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家长,应当如何帮助孩子预防校园霸凌,以及在遭受霸凌的时候,应当如何应对呢?
首先,一定要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教会孩子自尊自爱和自我保护。
许多遭受校园霸凌的孩子在第一时间会自我怀疑,认为真的是自己不好,才会受到欺负,这会让校园霸凌的情况持续存在。实际上,校园霸凌可能发生在各种孩子的身上,但尤其容易发生在一些低自尊,遭受欺负而不反抗的孩子身上。所谓“人都喜欢找软柿子捏”,如果有同学欺负自己,而自己不去反抗,只是一味的自我怀疑,那么就会加重被欺负的可能性。很多情况是,有些家长在家中打压孩子的自尊,要求孩子一味顺从,这样做是十分危险的,这样的孩子在学校中,更有可能会成为被欺负的对象。
相反的例子是,有很多男孩回忆自己的成长经历,曾经遭受其他男生的攻击和挑衅。他们的做法是,鼓起勇气揍回去,让男生不敢再欺负自己。这种方法很有些简单粗暴,但却表达出一个明确的信号:我不是好欺负的,欺负我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尽管以暴制暴并不能解决问题,但不论是通过还击、还是语言上的强硬,释放“我不好欺负”的信号往往会保护孩子免受进一步的欺凌。
此外,如果事态已超出孩子的应对能力,家长在孩子被欺负时就需要亲自出面,采取行动,要求老师和学校有所作为,教育惩戒欺凌别人的学生,而决不能听之任之,把霸凌行为归结为“小孩子之间的事情”,而任由孩子遭受伤害。
第二,帮助孩子学习识别和建立有益的人际关系,对抗人际孤立和欺凌。
另一类容易遭受校园霸凌的孩子,是那些孤僻、不合群、人际交往能力差的孩子。实际上,在一些人际孤立的案例中,也许确实有学生有能量鼓动和影响一大帮同学孤立、排挤某一个人,但也会有学生对被欺负的一方报以同情和善意。家长要从小培养孩子和同伴建立善意、支持性人际关系的能力。
如果孩子遭受欺凌,而仍然能和班里的一些同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那么就会对校园霸凌的影响产生很大的缓冲作用。也就是说,即使这些小朋友不跟我玩、不带我玩,也总有其他愿意跟我玩的小朋友,如果能感受到这一点,孩子就不会对人际关系彻底失去希望和信心,从而保护自己的自尊免受伤害。
家长也需要和孩子解释,某个同学的孤立和排挤可能是出于嫉妒或不善意的动机,但并不意味着不能和其他同学建立好的关系。我们也没有必要要求人人都认为我们好,只要有人欣赏和善待我们就行了,要珍惜后者这样的关系,让孩子对同伴关系抱有合理的预期和期望。
另外,家长们一定要在孩子上学之前就注意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与人建立关系的能力,多带孩子参加一些亲友间的社交活动,营造环境提供机会让孩子参与同伴社交,耳濡目染,会对孩子上学后的人际适应产生良好的影响。如果察觉孩子性格变得孤僻、缺少有意义的同伴关系,一定要及时的干预和治疗,否则不仅容易遭受校园霸凌,对孩子以后的身心健康和未来发展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