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晓得,天下黄河几十几道湾哎?
几十几道湾上,几十几只船哎?
几十几只船上,几十几根竿哎?
几十几个艄公嗬呦来把船来扳?”
……
昆仑山下,马蹄踏雪;三江源头,河水蜿蜒。
当古老的黄河一路奔涌而下,在青海省湟中县拦隆口镇拐叾一个弯,母亲河的水灌溉着这座叫做“慕家村”的小村庄。
慕家村三面环山,青翠苍莽;又怀抱一眼神泉,南依金仓岭,北屏金娥山,呈“金盆养鱼”之象。
村里大多以慕姓为主,也许是人杰地灵的缘故,户户种田,家家酿酒。不管是鹤发童颜的老人还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庄稼人,逢年过节,品一杯自酿的酩馏酒,笑声就飞出了农家小院,酒不醉人人自醉。
慕家村,因古法酿制酩馏而闻名省内外。至今,酩馏酿造史已有400余年,酩馏酿造技艺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也因此,最让村民们自豪的是,酩馏酿造技术被评选为西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被评定为青海省第一批“青海老字号”。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随着自酿酩馏酒的品牌知名度不断提高,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带领和村民们的勤劳苦干下,慕家村已逐渐蜕变成一座集文化和旅游为一体的“慕容古寨”。
你看,大红灯笼挂起来,呼啦啦的酒旗挂起来,农家庄廓门楣上,龙飞凤舞的对联贴起来。若是远方的客人来了,清冽醇香的酩馏酒端出来,原汁原味的酒歌唱起来,村民们的腰包也渐渐鼓了起来……
岁月轮回,“慕容古寨”沐风历雨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了独具风味的“酩馏文化旅游节”,每年都有大批游客闻讯而至,闻酒香而来。
2月27日,农历“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第五届“酩馏文化旅游节”在慕容古寨正式开幕。
西宁市和湟中县相关领导,以及青海省知名文化学者、作家朱世奎、程起骏、王文泸、张得祖、沈世杰、胡世兴、柳春诚等人应邀出席了开幕式。
当然,这种高大上的文化活动又怎么少得了“搅沫沫”小编的身影呢?并且,出发之前,小编早已帮沫友们查阅过相关资料:
相传,很久以前,金娥山下有一眼“拉雾神泉”,水质甘甜,可消百病,四方百姓都要来这里取水。
泉眼旁,有青、红两条蛇终年盘踞。更神奇的是,两条蛇的头部都有犄角。每日清晨,太阳刚刚露脸,泉眼四周雾气弥漫时,两条蛇都会出来饮水,阳光普照时才会隐去。慕家寨的百姓们坚信,这两条蛇,就是保护神泉水的两条龙。
而位于慕容古寨的一口井和“拉雾神泉”为同一脉水系。井水和泉水一样甘甜。渐渐地,人们也将这口井称为“拉雾神泉”。
慕家村酩馏的酿制水,也是取自这口井水。因此,慕家村的酩馏才能做到几百年口感不变。
在这一天,天微微亮,立春后的高原寒风料峭,但古井旁已经热闹非凡。
首先,由德高望重的酩馏传承人恭敬地点香烛、敬美酒,请龙饮水。之后,又引井水入酒坛,大步走进烧坊,双手合十祭酒神,念念有词,祈祷今年能酿出更多清香、上等的美酒。
第一滴新酒,也在这个热闹的早晨滴落到瓷碗中,要敬献给祠堂里的酒仙。
“喝”了新酒后,酒仙就被酩馏传承人请出祠堂,被村民用轿子抬起,在全村巡游,每家每户都会欢天喜地地出门迎接膜拜。
乡村里古朴而隆重的仪式,寄托着百姓们对新的一年的期盼,也传承着祖祖辈辈青海人对酩馏的情感。
在青海河湟地区,二月二有吃猪头肉的习俗。在慕容古寨,作为贡品的猪头肉,在仪式结束后,总会被大家欢笑着分抢。
据说,过年期间家家户户都要改善伙食,菜里顿顿有肉。除夕夜全家吃团圆饭,初一吃饺子,破五吃饺子,正月十五吃元宵……
等正月一过,年也过了,节也过了,腊月杀的猪肉基本上都吃光了,最后只剩下一个肥硕的猪头,这猪头只能留在二月二才能吃。龙王是管降雨的,要上天宫,百姓们要把最好的祭品供上给龙王享用。
酒仙巡游结束后,又要举行礼祭。由酩馏传承人向酒仙敬香、敬酒、叩首,并宣读祭文、赐福诵经。
而游客们,可以在肃穆中围观,也可以站在熊熊炉火边,品一碗刚刚出锅的新酒,感受着酒文化带来的迷离和享受。
“青海青
人间有我用坏的时光
黄河黄
天下有你乱放的歌唱
酩馏香
村里有百年美酒的芬芳……”
近距离感受着慕容古寨酩馏酒的醇香和魅力,小编脑海中浮现出几句改编的歌词。并深深感受到,在青海,大多数传统农家都是这样的——“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酒”,愿酩馏酒誉满全国,香飘海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