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的第一步就是按下快门-得到照片,如何把照片拍得清晰,是我们第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由这个问题出发,我们还会引申出许多疑惑,尤其是对于刚入门的萌新们,这关乎你是否能得心应手地掌握手中的相机。
清晰这个概念,更多的是我们的一种视觉体验,通常来说,在摄影中有两个因素会影响到照片的清晰度:一是对焦是否准确,二是画面是否锐利。画面抖动导致失焦或焦点不实,这个很容易理解:
有些初级镜头或是上了年纪的老镜头,虽然对焦准确了,但是由于本身的镜头锐度有限,看起来也不够清晰锐利:
为了解决这个困扰,充分挖掘一支镜头的潜力,我们下面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稳定你的相机
稳定相机就是为了避免抖动所造成的画面模糊,
第一点,是掌握正确的握持姿势。
摄影玩久了必生一双麒麟臂,就是这么个道理,正确的姿势能够提供一个稳定的人体支架:
注意手部的姿势,在稳定的同时,也方便手部调焦和按快门:
第二,开启镜头防抖功能。
现代镜头融入了许多先进的技术,目的就是为了解决我们在拍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使我们的操作简化而便利。
第三,使用三脚架。
如果麒麟臂还没有练成,或是需要长时间曝光,可以用到三脚架作为辅助,再配合无线快门,简直可以说稳得一B。记住,使用三脚架进行长曝时不要打开镜头的防抖功能,不然就适得其反了。
二、快门设置与对焦精度
除了稳定的支撑,
快门的速度也会决定画面存在抖动的可能性,
大家应该听过“安全快门”的概念,其实就是焦距和最慢快门的关系,快门速度越短,给你抖动的机会越小。
另一个决定画面是否模糊的因素就是——对焦精度。
尤其是在大光圈浅景深时,焦平面的很容易就会产生偏移。现在的朋友十分依赖相机的自动对焦功能,总是认为自动对焦要要比手动对焦精准,这是完全错误的观念——自动对焦的优势是速度快而省力,但遇到浅景深、无法判断焦点、弱光环境或是特写画面时,很容易发生对焦错误。
相反,借助现代相机的取景器的辅助,直接手动对焦来的精确得多,当然缺点是速度会慢一点。
三、镜头有最佳光圈
前面说完相机的对焦是否精确、快门是否安全,我们来看另外一个影响清晰度的因素——
镜头的锐度
。锐度是衡量一颗镜头优劣的硬性条件,一颗好的镜头确实应该做到“刀锐奶化”,但素质越好的镜头也意味着更多的金钱代价,我们与其每天想着更换更高级的镜头,不如先学会把手中镜头用好。
在有限的条件中得到最佳的成像效果,就是我们的本文的主旨。
要想锐度最佳,就得会找镜头的最佳光圈,通常在比镜头最大的光圈低两至三挡时,此时的镜头分辨率、锐度表现最佳,关于如何找到你的镜头的最佳光圈,可参考POCO网文章
《锐利夺目 找到你镜头的最佳光圈》
。
四、光线也会影响
镜头的表现不仅与镜组的结构、镜片的用料、镀膜的技术等等这些硬件条件有关,在拍摄中还会受到实际光线的条件的影响,特别是逆光。与正面光和侧光不同,逆光时,大量光线会直接直射进入镜头,在镜头中产生雾翳,影响被摄体的色彩饱和度和清晰度。这也是为什么许多经典老镜头因技术限制,基本都是逆光死。
解决办法——要么更换更好的镜头,要么给镜头套上一个遮光罩。
五、后期挽救
如果以上方法你都有尝试,但受限于器材,还是不能得到一张足够锐利的照片,不如在后期操作中给照片增点色吧。在保证自然的情况下,尽可能地通过调节锐度来增加照片的清晰度。但切记,如果将锐度调整过头,则会在黑线两边出现白色线条的镶边,图像看起来失真而且不堪入目,一定需要谨慎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