费电子、旅行,甚至他们的支出是增速状态。

为什么一线富裕银发族们能保持这么旺盛的消费力?

因为银发族接近半退休,他们一辈子都在奋斗,存在一定的自我补偿心理。

如果是一线城市的企业高管和老板,退休金基本赚够了。晚年生活大幕拉起,一定会踌躇满志地规划——要去哪消费?去哪玩?买什么?要培养什么爱好?

因此,他们的消费力是很旺盛的。


此外,在子女和媒体影响下,一线富裕银发族们已经意识到要对自己好一点,要享受生活。

3.三线富裕银发族:消费收缩,更多钱花在孩子身上

与一线富裕银发族情况相似,但是消费观念迥异的是“三线富裕银发族”。这部分人也是企业高管和老板居多,但他们的消费力基本持平,甚至有些人已经不怎么花钱了。

更真实的情况是,他们的钱更多花在了与子女相关的开支上。

三线富裕银发族的消费行为,也许还受到了观念的影响。

一线城市的中老年人,可能接受的观念更西化一点,他们觉得子女的人生是子女的,但我的人生还是我自己的;而三四线城市的中老年人,更多在为孩子存钱,并且认为以后要把钱留给他们。


在此观念影响下,他们会选择消费 收缩 。其实,这两类人群的消费观念和决策路径始终如此,受经济环境影响不是很大。

4.一、二线新中产:去欲望存需要

所谓一、二线新中产,报告里的定义比较模糊,叫“高学历的外地人”,这部分人整体消费乐观指数特别低。

他们担忧房价下跌、资产贬值、失业率、收入不稳定。

首先, 他们对食品饮料等物质性的刚需性需求相对饱和

我认为这跟生活环境有关系。这些人长期生活在一二线环境里,每天接触大量品牌,获取大量信息,该买的买过了,该吃的吃过了。面对这群见过世面的人,很难再刺激他们的消费。

如今在物质上,他们基本上是 “去欲望存需要” 。对品牌消费在一定程度上祛魅了,开始购买白牌产品。


其次,新中产对于解压性、精神和体验性消费依然有高需求。

比如旅行、文化娱乐,以及现在比较流行有关身心灵的冥想等等活动。给新中产精神松绑的产品,未来增长前景是可观的。

最后,由于对子女教育抱有很高的期望,所以他们的这类消费也是增长的。

总结来看,新中产人群是压力最大的一群人,他们上有老下有小,对自己的要求高,对下一代的期望也高。他们不止物质消费高,还总逼问自己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活得拧巴,精神消费需求很旺盛。

5.农村中老年:消费情绪悲观,赚钱机会来自其子女

最后一类人,严格来讲是很多企业不太关心的一类人,但却是中国很大基数的人群——农村中老年。

这部分人一来很闲,二来本身没太多钱。他们的钱主要来自 “转移性收入” ,也就是子女给的钱,或 晚辈给的红包。

他们基本上把钱花在了吃饭、看病、护理等等刚需消费上,消费意愿很低,消费增速很低,消费情绪也很悲观。


这类人群是价格敏感人群,对于很多品牌来讲无利可图。很多一二线创业者看到这类机会可能会忽略,因为他的认知和经验,无法匹配。

但实际上,这个人群从来没被忽略过。很多企业赚这类人群的钱,来自他们的子女。比如礼品市场里的脑白金,老头老太太不舍得给自己买,但子女会买来孝敬父母或长辈,他们会选择接纳。

在消费者信心持续分化的时代,怎么去选赛道和界定赛道,是比较重要的。



03
消费品类支出意向分化
消费升降级普遍存在

无论消费升级也好,消费降级也好,它们在不同群体、不同品类中都不是绝对的。

中国依旧在增长的品类一共有4个:教育、食品饮料、保健品和服务、旅行。

食品饮料是刚需,除非大的经济波动,否则人们的需求不会产生太大变化。

教育增长来自人们观念的进步,家长们的教育投入都是在涨的,辅导班也遍地都是。

保险和服务跟大健康趋势有关系。如今年轻人都开始保健,甚至泛产品也有保健特性。

旅行增长甚至不需要数据,各个年龄层的人都在旅行,毕业有毕业旅行,老年人辛苦一辈子也要旅行。


所以,这些年衍生了一类新的广告主,那就是各地政府和当地文旅机构。

当“泼天的富贵轮到我”了,各地文旅就会配合一系列营销活动。有人曾经研究过旅行类产品哪些昙花一现,哪些长盛不衰。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城市文旅系统搭建得好的城市,才有希望长盛不衰。

