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马斐九频道
专注品牌定位、营销管理、营销培训、客户开发、销售客户心理学、经销商管理、渠道建设、员工潜能等培训。【品牌故事】【营销思维】【煮三国 知管理】精彩不断!我们只做能学、能会、能落地的营销培训!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黑马营销  ·  UM优盟推出Full Colour ... ·  昨天  
销售与市场  ·  狠人董宇辉,“退出”与辉同行! ·  昨天  
黑马营销  ·  AI 短期杀不死广告人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马斐九频道

四方馆 | 浓香型老大位置还能保持多久?

马斐九频道  · 公众号  · 营销  · 2020-12-14 19:41

正文


今天是12月15日,由封坛西凤酒特约的马斐九频道【四方馆】准时开馆。

本次讨论的话题感觉有点沉重,也许还有人说这是杞人忧天,浓香型白酒占据这么大的比例,需要担心吗?酱香再火,就那么一点产量,怕啥?

但,未雨绸缪也未免不是一件好事。

本期陆续出场的彭伟、赵林、于瑞、陈海鱼四大才子,都是行业里的翘楚,深入行业十多年,有思想、有观点、有实践。

有人场捧人场,有气场捧气场。


川酒是老大,浓香就一定还会做老大!


彭伟
酒业家副主编、主笔

酱香凶猛,清香回暖,浓香下滑,中国白酒是不是又到“分水岭”?
近十年来,随着酱香型白酒的强势崛起,中国白酒浓香阵营一家独大的格局正在被打破。加上汾酒、牛栏山、江小白等清香品牌的发力,近一步稀释了浓香型白酒的市场份额。
有数据显示,近几年的浓香型白酒的市场份额已由鼎盛时的80%+下滑到了如今的60%+,而酱香型、清香型和其他香型都有较大的提升,“香型多元化”正在到来。
那么,问题来了:浓香老大的位置还能保持多久呢?未来浓香是否还会做老大呢?

个人认为,浓香能否做老大,取决于川酒是否还能继续做老大,这是一个很关键的因素,因为川酒是浓香的扛把子、话事人。
未来周期太长,什么都有可能发生,但短期来看,川酒的老大地位暂时还是比较稳固的。
2020年四川省优质白酒产业第二次推进会消息显示:今年1-5月,四川省规上白酒企业累计生产白酒149.7万千升,同比下降2.9%,产量占比达全国的52.1%;完成主营业务收入达1106.6亿元,同比增长2.6%;实现利润199.7亿元,同比增长6.7%。白酒产业营收、利润分别占全国白酒产业的51.4%、36.1%,增速分别比全国高出7.1和10.1个百分点。
虽然产能略有下降,但以浓香为绝对核心的川酒在白酒经营产能、营收、利润三大核心指标中,产能、营收在全国的份额中实现了“双过半”,下一个目标是把利润提升到全国占比的40%+,实际上川酒是“不退反进”,进一步拉开了与全国其他产区的差距,巩固了浓香型白酒在整个行业中的地位。
从行业走势来看,消费者目前正在向名酒集中、向头部名酒集中,而在国家举办的5次评酒会上,浓香型白酒在历届评酒会中都占据着绝对的优势,17大名酒中有 五粮液 、泸州老窖、剑南春、洋河、古井贡酒、全兴、双沟、宋河、沱牌等9个浓香型品牌,而且这些品牌目前也均是市场上的主流品牌。
其中,五粮液、泸州老窖、剑南春、洋河、古井贡等品牌已经完成了全国化或泛全国化布局,在消费者心目中根深蒂固,品牌地位只升不降。
因此,从全国范围来看浓香型白酒的基础大盘是比较稳固的,短时间内其他品类要想推翻浓香型白酒在消费者中的品类认知难度是很大的。
虽然近几年酱酒在全国范围内发展得如火如荼,隐隐有压制浓香成为白酒第一品类的趋势。
但是,身为“贵族香型”的它有几个致命的缺陷:一、产能较低,且酿造条件苛刻,主要集中在川黔交界的赤水河谷,其他产区要发展酱酒难度较大,无法大规模地扩能。而且,酱酒一旦放量,品类价值就会被稀释;二、酱酒价格较高,现行的酱酒主要集中在次高端和高端这两个价格带上,这两个价格带的消费者都站在消费的顶端,不具备无限扩张的基本条件;三、酱香的名酒品牌较少,品类效应很高但品牌效应还处于低位,还需要时间去做消费积累。
总体来看,现阶段浓香的地位还是比较稳固的,因为作为浓香大本营的川酒仍在处于上升期。而且,川酒作为四川省的支柱性产业之一,也受到了四川省委、省政府及直管单位省经信委的大力支持,在产区建设、品牌打造、品类巩固、专项政策等方面都给予了长期扶持,这是其他板块很难看到的。
川酒品牌中,以五粮液、泸州老窖、剑南春等龙头品牌已经在练内功、提升综合竞争力,谋划和布局下一阶段的发展出口,而其他板块要么忙于跑马圈地、建立自己的势力范围,要么还在寻求生计问题、保住自己的基本盘,二者已不在同一起跑线上。
因此,可以预见,川酒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然会领跑全国,带领着浓香品类继续发展。


老大保卫战,浓香白酒为什么要选择这两大创新性革命?


