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年开工第一周,上层的动作不断。反应迅速的央企也不例外,出手抄底低估医药公司,市值管理正式体现在央企的布局上。
2月21日,港股上市公司中国中药发布公告称,国药集团拟以每股4.6港元的价格将中国中药私有化,比停牌前的3.43港元/股溢价34%。复牌后首日,中国中药大涨24%,市值达214.5亿港元。
国药集团是中国中药的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32.46%。按4.6港元/股的要约价格计算,收回余下的67.54%股份的代价是156亿港元。
对于私有化的原因,中国中药在公告中也写得明了——流动性太低了。过去的90个交易日,中国中药平均每日的成交量约2662万股,仅占于总股本约0.53%,对机构股东和中小投资者是非常不利的,很多基金的风控就对股票的流动性有较高要求,这类公司往往会被排除在持仓当中。
再一个方面,对公司而言股价一直偏低已经失去了上市融资的功能,严重制约着企业在资本市场中的融资能力,没法利用股权融资来发展。
此外,国药集团为解决中国中药与旗下A股上市公司太极集团的同业竞争问题,也是私有化的一个中大原因。
从本质上看,这是新一轮国企改革在2023年顶层设计落地之后,2024年1月国资委将市值管理纳入央企负责人业绩考核的一个项目落实。
在2024年1月24日国资委的新闻发布会上,首次强调了市值管理纳入考核。加速上市公司价值实现,完善央企估值体系。具体的举措主要有:
1)优质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央企上市公司平台专业化重组,将优质资产注入;
2)加强科技创新。加大科研投入;
3)高标准信息披露。扩大ESG报告覆盖范围;
4)加强价值实现和价值认同。主要是回购、增持、分红三大举措;
5)构建上市格局。推动优质资产向资本市场输送;
6)提高上市公司运作水平。提高信披质量等;
7)市值管理纳入考核。增持、回购、分红等手段,稳定发展预期、回报投资者。
按此前披露的业绩预告,中国中药2023年净利润将同比增长85%至95%,即13.32—14.04亿元,但股价却长期在低位徘徊。近几年政策对中药额扶持可谓不遗余力,A股中药股也涨的欢脱,唯独港股的中药企业毫无动静,并未出现估值修复。
国药集团将营收、利润都稳定的中国中药私有化,契合市值管理的相关举措。市场一直有将中国中药置入国药旗下太极集团的预期,以目前太极集团26倍PE、每日近10亿的成交额看,妥妥的双赢。
无独有偶,23号周五收盘后,华润双鹤发布公告称,以31.15亿元收购北京医药集团持有的华润紫竹药业100%股权,较华润紫竹报表净资产账面价值11.52亿元的增值率为170.4%。
华润紫竹2023年净利润预计达到3.7亿,按PE简单计算不到8.5倍,装到16倍PE的华润双鹤中,妥妥的双赢。
~~~
1、财经委提出设备更新
领导在会上提了强调鼓励引导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提升先进产能比重,推动各类生产设备、服务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这类产品主要是机床、高铁、地铁、船舶等等,有政策推动以及财政的支持,将会迎来新一轮需求上涨。
2、瑞幸发布财报
2023年营收249亿(约合34.6亿美元),同比增长87.3%;全年营业利润为30.26亿元,比上年翻倍增长。营收规模超过了星巴克的31.6亿美元,成为中国最大的咖啡连锁店。
但,瑞幸的股价从高位的38美元跌到现在的23美元,表明业绩差不多也在预期当中。但目前已经16000家门店,增长的潜力并不是很大了。再一个是来自同行竞争,库迪咖啡几乎是贴着瑞幸开店,在性价比面前,品牌忠诚度难以为继。
3、巴菲特致股东信
老巴照例给股东们写信,用很大篇幅来缅怀芒格,称芒格是伯克希尔的“建筑师”。关于投资方向,老巴这次倒是不含糊。直接给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