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类应用越来越成为移动经济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用户的需求也与日俱增。根据 App Annie 调查发现,2018 年全球范围内,平均每个用户每周大约查看 7 次移动银行账户,金融应用程序的安装总量达到 34 亿次,比 2016 年增长了 75%。根据 GSMA 的数据,就处理货币的规模而言,移动金融行业每天处理的金额高达 13 亿美元。而 Liftoff 预测,2019 年移动银行应用将击败桌面网络,成为银行业务的首选渠道。
今天,全球领先的移动归因和营销分析公司 AppsFlyer 正式推出中文版本
《金融应用营销人员移动归因和营销分析完整指南》
,希望通过详细和全面的方法介绍,帮助金融类应用的市场营销人员掌握科学和高效的营销技巧,抓住移动市场更多机遇。
我们为什么要针对金融类应用领域推出这份工作指南呢?其实营销人员的日常工作并不像以上数据如此明朗,他们仍然面临着巨大的行业挑战:
银行业务、投资、支付等金融业务的功能具有敏感性。考虑到某些功能的“非传统”应用环境、安全问题等因素,营销人员获得用户转化的风险相比其他类型应用更高。
用户路径中接触点数量的增加使它们之间更可能发生冲突。因此,营销人员需将接触点连接起来,并用数据优化现有的点,而不是仅添加更多接触点。
金融应用收集和维护的数据比其他垂直应用程序更敏感,且银行机构受法律法规约束,由监管机构管理,它们必须长时间保留用户数据。
所有垂直行业中,金融应用欺诈现象最为严重。根据 AppsFlyer 数据显示,2019 年第二季度金融应用欺诈性安装率高达 61%,即使在整体欺诈率较低的美国,这类应用的欺诈程度也是平均水平的 3 倍。
目前,垂直路径存在多样化。在这种情况下,将不同接触点连接起来,全面了解用户的活动,并确保数据打通到应用程序可能是一项真正的挑战。
银行机构将现有网页、离线用户转化为移动用户,改善用户体验,并通过漏斗的受众细分和深度链接使用户接触点多样化。这种转变对主要与其他传统渠道合作的公司具有挑战性。
众所周知,营销人员必须在 GDPR 时代尊重用户隐私。那营销人员到底应该如何在符合监管条例的前提下,通过数据满足用户对个性化应用体验的期望?
为了更好地帮助营销人员获取应用推广的秘诀,发挥出金融类应用程序的潜力,
此完整指南将从用户获取和再互动两方面入手讲解营销理论和最佳实践方法。
废话不多说,先来看看《金融应用营销人员移动归因和营销分析完整指南》的
「亮点内容」
:
此指南将通过指导市场营销人员如何设定应用内事件映射的目标和关键绩效指标,掌握正确数据来源及深度,从而优化营销活动、提高获客效率、用户互动和收入。这对金融类应用相当重要,无论是新用户获取还是现有用户互动。
通过合适的技术应用、归因平台和设置,营销分析可以变得更加容易。高效的用户获取、互动和访客找回都基于详细应用内事件。还可以基于
应用内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