赵林
酒界风云创始人
新浪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一场五泸大战后,大家发现酱酒热之下,可能引发的不仅仅是酱酒与浓香白酒的市场份额之争,甚至进一步传导至浓香白酒内部的竞争。
茅台的老大位置在近十年内可能难以撼动,其实五粮液老二的位置从目前来看依旧稳固,但当过老大的五粮液对潜在竞争者似乎已经有了习惯性警惕心,这可能也是造成本次五泸大战的内在因素之一。
现在浓香白酒的市场份额依旧远超酱香白酒,但酱酒近年来的追赶速度实在令人瑟瑟发抖,大多数人认为是来自茅台的引领作用,但这只是外在因素之一,内在因素其实来自国民口味的变化。就像大部分人小时候很少吃麻辣口味,随着年龄增长,口味变得越来越重,酱酒正迎合了这样的口味演变史。
正如改革开放之后,可口可乐这类极具味觉冲击力的饮料冲击国内市场,直接抓住了很少饮茶的年轻人群,由此在中国打开市场。
酱酒对国民的口味革命作用同样如此,尤其在茅台的引领作用下,这样的无形广告作用,可谓洗脑式教育,让很多年轻一代从小耳濡目染。
千万不要轻视这种潜移默化的变化,要知道当年白酒就是这样挤掉了黄酒,成为中国人近现代以来的主流饮用酒类。
那浓香还有未来么?
根据哲学的定义,创新分为两种:1、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入新的东西;2、将原有的东西拆分进行重新组合。

浓香会选择哪一条路?后者或许只有酿酒师们才能悟得其中的奥秘,而对于饮酒人群而言,前者或许从成本、从过渡期而言更为大家所能接受的方式。
酱酒时代已来,但年龄的迭代周期以及人类口味的变化或许不会如此凶猛,浓香不变,可能十年后地位不保(从泸州老窖、汾酒、五粮液到茅台,基本十多年一个周期),变也可能地位不保。
与其不保,不如自我革命。

浓香是不是老大,谁说了算?


于瑞
白酒定位专家
酒游记创始人
浓香老大位置还能持续多久,是一个令人关注的话题。但老大是在比较和对抗中产生的,没有比较就没有老大。
从目前的情况看,浓香是不是老大,好像是酱香说了算。
如果单纯从利润率的角度来考量,浓香型可能就没做过老大。因为自始至终,哪怕是五粮液发展的黄金期,酱香茅台的利润率仍然是白酒行业最高的。今天,酱香备受行业推崇,也是因其整体的高盈利能力,这是商业的趋利性决定的。
但是,如果从整体产能、营销规模、税收、解决社会就业等指标看,浓香则一直是老大,且仍会持续很久、很久。其实从社会贡献的角度看,就业率可能是比单品利润率更重要的贡献,所以规模很重要。
但是,什么是浓香呢?
在白酒行业,很多人热衷于酱酒的复杂性:比如12987工艺,比如酱酒的稀缺性,比如离开茅台镇生产不出好酱酒。

这背后的驱动力也单品利润率,因为复杂支撑了酱酒的稀缺性和高价格。但是,在事实上,浓香白酒也复杂,这种复杂是消费认知的复杂性。
按照酱酒“以酒勾酒”的工艺,正宗的坤沙酱酒在品质和风味方面悬殊不大,酱味都很典型,很突出,很幽雅。

而浓香型优中选优的工艺要求决定了“每百斤浓香才出二两精华”,且这个“精华”受地理环境影响,各有千秋,精彩纷呈。比如四川浓香浓郁,黄淮浓香淡雅,而内蒙古、东北等寒冷地带的浓香与清香风格更加接近。
1980年代浓香开始走出四川、全国大流行风潮,2000年达到高潮,高潮的体现就是国窖1573、水井坊、舍得纷纷冲击高端,挑战茅台、五粮液。这和今天酱香酒企纷纷冲击百亿何其相似。

但盛极必衰,随之而来的是浓香分流和去浓香化:比如洋河的绵柔,口子窖的兼香,仰韶的陶融香……
未来,这种趋势将越演越烈,可能在十年后,真正还在高举浓香大旗也只有四川的酒企了。
那时,“浓香正宗,来自四川”,将变为一个不可逆的事实。
那时,即使不做数字上的老大,浓香也会更浓!

江湖没有永恒的老大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