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和长三角地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创新能力最强的代表区域,是助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两大增长极,两个区域的产业能级高、互补性较强,合作空间非常广阔。
中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中山市招商引资指挥部长三角工作组组长陈符英在致辞中表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山是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链最完整的城市之一 。当前,深中通道通车在即,蜿蜒的“巨龙”串联深中一体化的巨大红利;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双区”和广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横琴三大自贸区建设如火如荼;省级改革创新实验区建设带来政策的东风,孕育了万亩产业平台,中山正迎来千载难逢的重大机遇,正成为蕴藏无限可能的投资热土和创新之城。选择中山,也就选择了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的营商环境。热切期盼八方宾朋到中山投资兴业、创享未来!接下来,中山将联动长三角,推动在更多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希望两地产业协作既可以演奏出不同凡响的“协奏曲”,也能演绎气势磅礴的“交响乐”。
会上通过短片和演讲推介了中山市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的营商环境、投资环境和合作机遇。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是中山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更是火炬高新区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中山健康产业起步早、基础好,形成了生物药、化学药、现代中药、医疗器械、医药流通等协同发展的格局,集聚了辉凌医药、康方生物、中昊药业、康晟生物等生物医药相关企业超540家,多项创新药企也实现从“0到1”“从1到10”的裂变发展,并已形成了“梯队式”发展。政策链、资金链、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五链不断完善。国家健康科技产业基地是我国第一个按国际医药园区标准建设的国家级健康产业园,亦已成为全国同类园区中产业集聚程度较高,产业链最完备,产业结构层次最丰富的综合性健康医药产业园之一。当前,中山正将全市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发展统一到国家健康基地国家级平台上,构建“一基地六园区”产业发展新格局。未来5年内,基地面积将扩展到30.36平方公里。
乐纯生物首席商务官吴帆作为中山企业代表,从创业、并购、融资、市场等维度分享了从“康晟”到“乐纯”的成长之路。康晟生物是国家健康基地的“后起之秀”,被誉为“从中山走出来的细胞培养专家”。自2018年入驻,仅三年时间成为国内首个同时拥有商业化宿主细胞株开发系统和动物细胞培养基、生物医药CDMO研发和规模化生产服务的企业,并于2022年在中山购地增资扩产。2022年底康晟生物与国内领先的SUS一次性生物工艺技术及解决方案提供者乐纯生物合并,双方强强联合打造生物药和细胞基因治疗产品上游设备耗材一站式完备的解决方案 。吴帆表示:团队创始人都不是中山人,也并没有到过中山。现在回头看当年选择中山,其实是选择到大庙当小和尚还是到小庙当大和尚的问题,很庆幸选择了中山,也感念中山给予的多项扶持政策,以及中山各级政府对于生物医药产业的深刻理解。吴帆还从产业选址方面给现场企业分享了经验,他表示要依次考虑交通便利、产业环境、城市经济、人才、生活等方面。中山无论是距离广州深圳还是香港澳门都很近,同时由于有30年发展生物医药的产业基础,政府对于产业发展规律的理解和产业环境打造都是很好的,中山在城市经济发展方面也有独特优势,在留住人才方面,以及城市能提供高品质生活方面都做的不错,是创业选址的很好选择。
在圆桌对话环节,复星全球合伙人、大健康产业运营委员会联席首席投资官王长颖,倚锋资本合伙人施正政,麦济生物创始人兼CEO张成海,范恩柯尔董事长习宁以及健康基地集团副总经理余从洪,围绕“新行业周期下的机遇与挑战、企业、政府、基金如何合力,共同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这一主题展开讨论。王长颖认为成功度过产业周期的企业,都具有明显的技术创新性、善于选择政府有投资眼光发展产业的地方、有国际化视野、客观认知企业生存问题等特点。余从洪认为,近几年兴起的政府股权投资更倾向于创新性强,具有良好市场前景,能够为地区带来经济、科技产出和人才集聚的项目,对孵化、加速和进入临床Ⅱ期、Ⅲ期临近商业化的项目都会引进培育;除股权投资外,中山方更会通过产业政策、空间载体、专业服务、产业链整合赋能企业发展,陪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施正政认为在政府和大企业作为投资主力的环境下,因纯市场化基金对产业更敏感、对企业信息评估更具优势,所以仍将发挥重要作用;并建议小企业加强与大企业合作,通过资本及产业资源等方面的助力,提高企业生存率。张成海建议创新药企要重视产品价值、公司价值和资本化价值,保障投资人的收益,并建议政府善用引导资本用滚雪球形式集聚产业资源,合力带动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