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端口一直都是把控很多消费场景的关键所在,掌握了支付数据就能够对用户的消费行为和消费习惯进行更加精准的掌控,甚至还会直接关系到用户体验的好坏。因此,以阿里巴巴、腾讯、美团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始终都把支付端口多样化打造看作是未来业务端延伸的关键,并通过直接入股或间接持股的方式获得了诸多支付相关领域的牌照。
近日,有报道显示,上市公司大唐高鸿数据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拟引入战略投资者对全资子公司北京高阳捷讯技术有限公司进行增资。而高阳捷讯则是支付公司一九付的全资股东。如果我们再深度挖掘就会发现,高阳捷讯此前刚刚进行了增资,此次四家收购方分别为上海云鑫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嘉兴桔子共享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北京金吾创业投资中心(有限合伙)、北京数字畅优科技中心(有限合伙)。
而上海云鑫的唯一股东是蚂蚁金服,嘉兴桔子的两个合伙人分别为嘉兴小桔子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和北京小桔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小桔科技是滴滴出行的运营方。蚂蚁金服和滴滴分别通过这种曲线救国的方式入股支付公司一九付,再次将自己的支付版图得到了进一步拓展。
那么,为什么互联网巨头们会如此热衷收购或者控股支付公司?支付端口又在整个金融领域当中占据着怎样的地位呢?进入到互联网金融深耕阶段,获得支付牌照对于这些互联网巨头们又将意味着什么呢?
巨头纷纷布局,支付环节成互联网金融全新热土
如果说此次蚂蚁金服与滴滴入股支付公司有些曲线救国的味道的话,那么,以美团、国美、小米为代表的巨头们对于支付领域的布局更显得直接和迫切。国美7.2亿收购银盈通、万达20亿元控股快钱51%的股份、小米高价收购捷付易通……这些巨头动作的背后都在说明,支付领域已经成为后互联网金融时代的一片热土。那么,究竟是什么造就了这一现象的出现?它的出现又将会对未来的互联网金融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政策层面的监管,让支付领域变成了一个壁垒深重的领域。
政策层面对于支付牌照的监管严格让获得支付牌照的难度越来越大。而随着场景化消费时代的到来,获得支付牌照不仅能够优化用户的支付体验,而且能够让公司业务与金融本身获得更加密切的联系,因此,收购持有持有第三方支付牌照的公司成为很多巨头公司的全新选择。
政策壁垒造就的进入难度增加让很多互联网公司更加愿意通过收购或参股这种简单直接的方式获得支付牌照,进而推进有关支付相关的业务。根据网贷之家的统计,截至2017年6月26日,全国共发生36起收购或拟收购第三方支付公司的案例。未来随着国家监管层面的不断加剧,支付牌照市场被巨头们抢购的加剧,有关支付牌照的争夺之战还有可能持续。
互联网金融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让支付成为数据的终端。
随着P2P、网络信贷、ICO等互联网金融的形式不断出现问题,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已经从蓬勃发展的草莽时代进入到了深度调整的深水区。特别是随着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智能科技技术对于金融行业影响的逐步加深,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越来越开始从表层的手段发展到了底层的金融本身的改变上。
而马云在今年的云栖大会上对于金融未来发展的表态更加确定了金融未来发展的大方向。他表示,新金融将会重构未来300年的金融体系,建立一种基于大数据、信用以及基于大数据的风控体系的新金融体系。大数据作为一个新的字眼开始越来越多地与金融联系在一起,并成为未来金融行业发展的核心所在。
支付作为直接与用户的购买行为产生深度绑定的存在,它的发展直接关系着未来新金融时代的数据收集是否完备。因为支付能够与出行、旅游、购物等诸多场景产生联系,它的广阔的外延性让它能够成为一个全新的数据收集终端,能够从不同的行业和场景之中收集与用户相关的数据。因此,对于支付环节的布局直接关系着未来数据来源是否丰富,直接关系到新金融能够真正能够实现。
支付与下游金融行为的联系让它在金融行业当中的核心地位愈加凸显。
用户的支付数据能够反映出他们的消费偏好、抗击金融风险的能力、理财方面的需求等诸多方面的信息,掌握了这个端口,我们就能够将马云口中的新金融与大数据实现更加无缝的连接。
支付是位于人和商品之间的桥梁,通过它,能顾判断用户真正喜欢什么样的产品,通过对于支付环节的优化,我们能够推进新零售、新物流、智能科技等诸多领域的发展,成为牵动未来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
除了实现用户与商品之间的桥接之外,支付的另外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它能够与人们未来的金融行为产生联系。传统逻辑下,人们对于用户的项目推送通常是按照最原始,最简单的方式进行的,并不会对项目与用户的匹配性进行甄别,这就导致了很多时候推荐给用户的金融项目通常是用户无法接受的,最终导致了金融项目运行效率的下降。
另外,通过支付,还能够强化对于金融行业的风控,从而将金融行业的风控真正带入到一个全方位风控的时代。随着人们生活与互联网联系的日益紧密,只要根据支付行为,我们就能够知道项目方的交易情况,更加深度地能够分析到项目本身或者项目相关方的资金情况,摆脱了传统逻辑下仅仅依靠背景调查等简单的风控所导致的一系列的风控难题。
对于用户来讲,通过对于用户支付消费行为的分析,我们也能够描绘出用户的基本画像。结合这个画像,我们能够将用户与项目进行精准匹配,减少用户与项目对接上的诸多问题,让用户真正能够做到安全利益的最大,减少项目出险概率,真正将风控做到真实、到位。
巨头们纷纷布局支付市场让我们对于其未来的发展充满了期待,它对于新零售、新物流、新金融等新兴行业的加持同样将会给这个行业的发展带来更多推动力。随着智能科技、生物识别、AI技术在支付领域的应用,一个全新的支付时代将会到来。那么,未来支付领域将会出现哪些新的变化?我们又将如何才能把握支付领域的新风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