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果拜登连任,对中美关系有什么影响?坎贝尔认为当前拜登政府已推出了一系列意义深远的措施,包括加大对半导体、人工智能等关键领域的投资、密切联系盟友和伙伴保持地区共识、努力寻找中美关系良性竞争的平衡点。在此基础上,中美高层及学者也在积极沟通寻找合作的可能。
2. 就布林肯访华的热点,坎贝尔提到这是双方致力于保持中美关系平稳发展的信号。此访希望展现中美关系除了竞争之外的其他方面,比如教育和商业等等。找到对于维持双方沟通合作至关重要的领域。
3. 就“泛安全化”问题,坎贝尔称重要的是明确“小院高墙”的意义,美国关注具有军民两用潜能的技术,多集中在技术领域,如人工智能、芯片等。在被追问具体规则时,坎贝尔回应称正与企业进行沟通,尝试分清轻重缓急,且限制因素并非源自美国政府的回应。
4. 在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NCUSCR)针对中国于美国人而言扮演角色投票中,投票结果是“竞争者”占比57%,“亦敌亦友”30%,“敌人”仅占6%,“合作伙伴”是7%。具体的合作领域投票是
民间交流
可能性34%,非
法药品是30
%,贸易和投资是27%,气候领域合作可能性28%,国际冲突解决可能性22%。
坎贝尔称不应该以任何方式抑制激励性竞争,但关键是确保这种竞争的公平透明性,并且不会转向不稳定或冲突。
5. 面对旅行警告、美国学生来华学习人数急剧下降、美国对华政策给华裔生活带来的影响等担忧,坎贝尔认为美国政府高度关注这些现象,并会严肃对待努力采取措施处理。同时,坎贝尔称来华经历与能否加入国务院没有必然联系,表示会解释误会、破除障碍,不断鼓励中美双方多多交流。
6. 坎贝尔认为尽管美国对华政策对其盟友的影响比几个月前要好,但不能忽略亚洲的复杂情况。他认为东南亚国家担心美中关系和两国的国内局势变化,但其自身也被夹在两国中间。他还称美日关系从区域性关系提升为全球性关系。
7. 在回应“美国在台海问题中扮演何种角色”问题时,坎贝尔称,美国现在能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是谨慎地表明维护台湾海峡和平与稳定的决心。这涉及到各种各样的事情,包括交流、部署以及确保发出的信息清晰明确。这是美国近期战略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