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题目下方
历史震惊你
关注中国顶尖文化平台
来源:
鱼羊秘史
微信号: yymschina
(图)宋本作品。宋本[元](公元一二八一年至一三三四年)字诚夫,大都人。生于元世祖至元十八年,卒于惠宗元统二年,年五十四岁。自幼颖拔。
这是元代官员宋本(1281-1334)记载下来的一个故事。宋本,字诚夫,元代大都(今北京)人。英宗至治年间考取进士第一名。后升任监察御史、国子监祭酒(京都最高学府的主官),一向以敢言善谏著称。宋本在任祭酒时,国子监教官文谦甫给他讲述了京城发生的这个木工遇害连环冤案,宋本激于义愤就写成了《工狱》一文,编入他的《至治集》中,以警示后人。这个案件的曲折和离奇,让今人读来也是感到很是震撼。
风流媳妇诬陷工长夺夫命
元仁宗延佑初年,京城设了个木工作坊,雇用了好几百名木工。为了便于管理,老板把他们分成五人或十人一组,并设立伍长和什长这样的工长职务来进行管理。作坊中有一个张木工与其王工长发生了争吵,由于王工长处理不当,又肯承认自己的错误,所以张木工与王工长不来往也不互相说话。这一情况一直延续了半年多。当时,其他工人认为,这是口语争执,不是什么仇怨,于是大家聚集起来凑钱置办酒肉,给他们和解,硬拉着张木工到了王工长家中,吃喝中,大家热心的劝解,终于使得张木工与王工长和好如初,因此大家喝得很高兴,直酒喝到天黑才散去。
俗话说:“妻贤夫祸少”。而张木工偏偏娶了个生性风流淫荡的妻子,她一直背着丈夫与奸夫私通,这还不算,歹毒的女人还多次与奸夫谋商杀害自己的丈夫,但是一直没寻到机会。这一天,她见张木工去仇家喝醉酒晃晃悠悠地回来了,就觉得是个好机会,于是与奸夫一起把木工杀死了。杀完人后,这对狗男女才发现没有地方隐藏尸体,他们在屋内转来转去,想起房内一侧还有一个土炕,知道炕里面是空的,是在冬天烧火取暖用的。于是这对狗男女撬开炕砖,想把尸体放进炕里的空洞中隐藏起来。可是由于空洞太过狭小,整个尸体怎么也放不进去,“一不做二不休”歹毒的狗男女就把尸体分割成四五块,才放进去。然后,再把炕砖放还原处,恢复原状。做完这一切,狗男女又商量了一个借刀杀人的策略。
第二天,张木工的妻子就跑到王工长家哭着说:“我丈夫昨天到你这儿来,一直没回家,一定是你杀了他!”并到掌京城治安,平理狱讼的警巡院控告了王工长。警巡院接到报警后很重视,认为王工长有仇杀的嫌疑,于是把他逮捕进行严刑拷问,王工长受不了酷刑,只好屈招服罪。审问他的警官问王工长:“张木工的尸体在哪里?”王工长胡乱答了句:“丢到了河沟里去了。”
限期破案仵作被逼滥杀无辜
警巡院长官见尸体有了去向,就责成两个仵作去寻找尸体。仵作本来是检验死伤、代人殓葬的官人,凡属不正常死亡的人都由他们处理不假,这也是当时的规矩。但是仅凭王工长信口开河的一句话让仵作去寻找尸体,岂不是乱弹琴。这个案子报到刑部御史、京兆尹那里后,他们十分重视,一再督促早日结案,所以必须寻找到尸体,经检验死伤后才可了结。有了上峰的指令,警巡院长官就对下发威,限期两仵作十天内寻到尸体,逾期寻不到尸体就将受到鞭刑。十天过去了,没寻到;又限七天,仍未寻到,又限五天,仍未寻到;又限三天,仍未寻到。这两个仵作连连受到了四次鞭刑,但始终没有寻到尸体。越往后,限期越短,两个仵作只有唉声叹气。沿着河沟寻找时,两个商议,这样下去的鞭刑是受不完的,说不定不知哪天就给鞭刑打死了。实在不行,就去杀一个人,以那人的尸首来充数。主意一定,两个仵作准备行动。
