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制造界
专注服务中国制造企业。 企业家的思想库,创业者的工具箱。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知产宝  ·  专利案例 |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制造界

突发,马斯克昨日抵京,中国做了一件力挽狂澜的大事!

制造界  · 公众号  ·  · 2024-04-29 18:07

正文

来源:制造界

作者:谭小米

图源:视频截图、AI生成



据飞常准最新数据显示,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于4月28日下午搭乘私人飞机飞往北京,预计当日下午2点左右到达北京首都机场。

扭转乾坤,马斯克也来了,

28日下午,马斯克 突然来了。昨晚7点,他出现在 新闻联播,接受 李强 总理的接见。 李强总理谈笑风生,商务部汪涛部长表情温馨。马斯克难掩感激之情和兴奋,频频点头。 突然感到中国在做一件扭转乾坤的大事,正式主宰新能源!

为什么说马斯克心怀感激呢? 大家都知道2023年特斯拉汽车全球销量下降37.7%,特斯拉股价也单边下跌,市值腰斩, 美西方的政策变化是罪魁祸首 。包括政府推迟实现新能源汽车目标、减少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充电桩建设不足等。

中国对马斯克的邀请,直接逆转特斯拉的颓势。 中国一系列的绿灯都将为马斯克打开, 中汽协也为之紧急发布通报,特斯拉上海的全部车型符合数据安全,成为唯一一家符合合规要求的外资车企。特斯拉也可能进入将《促进和规范数据跨境流动规定》中的白名单, 可以回传驾驶数据,助力马斯克提前开启自动驾驶大时代。

新能源产业,经过美西方无理取闹, 国在支持新能源汽车上,更给力了、更有决心了。 针对新能源汽车,出台了一则大利好。 26日 商务部、财政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实施细则》。对报废旧车购买新能源车的,给予7000-10000元补贴,直接购买新能源车的,也可享受一次性定额补贴。

28日,李强总理去了北京汽车展会。到东风、比亚迪、智己、极越、宝马、吉利、小米、赛力斯、小鹏等品牌展区,察看参展车型和技术展示。


力挽狂澜,为什么马斯克这么重要?

前段时间,耶伦访华提出中国新能源产能过剩谬论,不仅阻碍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及全球化进程,对特斯拉影响更大。 毕竟在美国市场,特斯拉的销量更大。 根据特斯拉市场报告,2023年第一季度特斯拉在美国市场的销量为180993辆,同比增长39.5%。然而到了2023 年四季度,特斯拉汽车在加利福尼亚州骤降10%,这是其在该州三年多来首次出现下降。

特斯拉作为电动汽车的先驱和领导者备受中国汽车人的尊重,可是前不久,马斯克宣布全球裁员1.4万人,令人唏嘘。

近几年,法国合资汽车在中国经营不利,逐渐退出,法国人心不甘啊。2024年10月欧盟在法国撺掇下,对中国新能源发起反补贴调查。拜登这边呢?他极力支持的福特汽车,因其电动汽车产业链问题,在美国市场上竞争不过特斯拉, 同时还因拜登大选政治需求, 因此拜登政府想借欧盟之手,让全球新能源汽车放慢节奏,等一等福特汽车电池投产,补齐产业链。 拜登为了一己之欲,让全球新能源产业链牺牲利益,太异想天开了。

这次马斯克空降北京, 一方面与中国展开深度合作,获批推出他的全自动驾驶(FSD),共同推动新能源汽车全球化进程 另一方面,马斯克能在这个节点来中国,意义重大,马斯克不仅是特斯拉的创始人, 他的SpaceX公司与美国宇航局NASA和五角大楼都有合作, 特斯拉的兴衰直接关乎美国国运。

前段时间,耶伦走后,中国立马邀请了德国总理朔尔茨访华。26日, 布林肯在北京一番抖狠, 28日马斯克就来了。 毛泽东说过,世界是有人民创造的。盖茨也对中方说过,中美合作在民间。所以,把德国、美国和中国的新能源车企整合起来,联起手来,一道继续新能源汽车全球化, 掀翻拜登政府所谓的新能源过剩论,扭转乾坤。

布林肯北京抖狠,中国秘密联系马斯克!

4月26日,在钓鱼台国宾馆王毅同布林肯举行会晤。

布林肯这次访华除了俄乌、巴以、台海等议题,在经贸上有2个要点。一是中国 援助俄罗斯国防工业, 二是耶伦提出的中国新能源产能过剩问题。

布林肯说,在过去两年 中国不断向俄罗斯出口大型机床、微型电子芯片等军民两用物资,才让俄罗斯能支撑战争所需, 因此美国要求中国立刻停止向俄罗斯出口相关物资。主要在援俄问题上, 布林肯一番耍狠, 他说:“如果中方不解决这一问题,那么美国将会亲自出手解决。”

俄乌冲突两年多来,美西方对乌克兰军事援助,已经累计达到了惊人的1200亿美元。 美国就是让俄乌战争持续下去, 让乌克兰继续消耗俄罗斯的力量。 美国认为,俄罗斯在战场上“充满活力”, 就是由于中国对俄罗斯源源不断的支持。

王毅外长向布林肯明确表示:中国不是乌克兰危机的制造者,同时中俄之间的正常贸易行为也不应该受到干扰与限制。 王毅就布林肯划出了3条红线 ,一是美国不要干涉中国内政。二是美国不要打压中国的发展。三是美国不要在涉及中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上踩踏中国的红线。

在与布林肯会谈结束后,汪文斌在新闻发布会上说:“有数据显示,俄罗斯进口的武器零部件和两用物品超过60%来自美西方。 中俄之间的正常贸易光明正大,符合世贸规则和市场原则, 不针对第三方,也不受外部的干扰和胁迫。北约对危机本身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应当反思自身扮演的角色,停止甩锅推责,切实为推动危机的政治解决做些实事。”

这次中美双方的会面,在“中方援俄”这一事项上, 布林肯没有达到自己的目的,败兴而归。

大家非常惊讶,马斯克这次来中国,咋这么快呢? 据悉 本次邀请,做的非常隐蔽和突然。24日 布林肯一到上海,中方绕过了传统的沟通机制,通过贸促会直联了马斯克。

慷慨中国, 重新主宰新能源

美国和欧洲曾对“绿色转型”寄予厚望。他们通过法律支持和各种排放限制,不仅打算尽早实现碳中和,还要为本国工业提供支持, 使之能够在某个时刻依靠技术压倒那些不急于转向绿色技术的国家的竞争对手。

在新能源上,最先变脸的是法国,然后是美国,因为美国福特汽车和法系汽车的电动产业链和智驾系统,需要从头开始创建。所以想方设法打击一下中国电动汽车。但是,已经晚了。王传福在4月24日地平线2024智驾科技产品发布会上透露, 今年4月上半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的渗透率已经超过了50%。 这一数据标志着新能源汽车在中国市场已经成为主流, 燃油车则逐渐变成了非主流。

到2023年底,中国生产全球约60%的电动汽车和66%的车用锂电池 ,中国电动汽车销量超过美国和欧盟的总和。 为了不让中国新能源汽车变成“孤岛” 中国必须重新主宰新能源,推进全球化。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