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1
:
为什么PK二维计算的构造配筋那么大?
A:
如图Q1-1,柱截面400*500,抗震等级二级的框架柱,单侧构造配筋软件计算值为850,为什么远远大于混规8.5.1条中对于一侧纵向钢筋最小配筋率0.2的要求?
如图Q1-2,在规范中除了8.5.1条对于纵筋最小配筋率有要求,还应留意11.4.12中对于抗震设防的框架柱,还应同时满足表11.4.12-1的要求,因此如果柱子为非抗震构件,则软件只会根据8.5.1条,计算构件的构造配筋,若构件为抗震设防构件,即该案例中柱子构件信息中控制工况均为地震组合,因此此时会根据11.4.12计算柱的全截面构造配筋,最后输出的AS就会取该值的1/2。所以该案例中软件输出的850的由来如下:(400*500*0.85%)/2=850,其中0.85是因为,该案例为二级抗震,且根据“注”中:400MPa级纵向受力筋增加0.05以及框架结构增加0.1的出0.7+0.05+0.1=0.85
Q2:基础设计时,承载力校核结果pkmax>1.2fa,为什么反力没有变红?
A:
如图Q2-1所示,该案例中设计师看到图面最下面1.2*135<174,但是图中却没有显红提示超限产生了疑惑。
图Q2-2 构件信息
查看该模型,模型中此单元处基地单元反力为174,该反力是地震作用参与的组合下的有震最大反力,所以要与此单元的1.2faE进行比较,查看构件信息,可得此处深宽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37,根据抗规4.2.3,如图Q2-3所示,可得:
faE=1.1x137=150.7,1.2faE=180.84KPa
图Q2-3 GB50011原文
因此1.2faE=180.84>pk=174,所以此处没有超限,不显红,同时需要注意基础梁宽度的的不同,宽度修正后不同计算单元的fa值可能会产生差异。因此对于每个单元的限值也会有差异。
Q3:
梁施工图为什么模型自动选筋仍然会有S/R不满足?
A:
因为施工图模块中对于梁S/R,软件只做最后的验算,不会在选筋阶段考虑,可以查看计算书对相应不满足的梁进行调整。如下图Q3-1,计算书会说明验算不通过的原因。
其次如果模型做了多模型包络,由于多模型存在时,目前软件内部存储文件只能存储一个模型的组合信息,所以取得最大内力和组合是不一定匹配的,因此该情况下,需要进到每个子模型去看S/R验算,才是准确的,如果子模型下的不超限,那主模型中的S/R超限就可以忽略。
Q4:
相同的模型v1.5和v2版本计算柱配筋差异为什么这么大?
A:
如图Q4-1与Q4-2所示,为该模型分别用v1.5计算和v2计算的配筋结果,前提参数和模型完全一模一样,如图可见计算配筋差异十分大。
图Q4-1 v1.5计算结果
图Q4-2 v2计算结果
该模型具体信息如下,整栋建筑7层,分别为地上2层和地下5层,参数嵌固端层号为3,也就是在地下四层顶板嵌固。如下图Q5-3所示。
图Q4-3 模型概况
首先,该模型进行了中震不屈服设计,且该柱截面正截面为中震不屈服模型控制,此时v1.5和v2版本区别于中震不屈服不应该考虑弯矩调整系数,而v1.5考虑了弯矩调整系数,v2版本进行了修正,在计算中震不屈服子模型时,会将调整系数置为1,因为该原因,两个版本计算的弯矩差异很大,造成了配筋的较大差异。
图Q4-4 调整系数
其次v2本部对于嵌固端下移时的构件设计进行了调整,进一步的造成了两个版本间的差异,以该模型为例v1.5版本及以前,当嵌固端下移时,软件依据朱炳寅《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应用与分析》中的强柱根范围“地下室顶板~嵌固端”而对地下一层至嵌固端的柱纵筋均要执行不小于地上一层的包络,对于该案例来说,就是B1柱配筋结果=max{1.1F1,B1实际计算}、B2柱配筋结果=max{1.1F1,B2实际计算}、B3柱配筋结果=max{1.1F1,B3实际计算}、B4柱配筋结果=max{1.1F1,B4实际计算},而V2版本中对该操作进行了调整。如图Q5-4,前处理参数定义多出了如下参数。
图Q4-5 新增参数
对于该参数,选项A:对于带地下室的结构,当嵌固端位于地下室顶板以下时,地下一层至嵌固端的纵筋不小于地上一层,且所填嵌固端下层柱为上层柱纵筋的1.1倍。以该案例为例就是:B1柱配筋结果=max{F1,B1实际计算}、B2柱配筋结果=max{F1,B2实际计算}、B3柱配筋结果=max{F1,B3实际计算}、B4柱配筋结果=max{1.1F1,B4实际计算}
选项B:对于带地下室的结构,当嵌固端位于地下室顶板以下时,地下一层至嵌固端下一层的柱纵筋为地上一层的1.1倍,且各自与本层纵筋包络取大。(与v1.5旧版一致)
包络选项:勾选此项软件自动生成子模型,实现“当前所填嵌固端的模型”与“地下室顶板作为嵌固端的模型”包络设计。
因此如果发现以前的模型用新版本计算后结果变化很大,不妨看看是不是这些因素造成的。
Q5:
PKPM结构软件授权码常见错误及一般解决方法
图Q5-1
通常是因为下载过盗版软件,需要检查文件C:Windows\5ystem32\drivers\etc\hosts,删除hosts文本文件中的127.0.0.1 ws.bitanswer.cn 这样一行代码。
图Q5-2
图Q5-3
首先可以检查单位服务器主机电脑中的集团授权管理中心(图Q5-3),检查授权状态是否过期,若还在有效期内,但状态不正常通常可以尝试点击“升级”解决;
另外,如果电脑更新新版本软件,但是单位没有购买最新版本软件时(集团授权管理中心未过期、状态正常),也会提示1283错误码;
最后,假设单位购买了5个节点(同时可以有5台设备可以使用),但是有10个设计师,那么只有前5个率先使用的人可以正常使用,第6个及以后得设计师就会出现1283的错误。
图Q5-4
该错误码是产生原因同1283的最后一个原因:假设单位购买了5个节点(同时可以有5台设备可以使用),但是有10个设计师,那么只有前5个率先使用的人可以正常使用,第6个及以后得设计师就会出现1996的错误。可以使用单位管理员账号,登录PKPM官网的企业个人中心,查看哪些人在线,同时可以将在线的人强制离线。
图Q5-5
该错误码是产生原因是因为云账号同时只能在同一台设备上使用,只能一个设计师一个账号,并不支持多个设备同时使用,如果出现1978错误,通常可以检查是否在其他地方例如家中登陆过,但是没有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