两个仵作直到傍晚,一直坐在河边等待冤主,还真等来了一个老翁骑驴过桥,老翁立即成了他们的目标。二人即将老翁挤掉到河中给淹死了,那头驴子自己跑了。杀死老翁后,两个仵作突然想到尸体不像那个木工,怎么办?他们不敢马上抬出尸体来。在又忍受了几次鞭刑后,才把尸体送到院里,说终于找到张木工的尸体了。警官立即请来张木工妻子辨认,那妇人心里有鬼,尽管听说找到尸体也很诧异,为了不露馅,她一见尸首,哪分真伪伏到尸首上号啕大哭:“这正是我的丈夫呀,咋就成了这个样子呀!造孽呀,一定要严惩杀人凶手!”张木工妻子又按当地风俗,拿丈夫的衣服在河边招魂,卖掉簪子、耳环置办棺木,张木工妻子穿着丧服为木工举行隆重的丧礼,埋掉了尸体。同时还请来和尚做佛事为之超度亡灵,并装得非常悲伤。
就这样,警巡院定了案,判处王工长死罪。案子报上去后,等待上级的批文。
另一边,骑驴老翁失踪后,他的亲属正在到处寻找,就是没有音讯。一天,他们忽然看到一个人背着一张驴皮从街上经过,其毛色很像老翁的那头驴子的毛色。他们抢下驴皮摊开一看,发现皮上血迹尚未干透,于是将他抓起来送到了警巡院。在严刑拷打之下,这人只好屈招,承认自己抢劫了骑驴老翁,因老翁反抗,就杀死了他,而把尸体藏在了一个地方。警巡院派人到那个地方去找,却没找到。再次审问,那人又招供藏在了另一个地方,可是仍然找不到。那人几次更改供词,最终仍然找不到尸体。不久,那个背驴皮的人便病死在狱中了,此时就撂下了。
工友愤然集资悬赏寻找真凶
一年后,张木工被杀案的案子批下来了。王工长被核准死刑,准备近期执行。木工坊的工人们眼看着工友被冤枉致死,都不愿意,跟着大声吵嚷,喊冤声好像雷鸣,都为王工长的冤屈愤愤不平,但又无法为他辩解,没有证据呀。大家面面相觑,束手无策。眼看着王工长就要被枭首示众,工人们更是哀叹不止,四处查访这件事,一无所获。无奈,大家就聚集在一起商议办法,决定大家凑钱悬赏寻找真凶,他们凑齐了一百锭交钞(元代货币),然后在各交通要道路口张贴告示,声称如有知晓张木工死情的人,奖给一百锭交钞。
回过头来再说张木工妻子,那次她请僧人前来作佛事时,乞丐们纷纷都来讨吃的。其中有个惯偷,也常跟随乞丐们一起到张木工家讨吃的。后来,有一天,这个惯偷准备到别的人家偷东西,见时间还早,不便偷盗。因为他上次来过张木工家,熟悉他家的地形,于是在昏暗中依靠在他家院中的墙边,以等到时机作案。将近打更的时候,惯偷忽然看见一个醉汉踉踉跄跄闯进屋来,对那妇人大发脾气,并用拳揍她,用脚踢她。张木工妻子不敢作声,等醉汉睡着以后,那妇人在灯下小声责骂他:“因为你,我才杀死了自己的丈夫,连尸首都分割成几块藏在土炕里,已有两年多了。冬天,土炕不能烧火,我丈夫的尸首又不敢弄出来埋葬,还不知这尸首腐烂完了没有。如今,你却虐待我......”边叹息边哭泣。
这番话让跟踪站在窗外的惯偷全听见了,他暗暗高兴地自言自语:“我为什么还要干小偷呢?这不是让我发大财吗!”
