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达叔的第1504篇原创
大家好,我是达叔。
一个想
和大家一起慢慢变富的家伙。
昨晚文章,写在小号里:
历史静悄悄的大转折。。
分享同一个事件,放在历史里,能看清的人并不多,能意识到是大事的人,也不多。
所以,历史的大转折,很多都是静悄悄的。
明天去南京,办一场线下见面会,搞房子,线下见。
以下内容,只代表个人观点,不一定对,随便看看。
医疗问,你在今年前面的九个月,整个中文自媒体里,一片哀嚎,几乎看不到正面的信息。
甚至很多大V,连标题都是清仓,带粉丝去搞海外身份,搞海外投资之类的,你仍然看多。
现在看到大转折,有心累么?
达叔说,不累。
你作为看客,不在局中,不懂得每个人的商业模式,也不知道他们的身份和认知水平。
在你眼中,这帮家伙都是写文章、吹牛逼,水平都是一样的。
事实上,不一样。
起点不一样,参与的行业深度不一样,认知不一样,变现模式也不一样,思考路径更不一样。
有很多人,达叔都认识,一直到9月初,他们还在让大家清仓,跑路,卖房子。
有错么?
从流量的角度看,并没有,因为当时这么写,流量就是最多的,也能增加很多粉丝。
他们筛选出来的人,记忆力普遍不好,情绪和价值观也不稳定,从商业变现的角度,是比较优质的客户。
达叔的商业模式,是链接能级比较高的家伙,情绪和价值观稳定,记忆力和辨别力好,能一起合作业务的。
商业方向上不一样,打法和输出内容上,就也得不一样,得好好说话,不能说前后矛盾的话。
以出海为例,你也在海外出差过,你去过之后,真有觉得外面的月亮,要更圆么?
医疗说,没有。
一个地铁站,五六年修补好。
工厂里的人,都磨磨叽叽的,也到处都是官僚主义,遇到事也到处踢皮球,公司里的人事斗争也都有。
见过一些,就祛魅了。
不过收入,是真的高,竞争也的确没有这边卷,单纯生活是算比较好的地方。
达叔问,那你为啥没出去?
你早些年,就有几千万的身家了,拿出一点,搞个身份,还是绰绰有余的。
医疗说,产业升级的速度。
小时候,电视、冰箱、彩电等产品,都是进口品牌的天下,我上大学时,全世界的产能都在中国了。
大学时,
身边所有的手机,都是进口的品牌,
谁用国产山寨机,那是很掉价的。
工作后没几年,就全部变成国产手机了,甚至在全球攻城拔寨。
工作时,买车都是BBA,都是日系、德系,美系,谁买国产车,那就丢死人了。
现在,我自己开着奔驰,却在路上很羡慕开小米,开蔚来的家伙,觉得他们的车,好像更漂亮,更智能。
几乎所有工业产品,除了芯片,我们绝大部分产业,都变成列强了,都开始被别人骂倾销了。
我自己虽然在外企,但很明显的看到,最近十年,国内的医疗产品,也追着进口产品打。
在很多领域,都完成了逆转。
最高端的工业、军事、太空、AI等领域,最后大概率只剩两个玩家,我们和美国。
其他,都变成了旁观的看客。
我要是走出去,要么去美国,要么去看客级别的,想了很久,就留下来了。
在这里,我的生态位更好,能调动的资源更多。
这一轮竞争,是以几十年,百年为单位的,等我挂了,可能竞争都没有结束。
甚至,竞争到一半,两边就坐下来,吃炸鸡喝啤酒了。
达叔说,有一种观点,说对手有全球铸币税,有收税权,体系和盟友很多,有独特优点。
医疗说,我们是一个早熟的经济体,两千年,就玩过合纵连横了。
在历史上,想着联合别人,一起合作去干谁,最后能成功的,虽然有,但是也没那么多。
最后被盟友出差,被反水,被对方摁着打的,有很多。
以全球的收税权为例,美元是全球收税权,我们向全球卖工业品,本质不是向全球收税么?
也是。
但讨论的人,并不多。
就比如,一两百年前,别人来我们这边修铁路,在书本里,破口大骂,觉得是奇耻大辱。
但我们天天到人家修铁路,就变成给村长给寡妇送温暖了。
同样一个事,两个角度不同的解读,意识不到其中的悖论,要么是真没发现的蠢,要么是揣着明白装糊涂的坏。
我觉得,蠢的比较多。
达叔问,地缘冲突后,你不担心断链么?
医疗说,不担心。
对方目前的竞争策略,准确的说,从2014年,就已经开始了,并不妨碍我们在过去十年,取得了很多成果。
盟友越多,缝隙越多。
没有任何一个经济体的内部,是铁板一块的,都是由不同利益群体构成的,能收买,能分拆。
能各个击破。
双方都知道,自己破罐子破摔,是可以毁灭对方的,最后都是求财,没必要往死里搞。
有好多次,貌似是要翻脸了,过一段时间,就和好了。
很多人,把时间都浪费在宏大的悲观上,没有想过,假如最后结果是乐观的,自己怎么办。
最后,冲突没有发生,经济仍然在发展,双方有序竞争,和平共处,我们经济真变成老大了。
但自己,穷的跟鬼一样,没赚到钱。
这个结果糟糕。
根据学术上的研究,最后全球的产业链,大概率就是三个经济体:
中,美,欧。
各自形成一个系统,然后又相互交织,相互竞争。
这种可能性更大,在学术界是普遍的共识,但在舆论场里,几乎没多少人讨论。
为什么?
理论越深,传播力越少。
就如同,一百年前,日本的躁动时期,北一辉的浅薄思想、民族主义,比内阁元老们的世界体系,在底层传播更多。
最后,酿成了一系列下克上,中下层暴力分子,夺权了,一路跑偏了。
说明什么?
该警惕的,并不是对手,而是自己内部,不能放任民粹,不能自己关起门瞎搞。
这一轮大反转,对资产的大调头,本质就是没有迎合民粹。
没把房价、股价干到底。
没这个能力么?
有。
但不能这么搞,底层人的欲望是无穷的,欲求不满,没有清晰的战略目标。
不是良好的合作者。
可以用其死,尽其力,而不能用其智。
任何一个精英治理的经济体,无论披着哪种外衣,最后能发展好的概率,都要大很多。
而走向了神权、教权、或其他形式的反世俗、反融入世界、封闭经济体,最后都一塌糊涂。
我们是一个上千年的世俗社会,没有神权的影子,也没啥特殊信仰,连神仙来了,都要合作赚钱,相互做交易。
一个对神仙群体,都想着要赎买的经济体,竞争对手内部的交易,大概率也能操作成功。
达叔问,你炒股么?
医疗说,炒一点。
如果研究时间比较长,每一轮的涨跌,也有顺序可以总结。
比如,先从券商、地产、银行、保险等资金密集型开始涨,毕竟这些机构,是最先接触到钱的龙头。
然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地区,从地理能级上,能优先拿到钱的基建型龙头。
往后排,才是科技,互联网,消费之类的东西。
这些东西,按照你的话说,就是名声响,力量小。
除了芯片等领域,其他基本都不受待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