比如,哈尔滨的爆火虽然源于接住了泼天的流量,但哈尔滨应该火,而且在 未来,很有可能成为一个长青城市 。因为哈尔滨不仅有吃有玩有逛、文化底蕴够,城市基建也很好。

看完成长型品类,再来看看风险型。

报告显示,家电家具、烟酒、消费电子品类在下滑,而且未来也不看好。

某知名家电企业表示,今年生意体量掉得很快,并且感觉刺激不起来。

做耐用品创业者要小心了,目前局势不太友好。

还有些有意思的现象。比如,旅游品类虽然在增长,但它其实是消费降级的。

大家以前去欧洲,今年变成了去柳州、淄博、哈尔滨……包括去三亚的时候都少了。

旅游的增长来自于消费频次,不来自于消费升级。大家出去玩的次数增加,但是每次的花销变少了。

跟旅游相反的是,大家对烟酒的消费频次在下降,但是会更买贵的,它的市场规模每年增长还能有4% 。


很多时候,我们用消费升级和消费降级形容消费市场过于以偏概全。你可以观察一下自己的消费结构变化,是变得少而精了,还是多而便宜了?

还有一些品类,是受行业变迁影响。

比如食品饮料行业里,元气森林推出了零糖、零脂、零卡的产品。这是因为行业的技术和需求风向发生了变化,再次刺激了消费。如果没有这种变化,市场大盘会是稳定或者微掉的状态。



总结

应对 当下环境的方法,本文有一些模糊的建议。

首先,要看到整个市场是分化状态,不是一盘棋。大家不要片面地说因为消费降级,生意不好,要分开看到底是品类、什么人群、什么行业,不同因素组合起来的状态千差万别。 宏观是假象,微观才有真相

第二,消费者不是没钱,而是不敢花钱。当消费者不敢花钱的时候,企业一味降价是没用的。得变着花样为消费者创造购买理由,才有可能让产品动销;

尤其不要绝对信奉低价有用。低价肯定有用,但它不是最关键的部分。最关键的是,帮消费者找到消费的理由。




更多合作模式



成为评委

添加TBI小助手Lydia咨询

成为演讲嘉宾

添加TBI小助手Sophia咨询

成为参赛企业

添加TBI小助手Momo咨询

成为参展企业

添加TBI小助手Rita咨询

成为商业合作伙伴

添加TBI小助手真真咨询


TopDigital市场精英群

欢迎市场/公关/品牌/运营等相关领域精英人士,扫码加入TopDigital市场精英群!与5500+品牌创始人、市场操盘手在社群内互动交流、资源互助、资讯分享、异业合作等。


立刻扫码加入!


TopDigital

推荐阅读

1

2024第五届TBI杰出品牌创新节

TBI杰出品牌创新节

回归本质丨2024第五届TBI杰出品牌创新节再度起航!

「赛道深度解析」

深度剖析奖项赛道,提升品牌核心价值!

2

TOP专访

「品牌专访」

王老吉 野人先生 O-LIVE&CO 莱美 追觅 椿风茶饮 特写咖啡 KUB可优比 本味鲜物 松鲜鲜 名创优品 ffit8 雅诺 爱玛科技 宝宝树&米茶公社 arena 七分甜 卡士乳业 明日酿造 德国俊宝| 桂桂茶&酸奶罐罐 Miok 介陌 水獭吨吨 足力健 Focusen浮颗森丨 百丽 拜尔斯道夫 |欧莱雅 |逐本| 节气盒子 CoFANCY可糖丨 如新丨 红星美凯龙丨 骊住水科技 娇韵诗丨 Everclean 铂钻丨 五谷磨坊 (上) 五谷磨坊 (下)丨 宜家 Visa丨 名创优品 安德玛 优衣库 泡泡玛特丨 贝诗珠宝 哆猫猫丨 a1零食研究所丨 和気桃桃 汉堡王 炊烟小炒黄牛肉丨 和府捞面 乐乐茶 7分甜 Seesaw丨 元气森林 安慕希丨 完美日记 Blank ME Rever乐若 HAYDON黑洞 每日鲜语 时萃咖啡 轩妈食品 自嗨锅丨 FITURE Keep 决色丨 伊士曼 剑南春 旺旺 Flowerplus花加

「营销专访」

卓尔数科 |蒙彤 丨小米 丨爱奇艺 新潮传媒 予之文化 KAWO科握 站酷 世优科技 饿了么 天与空丨 介陌创意 秒针 未来竞技场丨 鲸梦丨 欣翰国际传媒 全新娱乐 瑞狮网络 宝洁 校友会丨 分子互动 欧游传媒 容易网丨 即科金融 复歌科技 Marketin 闲画部落 力领互动
「渠道增长风向标」
奥特乐

「市场人发展指南」

骊住水科技大中华区CMO丨 猫人集团品牌中心总经理丨 宜家中国区市场部负责人丨 Visa全球副总裁丨 名创优品集团副总裁丨 立白总裁助理兼DTMO主任丨 安德玛中国品牌总监丨 雅高酒店集团高级副总裁丨 爱奇艺高级副总裁丨 小米互联网业务部商业营销品牌总经理

「全域种草」

Athletic Greens® 飞利浦 GNC健安喜中国 金红叶纸业丨 全域增长实践白皮书

3

TOP案例

「案中观察」

王老吉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