第二天清早,惯偷跑到木工作坊对大家喊道:“我知道张木工是谁杀的,快点把钱给我!”众人知道他是个惯偷不肯马上给钱,说:“你胡乱一说我们就信吗?必须把事情弄个真相大白才行。”惯偷信誓旦旦,愿意带大家去揭开现场。众人看他很有把握的样子,当即与惯偷签下字据,并先给他一部分酬金,剩下的破了案再付。
惯偷为了这笔钱财,他很谨慎也很聪明,让大家远远跟着他前去。惯偷伪装喝醉了,到张木工家挑逗那妇人。张木工妻子大骂小偷:“你这乞丐,胆敢如此无礼!”邻居听到这边的动静都过来了,对小偷的举动也感到愤愤不平,想要揍他。惯偷见来了很多人,时机到了,他突然掀开炕席,拔起炕砖,装作要拿东西打架的样子。顿时,炕洞敞开,露出尸体。众工人猛地冲进屋内,看见了张木工的尸体,什么清楚了。于是,付给小偷全部酬金,把张木工妻子反手捆绑起来,扭送到警巡院。
经过审讯,张木工妻子吐露了全部实情,并承认那醉汉就是她的奸夫。警巡院又追问那两个仵作河沟里的死人从哪里来的?仵作只得承认是他们把骑驴老翁推到河里淹死的。于是,仵作被判处死刑。张木工妻子和奸夫都被车裂示众。原先判处王工长死刑的一些官员,均受到终身不得出任官职的处分。然而,官府在审理这几件案件时,明明知道淹死老翁和病死在狱中的背驴皮人是有关系的,但若是揭发出来,还会牵连许多官吏,使之获罪。于是便把这件事压下来,不再深究了。因此背驴皮人的冤案,始终没有得到昭雪。
宋本写完这篇故事也很是愤慨,他评论说:“木工被害,本应当判刑的只是他老婆和奸夫。可是为此受牵连被杀的竟有四五个人,使这案子被扩大化。为了和解旧怨却被砍了头,为逃避打板子却挨了刀,仵作害了老汉而木工老婆却借机埋葬了丈夫,背着驴皮走路却死在狱中,去偷东西的却得到了赏金,真是错综复杂叫人难以理解。多么可悲呵!”
的确,这起连环冤案揭露后,发人深省!显然在办案的各个环节都需要有责任心,如果能够认真去调查,何至于一而再再而三地犯错,倒是一个惯偷帮助警巡院破了案,看似偶然,其实不然,辛辣地讽刺了警巡院办案不负责,草菅人命的衙门作风,这个案子同样值得今人警醒!
*作者:刘永加,鱼羊秘史原创专栏作家。文史学者,资深媒体人。
鱼羊秘史,与传统严肃的讲历史的不同,这里无门无类,凡举政治、军事、科技、文艺、体育甚至天文地理古董迷信,七杂八,信马由缰,点到即止!最新鲜全面的历史爆料。
为你精选10个优质微信号给你生活的养料,喜欢就长按关注。
圣盏堂
jianteabowl
读史知今
iiihistory
长按二维码,自动识别,添加关注
古典与文化
iiiclassical
长按二维码,自动识别,添加关注
读书智
idushuzhi
长按二维码,自动识别,添加关注
经典读物
JDDWWX
长按二维码,自动识别,添加关注
她阅
SHE-READ
长按二维码,自动识别,添加关注
吃喝玩乐爱北京
CHWLABJ
长按二维码,自动识别,添加关注
国学文化与生活艺术
GXWHYSHYS
长按二维码,自动识别,添加关注
每日精彩正能量
MRJCZNL
长按二维码,自动识别,添加关注
思想汇聚人生
SXHJRS777
长按二维码,自动识别,添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