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知乎上看到一个关于职业选择的问题,虽然都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了,但是几个知友的回答获得非常多的赞同,周末拿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本人是某top3本硕,EE专业,秋招拿到了老家不差的地级市国网(东部沿海,非江浙山东)供电局与平多多的offer。现在在纠结,应该选择哪一个。
选择国网供电局的offer的话,在老家,日子可以过得比较舒适。主要是稳定性使得失业的心理焦虑比较小,未来的确定性较大。在老家,房价也比较低。在老家,可以住较大的房子,可以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
不足之处是本人在国网中没有任何关系,本来国网中就讲关系,然后我老家所在城市更是如此,估计一辈子都在基层了。选择了国网也意味着放弃了大城市,我们老家城市未来的发展我是看不透的。
还有一点是,国网的钱是真的少,工作也很辛苦,估计以后的钱会更少。至于稳定性,这一点其实也是有隐忧的,因为98年国企员工下岗潮让我觉得,稳定性只是大家根据国网以前的形势得来的结论,随着电改的进行,以后是否那么稳定就不一定了。以及,到了市供电局分配岗位,是随机的,就怕被分配到不好的岗位和县局。
选择拼多多的话,钱倒是很多,只是在上海的话,房价高昂,可能用尽全力也买不了什么学区房,孩子只能上“菜小”,对其未来肯定不利。同时,除了买房以后,还有高昂的教育消费。
在拼多多,可以说是没有个人时间,没有生活,然后对身体伤害也比较大。而且自己是自学转码,其实自己目前技术似乎也不好,如果没有个人时间自学的话,估计很难有什么提升,程序员这条路的发展怕是会后续无力。
到了三四十岁,估计不得不面临被优化。只是,觉得在大城市,可以免去小城市的扰人的关系往来,也觉得自己有比较广阔的未来(想想而已,毕竟在上海是艰难求生存,不知道未来是如何),还有就是钱多。
钱多还是挺有吸引力的,毕竟世界上只有一种病,那就是穷病。
-
-
-
相对来说,可以兼顾家庭和工作;以后也可以参与到孩子教育里。
-
钱少;真的是穷啊;而且有进一步下降的可能
-
加班也不少
-
有一定概率发生安全事故;
-
没有关系,估计一辈子当个基层;而且工人相对不体面(是一个学姐说的)
-
钱多;
-
接触到的牛人多,工作环境比较好;
-
在上海生活,上海生活有很多便利。
-
势必会与女友交流减少,以后对家庭有所忽视
-
上海房价高昂(不过上海房价高昂也无可厚非,优质资源就那么多,没有房价门槛,资源都不够分)
-
失业焦虑与年龄压力比较大;
-
对身体健康不太友好,长时间的加班可能会导致身体吃不消。
作者:大魔王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23207447/answer/1715155394
兄弟,俺也是top3的,刚从南方电网某单位跳出来。这题俺有发言权。这俩选择都不是最优,相信我。目前我了解到的,周围学ee比较好的出路,一是去互联网大厂做服务器架设偏硬件的,一个是去做云相关的。
为啥是这俩,因为这俩目前需求极大还不内卷,可以在一线城市拿高薪镀金后,回到二线城市找个不错的工作,甚至部门小主管。一个朋友是本科西交美硕,学的ee,去百度做了三年服务器架设,每年到手大概45,然后跳到了成都的大数据中心,类似的大数据中心,各地都在建设,对于此类人才需求量极大。
另一个朋友是北理工学的光纤通信相关,在浪潮和深信服干了三年,现在跑到成都某央企旗下新成立的云业务子公司,到手30个,工作量很养生。
另外,为啥从干了三年的电网跳出来,你可以听听我的看法。
先说说我的情况吧,我是17年入职南网超高压输电公司下面的检修中心。19年家里人出首付买了房,并不是留不下什么的。到手收入算上公积金,按年份依次是15、18、21,差不多每年涨两万多这样,直到30w专责或者班组长,大家可以算算需要多少年,隔壁的超高压广州局差不多16、19、22、25,值长上限能到40。
评论里有人说南网数研院不行的,但数研院比超高压的收入会高不少,大概几w?具体的钱,因为发放模式不一样,所以说不准。
离职的原因总结起来就是,在一线城市进体制混日子没必要,和家里的体制内发展差不多,反正都没发展,家里房价压力小还不用背井离乡,在一线城市就要干有前景的工作,即便没混上去要回家也是赚了几年快钱,混上去自然更好。
具体说说为啥混不上去吧,同单位的数个985本硕,甚至是清华本硕,干了七八年了,丝毫不见升上去的可能性,升的上去的首先是关系户,别觉得关系户都是硬提拔,他们首先是干了出成绩的工作,至于为啥是他们干出成绩的工作,这还用说?其次是善于揣摩领导心意的干了很多年的舔狗,更多的是舔了也上不去。虽然卷是新常态,但电网的卷从学历素质而言确实是独一份。
所以干了三年后看明白这一点就一直在准备跳槽,但电网的坑就在于,进去之后,出来太难了,工作经历经验在外界完全用不上。想过考公务员,但一不是研究生,二不是党员,三专业受限,能考的好岗位属实有限。
好在家乡重庆发展给力,在云平台大数据物联网这一块有很多新企业。刚好有个新成立的央企在拓展电力行业的物联网业务,经过好几轮面试总算回来了,岗位是偏前端做产品的。回家以后收入只低了一点,个人感觉更有发展空间了。
人生的有趣之处就在于未来有希望。这是个极速变革的时代,过早进入电网这样一个与世隔绝的围城是一种遗憾。“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我们都会过上不错的生活,可在那之后呢?最大的快乐莫过于自我价值的实现。
作者:匿名用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23207447/answer/1656487127
这道题我做过,不想武断的给建议,我就跟大家说说选“错”了会发生什么吧。
我跟题主大概率是校友(但是年龄大他不少),浙大电院硕士,本科中流985,但是我的求学生涯比较曲折,硕士毕业的时候已经29了。这是背景。
2014年,我毕业二选一(其他offer没进决赛),上海电网和海康威视。按理说在确认能拿到上海户口的情况下,要我现在选我肯定选上海电网,承诺的起薪更高(当时我记得15w),工作强度更小,又稳定,又能落户上海,想不出来怎么会不选?
但我也不知道怎么想的,就觉得在上海肯定过的很苦,杭州更容易定居,于是就选了海康威视。其实当年我都是想象的,我连杭州的房价都不太知道,只是被上海两万六的房价吓坏了。后来的事情,包括上海杭州房价疯长,杭州变成奋斗比之都,我都完全没有预知。
然后就去海康上班了,第一年连奖金税前拿了17w。后来每年都涨点,但是涨得不多,第三年税前全加起来能拿到25w。这时候还是买不起房子,杭州的房子开始疯长,但是家里不是很支持我在杭州定居,拿不出首付,只能干看着滨江的小户型从不到200w涨到400多w,彻底断了念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