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2月,一个赠送保健品的电话,打破了82岁老人刘梅(化名)原本平静的生活,不到一年时间,因轻信不法分子以赠送保健品为由邀请参与“抽奖”活动,先后26次向对方汇款63.4万元。日前,王强(化名)等5名犯罪嫌疑人被滨海警方抓获,标志着一个由家族成员按公司化运作的特大跨省电信诈骗案告破。
轻信“中奖”骗局
老人一生积蓄全无
2016年2月,平日就购买保健品的刘梅,接到一个推销某品牌保健品的电话,对方称公司要为其免费提供一套价值4400元的保健品礼包。抱着不妨试试的心理,刘梅接受了推销。很快,对方承诺的某品牌保健品大礼包通过快递送到刘梅手里。服用一段时间后,刘梅感觉效果不错,就打消了疑虑。
不久,“保健品公司”的业务代表王丽(化名)再次给刘梅打来电话,称交500元押金可参与抽奖,如果中奖将得到8000元奖金,如果不中押金可退。
既然押金可退,况且之前已经拿了人家4400元的保健品,经过一番思考之后,刘梅便将500元押金通过银行汇到对方指定账户。
2016年3月,与每一起电信诈骗的情景相同,王丽通知刘梅中奖了。领奖的前提是,需要先向“保健品公司”缴纳税款。于是,刘梅就赶到银行按对方要求给对方汇款。
随后,“业务代表”王丽的“搭档”一一登场。“银行工作人员”、“税务机关工作人员”先后从电话另一端走进了刘梅的生活,多次鼓动诱导刘梅汇款,年事已高的刘梅深陷其中难以自拔。
直到2016年12月,再也拿不出钱来的刘梅打电话询问奖金事宜,却发现对方电话已经无法接通。面对辛苦积攒的养老钱一去不返,当初承诺的奖金迟迟不来,刘梅这才如梦初醒。
2016年12月15日,刘梅及其家属到滨海公安局滨西分局报案。因为汇款次数太多,每次的汇款数额大小不一,刘梅自己也记不清楚到底汇了多少钱。后经滨西分局专案组民警核实,自2016年2月至12月,刘梅共分26次向“保健品公司”18个账户汇款计63.4万元。
海量信息中成功锁定诈骗团伙
5名嫌犯被刑拘
接到报案后,滨西分局迅速组织精干警力成立专案组展开调查。经过分析,警方发现犯罪分子使用一个显示为北京的网络虚拟电话和未实名登记的银行账户实施诈骗,曾一度使案件侦破陷入僵局。
警方从一笔笔银行汇款信息入手,深入细致地查阅每一笔汇款的交易明细。2016年12月27日,经过连续10天的调查,大量证据指向嫌疑人可能藏匿在同一地点——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
2017年1月6日至17日,滨西分局在滨海局相关业务部门的配合下,先后选派三批民警前往太康县进行落地调查和抓捕工作。据了解,由于规划风格与山东有所差异,当地楼房间距狭小,这使得民警驾驶的车辆常常难以进入县城狭窄的小巷。
“诈骗团伙的主要犯罪嫌疑人王某某只有在实施诈骗时才会出现在‘公司’,其余时间均在县城内活动,位置不固定。”滨西分局刑侦大队副大队长武磊称,为确保对诈骗团伙实施精准打击,警方共准备了三次抓捕行动,其中两次均因条件不成熟告终。
1月21日下午3点,机会终于来了。专案组民警对太康县城一处饭店和诈骗团伙窝点同时出击,成功将5名犯罪嫌疑人全部抓获,并安全押解回滨西分局办理刑事拘留手续。
家庭成员专业化培训
并实施“绩效考核”
回忆起案件侦破过程,武磊认为这是他从警17年来最为复杂的一起诈骗案件,同时也是滨西分局破获的单起被骗价值最高的案件。他说,1993年出生的王某某初中毕业后一直没有正式工作,此前曾在另一家诈骗团伙内担任“技术总监”。“学成归来”后,他组织母亲、两个亲弟弟、女朋友和堂哥、表哥等直系亲属组成诈骗团伙。
经审理查明,以王某某为主搭建的诈骗“公司”组织架构和管理极为严密,堂哥负责培训、考核、督导业务员完成任务等工作,而他的母亲则为诈骗提供场所,女朋友、弟弟等亲属均担任公司业务员。去年年初,一个相对完善的诈骗公司就这样运作起来,对刘梅实施诈骗的“保健品公司业务代表”、“银行工作人员”、“税务工作人员”就由王某某等人轮番扮演。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个诈骗团伙每天上午8点上班,并按时召开“公司”晨会对正在跟进的几条行骗线索进行跟踪和督导。骗局进行到了何种阶段,下一步该如何突破,如何消除“客户”的疑虑促使其进一步汇款,“技术总监”会及时进行指导。此外,每隔一段时间,这家“公司”还会组织全体员工进行专业培训,对于绩效考核不合格的员工也会“辞退”。
“在对现场勘察时,我们还从墙上看到诈骗团伙用A4纸打印的‘员工守则’,王某某的其中一位弟弟也因未完成任务离开了‘公司’。”武磊称,该犯罪团伙平时主要在一家民用住房的楼阁内实施诈骗,当抓捕民警突然出现时并没有让嫌疑人惊慌失措,反而,他们都有应对方法。其中,刚刚打完诈骗电话的王丽谎称“我是来串门的,这就要走”,而王某某的母亲灵机一动,拿起屋内一块抹布自称“快过年了,我是来给他们做保洁的”。
当代言人,
畅游上海,玩转迪士尼,
还有免费温泉等你来泡!
还等什么,赶紧戳蓝字“阅读原文”
报名优和美形象代言人投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