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资料、数据整理自JT²资管平台系统中的智慧数据,智能资讯模块。
01
中国1-2月企业利润同比降38.3%
制造业冲击最大
3月27日中国统计局公布1-2月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受疫情冲击,1-2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107亿元,同比下降38.3%。在所有行业中,制造业受冲击最为明显,降幅超过了42%,其中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汽车等下降幅度较大。随着复工复产的恢复和加快,后续反弹可期,但反弹的幅度还有待考察。招商宏观团队在研究中表示,1-2月的-38.3%应为最低点,3月随着复工的推进将收窄降幅。不过一季度累计降幅仍可能达到25%左右,全年降幅可能为-11.2%左右。
02
中国1-2月财收同比降9.9%
为08年来最大跌幅
根据中国财政部公布的数据,1-2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5232亿元,同比下降9.9%,为金融危机以来最大降幅。财政收入的下降主要受税收收入的拖累,其中全国税收收入31175亿元,同比下降11.2%。
美国3月Markit制造业PMI指数自上月的50.7降至49.2,不仅跌入萎缩区,而且下创2009年以来新低。3月PMI数据表明,按年率计算GDP降幅将达到5%左右,而随着疫情发展,如果越来越多的企业继续关闭,第二季度GDP的下降速度可能会更快。
04
CBB:中国一季度经济下滑10%-15%
全球疲软再致二季度萎靡
中国褐皮书(CBB)发布,其称中国企业经历了有记录以来最糟糕的一个季度,下滑“10%-11%的GDP收缩并非不合理”。报告还称,由于全球经济疲软,中国第二季度业绩也不佳。投资者可能高估了中国能够缓冲全球经济疲软的程度。根据国际金融协会发布的最新预测,经济衰退已成定局,全球可能萎缩1.5%。
01
商务部称稳住外贸基本盘是现阶段
贸易政策的核心
商务部表示,近期疫情在境外一些国家和地区发展蔓延加快,全球经贸下行压力显著加大,我国外贸发展的外部发展环境不确定性上升,部分外贸企业也遭遇订单取消。基于对当前供给和需求形势变化的研判,中国政府现阶段贸易政策的核心是稳住外贸基本盘。密切关注疫情全球大流行带来的挑战,积极有序推动外贸企业复工复产,保障重要企业和关键产品生产出口,支持企业通过网上洽谈、网上参展等方式主动抓订单,与各国一道确保全球供应链开放、稳定、安全。
02
银保监会:取消对非银机构股东首次持有或累计增持股权不足5%事项的审批
今日银保监会发布《中国银保监会非银行金融机构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进一步精简审批事项,规范和加强非银机构股权管理,完善非银机构募集发行债务资本补充工具及高风险机构处置等相关规定。其中取消对非银机构股东首次持有或累计增持股权不足5%事项的审批;非银机构股东5年内不得转让所持股权;加强对非银机构主要股东及其关联方、一致行动人的穿透监管;适度提高非金融企业作为非银机构控股股东的持续盈利能力、权益性投资余额占比等财务指标要求;入股非银机构家数原则上不得超过2家。
03
国家发改委批复境内外资银行2020年度
中长期外债规模
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境内外资银行2020年度中长期外债规模的批复》,对境内外资银行2020年度中长期外债规模进行安排,提出要引导外债资金用于国家鼓励发展的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和重点项目,有效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04
商务部等三部委联合发文
要求优化汽车限购措施
商务部等三部门发文,要求支持商贸流通企业复工营业,积极推动出台新车购置补贴、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取消皮卡进城限制、促进二手车便利交易等措施,组织开展汽车促销活动,实施汽车限购措施地区的商务主管部门要积极推动优化汽车限购措施,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
央行公告称,因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处于合理充裕水平,本周未开展公开市场操作。
货币市场市场利率中,FR001、FR007、FR014均小幅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