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养身厨房
《养生堂》之养生厨房,传递健康养生知识。更有每日菜谱,为您带来美食、精神双大餐~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一条漫画  ·  姊妹四个,你最喜欢哪一个? ·  昨天  
数据派THU  ·  【HKUST博士论文】单视图图像的高质量3D生成 ·  3 天前  
数据派THU  ·  AAAI ...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养身厨房

这份身体指数对照表,太全了!血压、心率、C反应蛋白…赶紧收藏

养身厨房  · 公众号  ·  · 2019-09-10 17:10

正文


点击上方“ 养身厨房 ”→再点击右上角“…”→选“ 设为星标

设星标,找养身厨房更方便!



一个人是否健康,能活多久?靠的不是民间传闻的“生命线长短”,也不是江湖术士的掐指一算,而应该是科学研究得出的健康指标!


了解一些最基本的指标,有助于我们掌握自身健康状况、及时发现身体“报警”,对有些人而言,还能更好的帮助控制病情发展。


赶紧看看这6大指标,你达标了没?



1

血压——高血压和低血压


正常的血压是 血液循环流动 的前提,也是保证 身体机能正常 的基础。而 血压过低、过高、脉压差大 ,都会 增加心血管事件 的发生风险!


理想值 :收缩压 120mmHg ,舒张压 80mmHg


正常值 :收缩压 120-139mmHg ,舒张压 80-89mmHg


高血压 :收缩压 ≥140 ,舒张压 ≥90


低血压 :收缩压 <90mmHg 和(或)舒张压 <60mmHg


正常情况下, 脉压差 应该在 30~40mmHg 左右。如果数值 超过60mmHg ,则称为 脉压差增大 ,动脉硬化的风险较高。


提示 :测量血压的最佳时间为 早晨起床后1小时之内 排尿后,早餐前 ;或者 晚上睡前测量 。若在其他时间测量,一定要保证身体和心情处于稳定状态。


建议每天都在 同一时间段内进行测量,并及时记录




2

血糖——糖尿病


临床上将血糖检测值作为诊断糖尿病的依据。而不同人群在不同时间、状态下,血糖的参考值也有差异。


正常情况下 空腹静脉血糖为 3.9-6.1mmol/L ,餐后1小时 <11.1mmol/L ,餐后2小时 ≤7.8mmol/L


糖尿病前期 空腹血糖为 6.1-6.9mmol/L ,餐后2小时为 7.8-11mmol/L


糖尿病前期,是介于糖尿病和正常血糖之间的一种状态,是 逆转糖尿病的“黄金时期”


有糖尿病: 空腹血糖 >7mmol/L ,餐后血糖 >11mmol/L


孕妇 在空腹时血糖 >5.1mmol/L ,就可以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




3

血脂——高血脂


血脂与动脉硬化的形成有关,还是反映心脑血管疾病发病风险的重要因素。而判断血脂是否正常,与以下要素有关:


①总胆固醇

血液中所有胆固醇的总和,包括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指数低较好。


正常水平 <5.2mmol/L ,若在 5.2~6.2mmol/L 之间,属于边缘升高,若 >6.2mmol/L ,就是高胆固醇血症。


②甘油三酯

即存在于血液中的脂肪,它会帮助体积大的胆固醇进入血管间隙, 加快动脉粥样硬化 指数低较好


一般而言,18岁以下人群,参考值是 0.36-1.69mmol/L ;18岁以上人群,参考值是 <1.7mmol/L ,若 ≥1.7mmol/L ,则是高甘油三酯血症。



③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又称“坏胆固醇”,是 动脉硬化的元凶 ,堆积过多,会粘附在血管壁上,形成斑块,堵塞血管,诱发心血管事件。 指数低好


正常值是 <3.12mmol/L ,理想值是 <2.6mmol/L


提示 :对于 高血压人群 ,参考值 <2.6mmol/L 心血管疾病人群 ,参考值 <1.8mmol/L


④高密度脂蛋白

又称“好胆固醇”,能将血管壁的胆固醇转运至肝脏进行分解, 减少胆固醇的沉积 指数高较好


正常值是 >1.04mmol/L



⑤同型半胱氨酸

是人体必需氨基酸,蛋氨酸的产物,是 心血管问题的独立危险分子 ,还与中风、老年痴呆、抑郁症等 50多种疾病相关 水平越低,对健康越好。


理想状态下,血液中的平均含量约 10μmol/L左右 ,正常 不超过15个单位 ,最佳不超过 6个单位



4

C反应蛋白——炎症水平


血液检查中的超敏感C反应蛋白(h-CRP),是反应 身体炎症水平 的指标,也是 心血管事件 强有力的预测因子之一。


C反应蛋白升高,预示着炎症增多,容易增加 内膜损伤 ,增加凝血,形成血栓就易发生 心肌梗死


正常情况下,超敏感C反应蛋白在 0-3毫克/升 范围内。一旦高于3,且排除了其他细菌或病毒感染,就表明体内可能存在慢性无菌炎症、血管内皮正在受损、慢性疾病正在发生。


除了C反应蛋白能反应炎症水平, 非优势手的握力测试 也能辅助预测身体是否遭受无菌性炎症的威胁。





5

体重指数——肥胖


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肥胖人口最多的国家!而超重和肥胖影响的不仅是外观,也会增加心血管疾病、三高等疾病的发生率!


过胖不好,过瘦同样有危害——对青少年儿童而言,会 影响生长发育 ;对女性, 可引起月经紊乱甚至闭经 ;对老人,可引发 骨质疏松,增加慢性肺病风险 ……


BMI= 体重(千克)/身高的平方( 米)


体重偏轻 :BMI<18.4;

正常范围 :BMI=18.5~24.9;

超重范围 :BMI=25~29.9;

肥胖 :BMI>30



1
老年人微胖更长寿

调查发现,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可以让体重保持在适度超重范围(即BMI介于 25~29.9 之间)。


对于老年人而言,适当超重,意味着 营养状态相对更好 ,这样不仅能 减少急性感染的发生 ,还能 增加手术预后效果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