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鱼胶养生堂
致力于鱼胶/花胶、燕窝参茸等天然珍贵滋补品的文化传播。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医药经济报  ·  徐景和在广东调研化妆品监管工作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鱼胶养生堂

隐瞒了50年的真相:它比香烟还毒,喂养癌细胞!让人上瘾,你还天天吃…

鱼胶养生堂  · 公众号  ·  · 2019-05-26 20:00

正文

在电影《王牌特工:黄金圈》里

大反派女毒枭劝说

别人在饮料中少放糖时说了这么一段话:


“糖的成瘾性是可卡因的八倍,

致死的可能性也有五倍之多,

但糖是合法的。



让她不解的是,酒精和烟草能够在全球合法地掠夺财富,


可是经营毒品生意的她,却只能躲在一片原始森林里,干一些地下非法的勾当。


虽然她所说的“八倍”“五倍”有待论证,但是过量糖对于人体的害处,却早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世卫组织曾调查了23个国家人口的死亡原因,得出结论:糖的危害,甚于吸烟。


美国权威专家在《自然》杂志上公开提出: 糖就像烟草和酒精一样,是一种有潜在危害且容易上瘾的物质,摄入多了如同慢性自杀。



近日,国际顶级医学期刊《Circulation》更是发布了一项重磅研究成果。



一项针对11.8万美国人的34年随访研究显示,饮用含糖饮料越多,早死的风险就越大。


其中女性的几率更是可高达63%,男性则高达29%。




而另一项最新发表在美国《科学》周刊的研究发现,富含果糖的玉米糖浆会直接促进肿瘤的生长,



而玉米糖浆正是可乐等含糖饮料中的主要成分之一。


这意味着,如果肠道在不知不觉中癌变,而人喝了可乐等含糖饮料,等于在间接“喂食”癌细胞,癌细胞将长得更快!


由此可见,含糖饮料的危害,远超你的想象!



0.1

一段隐瞒了50年的真相,

让人们付出了惨痛代价


其实,糖的危害,也是最近几年才被挖掘出来的。


为什么以前我们不知道呢?


这事还要从上个世纪80年代前后说起。


那时候,心脏病逐渐成为了美国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但是致病原因却迟迟未能查明。


有人说是糖,也有人说是脂肪的原因。



就在大家都拿不定主意的时候,糖研究基金会和糖企先出手了!


他们一边买通科学家、专家,让他们发表对糖有利的研究论文,控制舆论。



给糖洗白,转嫁“罪证”、把锅都甩给脂肪。



最有名的就是用5万美金收买哈佛营养学教授Dr. Hegsted。



另一边,围攻那些意见相左的科学家,把这些抨击糖的理论,扼杀在摇篮里。


比如剑桥科学家John Yudkin提出糖才是健康杀手。



于是,他的书被描述为垃圾科学,他的名声被摧毁,职业生涯也毁于一旦。


一时间,所有人都对脂肪唯恐避之不及。


美国公共卫生部也发表声明,鼓励美国人少吃脂肪。


于是,我们常常在商店里看到,低脂酸奶、低脂牛奶、各种零脂肪饮品,而且脂肪含量越低,价位越高。



但是各种添加了糖的加工食品却被打上了“健康”、“全天然”等标签。


直到今天,走进大型超市,你会发现:几乎80%以上的食物里都含有糖。



这些符合美国膳食指南的产品,让食品商赚钱赚到手软。



然而,人类真的获得了健康吗?


并没有,从1980年开始,世界各国的肥胖率,几乎无一例外都在上升。



如果仅仅是超重和肥胖,并不算一件多可怕的事,


可怕的是它对我们身体内部的器官、脏器造成极大的危害!


越来越多的孩子得了脂肪肝:



5岁小女孩吃糖太多,近视达300度


3岁孩子得了糖尿病


14岁的孩子爱喝饮料,引发脑梗


16岁少女吃糖太多,得了妇科病


18岁女孩查出肾结石


11岁男孩狂喝碳酸饮料,

患上罕见皮肤病----黑色棘皮症


吃糖过多,就是这么可怕!



0.2

澳洲导演亲身实验:

糖,到底对身体有什么影响?


2016年9月12日,《纽约时报》一篇报道震惊全球!



该报道首次披露糖研究基金会花钱请专家造谣,重金买论文作假,为糖洗白的全过程。


去年12月,一位前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专员,同时也是儿科医生的David Caessler博士,



在《华盛顿邮报》直播节目中,向大众公开认错:过去几十年,我们给大众的营养建议,是失败的!


无数人开始恍然大悟,原来真正的敌人,是糖!



