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极太极
【互联网+功夫第一媒体平台】
编剧又称剧作家
,
是指以文字来表述节目、影视作品或话剧等的整体设计。剧本通常被誉为一部影视剧或话剧中的表演蓝本和灵魂。
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如:英国著名剧作家莎士比亚。编剧对艺术素养的要求相当之高,一般都具有较强的文学表达能力,并且熟悉影视、戏剧、广告、专题片等的表现手法。
今天,做客
“阿龙功夫说”和赵冀龙老师一起来聊编剧话题的是著名剧作家徐江老师。徐老师的主要作品有:大型连续剧《彭德怀元帅》、《战国》,以及长篇小说《泥马渡康王》、《幼儿园》等。
据徐江老师介绍,在中国电视剧最早的源流应该是画本小说和古典小说,其对作者功底的要求非常深厚,如果像做一个合格的编剧,足够的知识储备也是必不可少的,就像我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红楼梦》一样,作者在服饰、医药、饮食、园林、诗词、习俗、宗教、礼仪、历史、茶酒文化等都有非常深厚的造诣,因此这部作品也被誉为“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在西方,尤其是好莱坞大片中,对编剧的要求和情节把握能力更是有着严格、量化的标准。一些比较惯常的要求有:电影开始的第一个画面就要尽量展示出主题、基调和作者态度。要求更高一点的影片,第一个画面还要和最后一个画面形成呼应。
剧本编写时要在电影开始
5
分钟左右,便以对话、动作等形式,提出一个与主题相关并急需主人公解决的问题。而相反,很多我们感到沉闷的电影恰恰是在这一时间段内没有处理好情节。
好的影片到达
10
分钟左右,编剧就应该开始建构电影宏观框架。这时,主角的性格特点以及与所遇到问题的关系开始缓缓引出。随着时间的推移,第一个对主人公不利的情节出现,紧接着主人公通过努力改变了不利状况。
一部好莱坞大片的观赏性除了视觉刺激,对主人公有利和不利情节总是交替出现,通常一部好看的好莱坞大片,都会有数十个大小不等的
Active
(正面情节)和
Passive
(负面情节),交替出现的次数直接关系到影片的可看性。
随后,徐江老师又总结了剧本和小说的一些异同。不同之处,一是小说里有许多心理描写,而剧本中则要更多借助对话反应人物心理。其次,小说中会有很多打动人的景色描写,而编剧往往使用镜头反应这些。
再有就是电视剧故事的密度很大,技巧要求较高。但徐老师也补充说,中国的古典小说因为画面感和章回特点都很像现在的电视剧,所以说它可以成为古代的电视剧。而徐老师也认为很受到普通百姓喜爱的《杨家将》、《岳飞传》等评书,可以说是广播版的电视剧。
赵冀龙老师这时回忆起自己小时候听评书、看小说的经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仍然历历在目。徐老师认为,古典小说中的很多作品由于其章回体量与一集电视剧相当,所以给后人留下了很多把他们搬上银幕的机会。
徐老师又以金庸小说为例,来说明编剧构思的重要性。由于当时金庸小说是以报纸连载的形式推出的,因此每天都要有高潮和悬念,这就为它日后改编为电视剧打下来很好的基础。
说到武侠小说,赵老师也兴奋起来。他向徐江老师请教金庸小说改编成电影的要求,徐老师认为,因为金庸小说故事叙述较长,如果改变成电影对导演取舍能力要求比较高,一些具有视觉刺激的打戏和比较有特点的人物形象应该是金庸电影的一大亮点。
之后,赵老师又向徐老师请教了网络电影和微电影与传统电影的区别。在徐老师看来两者只是体量不同,但基本要素都是一样要具备的。
对编剧感兴趣的朋友们,请关注无极太极的编剧课,徐老师在课上会把最具实战性的编剧知识传授给你!
编辑:韬略
来源:无极太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