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来看看什么叫金融绑架,很多大鳄人家压根就拍拍屁股准备上岸了,压根就没还钱的意思。
“反正我也拿钱了,你不救我,我就死给你看,让整个金融系统和投资者都死给你看。你救我,那正好。反正横竖我都赢。”:在2015年股灾发生后,也没有挡住大股东疯狂质押的脚步,每个大股东都在后悔,为什么没有在5100点把股票全部质押给银行。
几万亿的股权质押给了银行和券商后,大股东高估值套现,银行和证券公司的机构部业务员高高兴兴的那提成拿奖金,美其名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好像没什么不对的。
但是,却没有一个人关心——大股东如果最后还不了钱怎么办?
或者,人家打一开始就没打算还这个钱呢?当年四万亿政策,放松金融监管,金融体系所谓金融创新,资金从表内到表外,影子银行扩张,从企业部门再到居民,不断加杠杆。最终,伴随工业化和城镇化,我们的确办成了很多事,取得了一些不菲的成绩。
但是,国内的实体投资的回报率却达到了一个临界值。这十年,伴随美国去杠杆,中国加杠杆。中美的金融周期完全倒置。
在资本眼里,中国金融周期崛起、资金表内到表外、金融创新、中美利率利差拉大等等全都是资本套利的机会。
美国的利率在美联储2015年加息之前几乎降到了0,联邦基金利率才0.25%。而中国的利率,特别是社会的实际借贷利率绝大多数时间一直维持在高位。跨境套利于是乎启动。
四万亿是金融周期扩张的起点,也是现在中国经济隐忧的火种。
国际资本通过各种渠道来到中国,在国内加杠杆和全球资本的合力下,人民币资产开始迅速膨胀。
其中,最重要也是最大的资产池子,就是房地产。
还有一个很大的池子,就是A股市场。
IPO的开闸放松让无数企业和资本纷纷削尖了脑袋的想踏上中国金融周期上升阶段的巨大红利。高市盈率,高溢价空间让资本无不眼红,纷纷通过一级市场赚的破满盆满。
各种境外资本、金融体系违规资金,都偷偷摸摸疯狂地涌入到人民币资产里。
即便现在中国A股中的中小创,普遍下跌高达70%-90%,依旧是全球资本市场估值最高的市场。
一些上市公司被市场给予50倍、100倍、甚至200、300倍的PE,依旧挡不住投资者的追捧。
那一年,股票市场一路高歌,很多上市公司的董监高坐在一起开会,看着自家公司的股票价格一路上涨,懵逼不已:“X总,你说我们的公司前景难道就这么牛X么?这特么一百年都赚不到这么高的估值,市场真是疯了。”
博傻,莫过于此。把标的公司都搞得一脸懵逼,以为自己要做成百年老店了。
资产泡沫越来越大,银行开始出现了资产荒。抵押品端,除了房子,实在找不到其他的更高信用的抵押品,资金放款端,除了个人房贷,实在找不到其他更好的资产包。
于是,反馈链开启。
不断膨胀的房地产让众多企业家开始把资本重心从实业转到投资房产。而市场给予的巨大股票估值,让众多大股东开始疯狂套现、质押股票。
100倍的PE,一百年才能赚回来,资本市场一下就直接给你了,企业家又不是慈善家,放着贪婪投机者给的钱,为什么不套现?!
手里的公司到底到底值多少钱,别人不知道,自己还没点数么?
特别是券商和银行给上市公司的场外股权质押业务,既不会对二级市场的股价造成抛售的冲击,又能大规模迅速套现,更是套现神器啊!
即便在2015年股灾发生后,也没有挡住大股东疯狂质押的脚步,每个大股东都在后悔,为什么没有在5100点把股票全部质押给银行。
几万亿的股权质押给了银行和券商后,大股东高估值套现,银行和证券公司的机构部业务员高高兴兴的那提成拿奖金,美其名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好像没什么不对的。
但是,却没有一个人关心——大股东如果最后还不了钱怎么办?
或者,人家打一开始就没打算还这个钱呢?