为了弄清楚糖对身体的影响,澳洲一名导演Damon Gameau决定把自己当小白鼠做实验。



连续60天,每天吃40勺(约160g)糖,这个量是按照澳洲居民摄入糖分的平均水平来定的。


而且这40勺糖全部都来自果酱、果汁、早餐奶、低脂酸奶这些公认的健康食品,



而不是巧克力、冰激凌、可乐这样的含糖量高的食品。


并且,他依然保持着之前的锻炼量,每周两次绕着花园跑三圈,每天在自家室内健身房做十分钟健身。


他把这个过程拍成纪录片,实验结果令人无比震撼。


最明显的,就是体型改变,60天后体重猛增17斤,腰围暴涨10cm,肚子上这些全部是有害脂肪。



由于大量食用糖,扰乱了新陈代谢,不久他的脸上长出了粉刺。



而看不见的才是最可怕的。


仅仅一个月, 一种名为ALT的激素就从低于20的健康值,一跃超过健康线。


ALT是肝脏最常用的敏感指标,它水平与肝脏损伤程度呈正比。



专家团队给他体检后表示,Damon不但有了脂肪肝,


而且可能导致胰岛素耐受,极易患糖尿病,还有诱发心脏病的可能。



一旦走上胰岛素耐受这条路,最终会成为II型糖尿病患者。有人甚至因此被截肢。




这次实验里,Damon每天的卡路里摄录量和之前是一样的,都是2300卡路里。



所以罪魁祸首,并不是卡路里,而是糖!


想必很多人看后都会说:他这是极端情况,谁每天没事会吃这么多糖?


那我们日常生活中,吃糖真的不多吗?


实际情况是,不管你爱不爱吃糖,我们身边的食物,无时无处不在过度添加。


世卫组织给出的标准是,人们应该将每日的糖分摄取量控制在总摄取量的10%以下,甚至是5%。


对于一名正常体重指数(BMI)的成年人,相当于每天摄取约25g(或6茶匙)的糖!


但一小瓶风味酱中,就有28g糖。



一瓶番茄酱也有7茶匙糖



尝起来咸咸的,几乎感觉不到甜味的金枪鱼罐头,也含一茶匙糖。



我们中国人也没好到哪里去!


早上的咖啡、豆浆、八宝粥,、女孩子大姨妈时喝的红糖水、蜜饯、辣条、巧克力......


只要你吃东西,甚至是普通的菜肴,比如红烧肉,都在放糖。


一盘糖醋排骨,最少也有35g糖



一盘鱼香肉丝,也有20g糖



在我们的生活中,糖已经无孔不入。


但真正杀伤力最强的,并不是这些,而是含糖饮料。



甜食吃多了好歹有饱腹感,吃饱了就不会再吃了。


但含糖饮料就不同了,这些饮料不仅含糖量极高,


而且一杯饮料下肚,并不会出现“饱腹感”,不知不觉中,体内的糖就严重超标了。



0.3

含糖饮料,

真正的健康杀手,

不知不觉中,“腐蚀”你的身体!


碳酸饮料


像可乐这样的碳酸饮料,对身体的杀伤力是极强的。


国内外很多人都做过类似的实验。


有一位美国大叔,每天喝10罐可乐,坚持一个月。



体重、体脂率、血压全都噌噌噌往上涨,停不下来。。。。



实验前 V.S 实验后


可乐的威力远不止于此。


澳洲有一名25岁的男子酷爱喝可乐,现在满嘴牙齿都掉光了,只能用假牙吃饭。



在中国,这样的例子也不少。


更可怕的是,很多含糖饮料,还披着健康的外衣,让人们放松了警惕!


果汁 ,戴着面具的“健康饮品”


当提到含糖饮料时,很多人都会想到可乐。


其实除了可乐,还有很多披着羊皮的成员,比如果汁饮料、运动饮料、能量维他命饮料、冰茶、酸奶、咖啡等。


咱们就先说说这个果汁吧。



前阵子,武汉一名12岁的男孩豆豆左脚趾关节隐隐作痛。


刚开始以为是活动时受了伤,谁知第二天疼痛难忍,于是他被送到医院就治。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坏了豆豆妈。


才12岁的豆豆,经诊断竟然患上了痛风!


后来医生才搞清楚了真相:


原来,豆豆生活习惯非常糟糕,几乎从来不喝白开水,爱喝鲜榨果汁、超市里的瓶装果汁,每天喝了一瓶又一瓶。



不少人有疑问了,果汁不是富含维生素C吗,怎么和这些饮料一样伤身了?


这是因为果汁、饮料里面含有果糖,这是一种单糖。



它强大的地方就在于它的甜度,如果蔗糖的甜度算100分的话,那葡萄糖就是74分,乳糖是16分,而果糖,是173分!


堪称甜度里的王者!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