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市区联动、水岸联动、上下游联动、干支流联动、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联动为原则,通过点源和面源污染综合治理、防汛设施提标改造、水资源优化调度,以及生态、景观、游览、慢行的多功能公共空间集成策划和建设等综合措施,满足水功能区划要求,留足滨水空间,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以水质达标为重点,以污染控制为抓手,坚持“水岸联动、点面结合,标本兼治、综合施策”。结合“五违四必”区域环境综合整治,采取支流专项整治、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初期雨水拦蓄处理、雨污混接改造等措施,同步实施支流及周边环境整治,实现区域污染全面治理。
一、支流专项整治。对苏州河两翼2012条(段)中小河道(含主要支流)进行专项整治,形成苏州河水系内11个区的“一河(镇)一策”支流整治方案,做到整治全覆盖。
二、提升污水处理水平。加快推进虹桥污水处理厂新建工程;加快完成尾水排入苏州河支流的安亭、华新、白鹤和青浦第二污水厂的升级改造及扩建工程,提高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标准。
三、治理初期雨水污染。通过截流、调蓄、输送、处理等措施,减少泵站放江量,进一步降低初期雨水污染对苏州河水质影响。实施苏州河段深层排水调蓄管道系统工程、市政泵站污水截流设施建设与技术改造,推进天山、桃浦、曲阳、龙华、长桥和泗塘等六座污水处理厂功能调整,转变为初期雨水调蓄设施。启动竹园初期雨水处理厂的建设。
四、雨污混接改造。在全面完成调查的基础上,完成混接改造方案的编制,同步推进改造工作并建立完善长效监管机制。
2016年航拍苏州河局部
结合流域工程,进一步完善苏州河水系防洪治涝格局,提升苏州河的防洪治涝排水能力。
一、健全防洪体系。依托吴淞江工程,疏拓苏州河蕰藻浜以西段河道,建设两岸堤防;完成苏州河蕰藻浜~真北路段的堤防达标建设及底泥疏浚,使苏州河全线形成完整的防洪体系,有效降低苏州河两侧区域的涝灾风险。
二、提升排水能力。实施苏州河段深层排水调蓄管道系统工程,提高苏州河沿线排水系统的排水能力,将设计暴雨标准提高到5年一遇,并有效应对100年一遇强降雨。
贯彻“绿色、开放、共享”的整治理念,多部门联合,积极推进苏州河两岸城市更新及用地转型,建设生态廊道,打通滨水通道、增加滨水空间、营造水陆景观、提升生态质量,打造世界级滨水区。
一、建设生态景观。制定苏州河两岸功能性规划,结合吴淞江生态廊道工程,基本完成苏州河青浦段、嘉定段、闵行段生态景观廊道,基本完成长宁段慢行步道(中山公园~外环线)、普陀段贯通工程(真北路~千阳路)。因地制宜对苏州河堤防进行生态改造,修复生态岸线。水绿结合,改善环境品质,提升景观质量,促进生态廊道与生活功能的有机融合。
二、开放公共空间。制定苏州河贯通方案,推进绿化、生态、景观、游览、慢行等多功能公共空间集成,形成连续畅通的公共岸线和功能复合的滨水空间,促进苏州河两岸开发有效联动,营造自然景观与历史人文景观新亮点,提升滨河区域的公共服务功能,打造苏州河两岸“生态、休闲、运动、文化”品牌,满足市民的健康生活和精神文化需求。
三、提升综合功能。研究苏州河对于城市功能的整体作用;合理布局沿河码头等设施,打造绿色航运;提升苏州河防汛、航运、景观、人文等综合功能。
长风游船码头
中远两湾城地区
2016年航拍苏州河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