终于,在2018这个违约大年,一切都成了泡影。
如今,一大批上市公司的股权质押已经临近甚至跌破了强平线,管理部门又不允许银行和证券公司出售这些质押的股权。甚至要地方政府和银行券商却找钱帮助这些上市公司度过难关。
一切,都貌似华尔街崩溃那一年,最后要美国政府拿着纳税人的钱去帮助那些玩砸了的华尔街大鳄。
但殊不知,很多大鳄人家压根就拍拍屁股准备上岸了,压根就没还钱的意思。
“反正我也拿钱了,你不救我,我就死给你看,让整个金融系统和投资者都死给你看。你救我,那正好。反正横竖我都赢。”:在2015年股灾发生后,也没有挡住大股东疯狂质押的脚步,每个大股东都在后悔,为什么没有在5100点把股票全部质押给银行。
几万亿的股权质押给了银行和券商后,大股东高估值套现,银行和证券公司的机构部业务员高高兴兴的那提成拿奖金,美其名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好像没什么不对的。
但是,却没有一个人关心——大股东如果最后还不了钱怎么办?
或者,人家打一开始就没打算还这个钱呢?当年四万亿政策,放松金融监管,金融体系所谓金融创新,资金从表内到表外,影子银行扩张,从企业部门再到居民,不断加杠杆。最终,伴随工业化和城镇化,我们的确办成了很多事,取得了一些不菲的成绩。
但是,国内的实体投资的回报率却达到了一个临界值。这十年,伴随美国去杠杆,中国加杠杆。中美的金融周期完全倒置。
在资本眼里,中国金融周期崛起、资金表内到表外、金融创新、中美利率利差拉大等等全都是资本套利的机会。
美国的利率在美联储2015年加息之前几乎降到了0,联邦基金利率才0.25%。而中国的利率,特别是社会的实际借贷利率绝大多数时间一直维持在高位。跨境套利于是乎启动。
四万亿是金融周期扩张的起点,也是现在中国经济隐忧的火种。
国际资本通过各种渠道来到中国,在国内加杠杆和全球资本的合力下,人民币资产开始迅速膨胀。
其中,最重要也是最大的资产池子,就是房地产。
还有一个很大的池子,就是A股市场。
IPO的开闸放松让无数企业和资本纷纷削尖了脑袋的想踏上中国金融周期上升阶段的巨大红利。高市盈率,高溢价空间让资本无不眼红,纷纷通过一级市场赚的破满盆满。
各种境外资本、金融体系违规资金,都偷偷摸摸疯狂地涌入到人民币资产里。
即便现在中国A股中的中小创,普遍下跌高达70%-90%,依旧是全球资本市场估值最高的市场。
一些上市公司被市场给予50倍、100倍、甚至200、300倍的PE,依旧挡不住投资者的追捧。
那一年,股票市场一路高歌,很多上市公司的董监高坐在一起开会,看着自家公司的股票价格一路上涨,懵逼不已:“X总,你说我们的公司前景难道就这么牛X么?这特么一百年都赚不到这么高的估值,市场真是疯了。”
博傻,莫过于此。把标的公司都搞得一脸懵逼,以为自己要做成百年老店了。
资产泡沫越来越大,银行开始出现了资产荒。抵押品端,除了房子,实在找不到其他的更高信用的抵押品,资金放款端,除了个人房贷,实在找不到其他更好的资产包。
于是,反馈链开启。
不断膨胀的房地产让众多企业家开始把资本重心从实业转到投资房产。而市场给予的巨大股票估值,让众多大股东开始疯狂套现、质押股票。
100倍的PE,一百年才能赚回来,资本市场一下就直接给你了,企业家又不是慈善家,放着贪婪投机者给的钱,为什么不套现?!
手里的公司到底到底值多少钱,别人不知道,自己还没点数么?
特别是券商和银行给上市公司的场外股权质押业务,既不会对二级市场的股价造成抛售的冲击,又能大规模迅速套现,更是套现神器啊!
即便在2015年股灾发生后,也没有挡住大股东疯狂质押的脚步,每个大股东都在后悔,为什么没有在5100点把股票全部质押给银行。
几万亿的股权质押给了银行和券商后,大股东高估值套现,银行和证券公司的机构部业务员高高兴兴的那提成拿奖金,美其名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好像没什么不对的。
但是,却没有一个人关心——大股东如果最后还不了钱怎么办?
或者,人家打一开始就没打算还这个钱呢?
终于,在2018这个违约大年,一切都成了泡影。
如今,一大批上市公司的股权质押已经临近甚至跌破了强平线,管理部门又不允许银行和证券公司出售这些质押的股权。甚至要地方政府和银行券商却找钱帮助这些上市公司度过难关。
一切,都貌似华尔街崩溃那一年,最后要美国政府拿着纳税人的钱去帮助那些玩砸了的华尔街大鳄。
但殊不知,很多大鳄人家压根就拍拍屁股准备上岸了,压根就没还钱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