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定祥先生是老一辈收藏家,但关于他的生平事迹,世人多见的是正面陈述,更有《钱币大师马定祥》和数年多场“马定祥珍藏”拍卖会将其封圣。但这本《照读楼泉谭》却道出了很多大师的秘辛,读来使人大开眼界。
在自序第3页,作者指出:“
现在的收藏与过去完全不同了,全民收藏、大众收藏水平不高,写文章常常是从资料的堆砌到资料的堆砌,以误传误和拍脑袋杜撰的文章屡见不鲜;用炒作代替艰苦的研究,用虚假的拍卖,将普通人的‘身价’骤然抬升
。”毕竟作者出身于大收藏家家庭,看不惯普通人的自我炒作,虽然他似有所指,但我完全赞同他的批判观念。
作者还强调:“
民国时期,事业有成,经济宽裕的人,岂敢将‘钱’字挂在嘴上?‘钱’被鄙称为‘阿堵物’
。”
对于行文中对人物的褒贬,作者表示:“
作为一个自由撰稿人,基于事实是写作的原则,褒贬人物则凭良心。
”(
不能再列举了,此书金句迭出,买来自己看吧。
)
有了这些铺垫,作者针对马定祥先生的冷嘲热讽,均匀散布于整本书之中。
第10页,作者提到,有人问他:“
怎么马定祥的钱币拍卖永远拍不完?
”,作者表示“只能苦笑”,而且指出:“
是罗伯昭造就了马定祥,没有罗伯昭也就不可能有马定祥的出现。只有罗伯昭先生才是真实的中国大收藏家!
”
第23页,作者说:“
马定祥常常虚构、编造根本不存在的故事”,又说“父亲体谅他,曾多次说,他弄几个古钱赚钱糊口之不易,而古钱在我家则为小项,因此,从不计较,更不说穿。
”但是“
时至今日,玩古已经非谋生之手段了,为正肃社会风气,不得已秉笔直书,让正史昭世!
”
第39页,作者说:“
旧中国古泉商,先父与之多有交往,既感其挣钱之难,又愤其手段恶劣
”,似有所指。
第44页,作者说:“
今人刮起歪风,本来是大家玩玩的雅事,却有人自封‘鉴定家’、‘权威’欲凌驾于众人之上
”,似有所指。
第54页,作者借马定祥批注《历代古钱图说》的一枚古钱,进行了一番批判。
第61页,作者称:“
马赖售钱为生,能说会道。
”
第176页至183页,为《我眼中的马定祥》,这一篇是集中吐槽了。作者或云马定祥先生外表光鲜,居所可怜。或云马定祥极尽张扬,招揽生意。或云马定祥夺人所爱,商借不还。或云马定祥出书批注,自树权威。更指出“马定祥钱币专场拍卖”其实是少数人的操弄和炒作,与文化无关。作者在这一篇的末尾写道:“
马定祥的功劳是带出了几个学生,让长期因政治因素低迷的古钱收藏,没有中断,后继有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