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内参导读:《人民日报》指出,长剧越来越多,剧情拖沓、内容稀薄等现象屡见不鲜,即便某些口碑良好、被誉为“良心剧”的作品也存在人为拉长“凑集数”等问题,挑战着观众耐心的底线。
来源:《人民日报》9月1日24版
作者:高媛媛
原标题:别让“注水剧”逼走观众
近年来,电视剧产业化运行机制发生变革,市场化增速加快,为追求商业利益,制作方有意拉长电视剧篇幅,这种处理方式已成为某种业界“潜规则”。
《大唐荣耀》从60集拉长为92集,《择天记》从50集拉长到55集,动辄80、90集的电视剧屡见不鲜,新《还珠格格》99集、《天天有喜》91集、《隋唐英雄》120集……长剧越来越多,剧情拖沓、内容稀薄等现象屡见不鲜,即便某些口碑良好、被誉为“良心剧”的作品也存在人为拉长“凑集数”等问题,挑战着观众耐心的底线。
事实上,电视剧集数变长,是制作方和播出方利益博弈的结果。电视台认“流量演员”,少数演员片酬激增,拍摄和后期制作投入越来越大,使得电视剧制作成本不断增加,面对以集数定价格的买方电视台,电视剧制作方通过拉长集数,实现利益最大化;作为依靠贴片广告收回成本的买方电视台来说,剧集越长,植入广告的空间越多。
为了延长剧集,制作方通过增加无关主线的人物、设置毫无意义的台词以及重复再现故事情节等方式“注水”,一批营养匮乏和审美薄弱的电视剧占据了荧屏,形成电视剧制作的不良风气。
电视剧是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审美、娱乐、情感沟通等多重社会功能和人文价值,“注水剧”对大众文化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试想,一部正常收视率为2%的电视剧,收看人群就有2600多万人,一集电视剧45分钟,如果注水部分有10分钟,那浪费的时间就是2.6亿分钟,注水部分越长,被浪费的个人时间和公共资源就越多。
对电视剧制作方和播出方来说,“注水剧”会对双方的品牌和信誉造成危害,对总体收视状况本来已经令人苦恼的电视台来说,不啻是一剂鸦片:提振一时,贻害无穷,长此以往,将形成恶性循环,让电视剧越来越难以黏住观众,电视整体收视情况必然雪上加霜。
国际上,减少剧集、保证单集精彩度已成为电视剧产业的共识。日剧的长度是10—12集,英剧更少,一般一年一季,一季3—9集。相比这两个国家,美剧的剧集往往较长,但由于竞争激烈,如果收视率不好,会立马遭遇“被砍”命运,这使得美剧制作追求精益求精。
我国电视剧产业环境有自己的特点,但说到底,产业的良性发展最终还是要靠好作品说话,国产电视剧要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就必须挤干“水分”,扎扎实实用“干货”和“硬货”赢得观众。
解决电视剧“注水”问题,涉及多方利益,需彼此之间通力合作。
对制作方来说,应实施剧本战略,加强编剧在电视剧中的主导地位;要减少对“小鲜肉”的颜值依赖,把精力集中在故事讲述、情感传递和价值观表达上;要按照合理的比例配置演员、导演、编剧、服化道等人员薪酬。
对于播出方来说,应鼓励制播联手和传统购销相结合的商业模式,最大限度地整合优质剧作资源,在电视台购买电视剧时,可以改变以集数购买的陈旧方式,综合电视剧品质、预估收视率、话题性及社会影响力等多方面再进行定价,避免制作方人为拉长剧集;在发行和销售层面,对于品质优秀的电视剧要多渠道运营。
杜绝“注水剧”的产生,还需要监管部门鼓励制作方开拓题材领域和表现空间,拥抱“好故事”。我们的观众,也应该提升审美能力和批判眼光,拒绝“注水剧”。
延伸阅读
季播剧的概念起源于美国,是指根据观众收视习惯呈现季节性变化并有播出周期的电视剧或者网络剧,一般在特定时间段里一周播出一集。该时间段结束即为一季,来年的同一时间段为下一播出季,以此类推。
季播剧到了中国被“本土化”。不同于美剧“边拍边播”模式,中国式季播剧走的多是“续集”路线:第一季拍完投放市场赚口碑,接着开拍第二季、第三季。然而,欧美季播剧几季都能保持一定水准,中国式季播剧续集口碑滑铁卢的现象却屡见不鲜,众多季播剧沦为“注水剧”。何为“注水剧”?情节冗长、故事拖沓、台词空洞,“戏不够,感情凑”等是其特征。而这几乎是如今中国式季播剧的通病。
比如,之前热播的某都市女性励志职场情感电视剧第二季,就被部分网友大呼“失望”。不同于第一季网络上一边倒的赞美之声,网友们在视频网站的弹幕区、评论区对第二季的剧情、服装、广告植入展开了“花式吐槽”。
第一季赚口碑,第二季、第三季“捞金”。与打造品牌季播剧的初衷不同,电视剧出品方似乎更注重能不能吸引到广告商、投资商,能不能拉高收视率、点击率,能不能制造话题赚流量。
笔者注意到,为了防止第一季的热度冷却,出品方经常急不可耐地宣布推出续集,而很有可能此时连最基本的剧情大纲都未设计好。很多拍了几季的剧,第一季其实已经有了结局,但为了不浪费“热度”,在续集中,出品方会强行“加戏”、塞人,导致剧情主线严重偏离,甚至为了强行植入广告而设计匪夷所思的情节,让人不知所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