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蓝拿的钱币公会
这既是一个专门分享钱币探索乐趣的订阅号,也是一个实用的钱币知识平台。蓝拿的钱币公会推崇原始互助的知识分享精神,如果你真正热爱钱币,愿意分享自己的知识,你就是钱币公会的同道中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华社  ·  新纪录!90.2亿人次! ·  8 小时前  
半岛晨报  ·  密密麻麻!大连一海滨出现大量… ·  11 小时前  
51好读  ›  专栏  ›  蓝拿的钱币公会

点评《中国泉币学社往事拾遗:照读楼泉谭》

蓝拿的钱币公会  · 公众号  ·  · 2019-05-11 10:48

正文

天津的老杨是一位博学之士,收藏了许多奇书,我的这本《中国泉币社往事拾遗:照读楼泉谭》就是在他的推荐下购买的,通读之后,果然觉得十分神奇。


按照规矩,我还是先讲书的外在,然后再介绍内文。


书的外在



我用手机拍的封面,还不错吧?


此书外壳尺寸17×24CM,344页,平装勒口,印刷质量尚可( 但我这本180页和331至336页文字粗壮好多,看起来好晕 ),币图多为灰白,总体来看,装帧印刷一般。


该书作者为苏州收藏家丁宗琪之子丁蘖编著,作者自述完成此书“经过将近20年的写作,千方百计收集第一手资料并进行认真梳理”。


中国泉币学社是抗战时期成立的一个民间自发组织,其宗旨是“ 借古钱收藏,扬爱国之情,筑精神长城,抵御日寇推行奴化政策 ”( 好吧,这也行 ),其团体成员骨干为苏州古币收藏家( 时至今日,苏式硬币集藏仍风骚独步,引领风潮 ),学社存活时间为1940年至1945年。看名字,这本书讲述的是学社和学社成员们的旧日往事,主题一目了然。再看副标题“照读楼泉谭”,一开始我还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后来看作者自述懂了:所谓“照读楼”即指作者父亲的书斋名字,“泉谭”乃“泉谈”之意——这么一看,该书颇有古风。


但是,作者写书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呢?他对此直言不讳:“ 撰写此书是将父亲丰富多彩的收藏人生做个总结 ”。 此外,还有个目的他没直接说,我也留到后面慢慢讲,读者请一定耐心阅读。


作者的创作自有便利之处,原来他“ 乃目睹中国末代‘嗜古族’的见证人,一出生便与古物结缘 ”。


以上要素,促使我翻开此书,正儿八经地通读一遍。


从目录看残酷的阶级划分


只要是人,都会被划分成三六九等,作者遵从这一原则,按章节把以前的币界名人按阶层进行归纳:即所谓的《自序》( 传奇级:张寒月、叶恭绰、隐藏人物作者的父亲 );《中国最后的收藏家》( 第一等级:罗伯昭、陆鼎生、张叔驯、沈子槎、孙鼎、郭植芳、彭信威等人,核心人物罗伯昭 );《苏州泉家风采》( 第二等级:王荫嘉、周仲芬、苏真卿、蒋仲川、吴诗锦、秦子帏、蒋伯壎、俞鐛英、吴湖帆、鲍驹昂等人,核心人物王荫嘉 );《钱币商写真》( 戴葆庭、杨成麟、马定祥,绝对核心马定祥 )。其中留给“收藏家”和“泉家”的篇幅都差不多厚,留给“钱币商”的仅有23页。此外,还有悲剧罹难的苏州大收藏家刘公鲁和散记的常熟泉家若干,分散于书的后半部分,以上人物的经历勾勒出作者眼中的旧时中国钱币界。


总的来说,该书是“ 以古钱为轴线,围绕它展开介绍古钱知识、古今人物、历史掌故和风景名胜以增强它的可读性,定位为科普读物。 ”( 我倒觉得定位为野史杂谈更合适


典型的野史杂谈,渣图勿怪


马定祥先生遭遇各种嘲讽


马定祥先生是老一辈收藏家,但关于他的生平事迹,世人多见的是正面陈述,更有《钱币大师马定祥》和数年多场“马定祥珍藏”拍卖会将其封圣。但这本《照读楼泉谭》却道出了很多大师的秘辛,读来使人大开眼界。


在自序第3页,作者指出:“ 现在的收藏与过去完全不同了,全民收藏、大众收藏水平不高,写文章常常是从资料的堆砌到资料的堆砌,以误传误和拍脑袋杜撰的文章屡见不鲜;用炒作代替艰苦的研究,用虚假的拍卖,将普通人的‘身价’骤然抬升 。”毕竟作者出身于大收藏家家庭,看不惯普通人的自我炒作,虽然他似有所指,但我完全赞同他的批判观念。


作者还强调:“ 民国时期,事业有成,经济宽裕的人,岂敢将‘钱’字挂在嘴上?‘钱’被鄙称为‘阿堵物’ 。”


对于行文中对人物的褒贬,作者表示:“ 作为一个自由撰稿人,基于事实是写作的原则,褒贬人物则凭良心。 ”( 不能再列举了,此书金句迭出,买来自己看吧。


有了这些铺垫,作者针对马定祥先生的冷嘲热讽,均匀散布于整本书之中。


第10页,作者提到,有人问他:“ 怎么马定祥的钱币拍卖永远拍不完? ”,作者表示“只能苦笑”,而且指出:“ 是罗伯昭造就了马定祥,没有罗伯昭也就不可能有马定祥的出现。只有罗伯昭先生才是真实的中国大收藏家!


第23页,作者说:“ 马定祥常常虚构、编造根本不存在的故事”,又说“父亲体谅他,曾多次说,他弄几个古钱赚钱糊口之不易,而古钱在我家则为小项,因此,从不计较,更不说穿。 ”但是“ 时至今日,玩古已经非谋生之手段了,为正肃社会风气,不得已秉笔直书,让正史昭世!


第39页,作者说:“ 旧中国古泉商,先父与之多有交往,既感其挣钱之难,又愤其手段恶劣 ”,似有所指。


第44页,作者说:“ 今人刮起歪风,本来是大家玩玩的雅事,却有人自封‘鉴定家’、‘权威’欲凌驾于众人之上 ”,似有所指。


第54页,作者借马定祥批注《历代古钱图说》的一枚古钱,进行了一番批判。


第61页,作者称:“ 马赖售钱为生,能说会道。


第176页至183页,为《我眼中的马定祥》,这一篇是集中吐槽了。作者或云马定祥先生外表光鲜,居所可怜。或云马定祥极尽张扬,招揽生意。或云马定祥夺人所爱,商借不还。或云马定祥出书批注,自树权威。更指出“马定祥钱币专场拍卖”其实是少数人的操弄和炒作,与文化无关。作者在这一篇的末尾写道:“ 马定祥的功劳是带出了几个学生,让长期因政治因素低迷的古钱收藏,没有中断,后继有人。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