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
黑芝麻智能正式上市。
截至目前,武汉今年已经收获了三个“国产第一股”。
2个月内收获4个IPO,越来越多新兴产业的领军企业在武汉诞生,印证着武汉经济的蓬勃发展。
活跃的市场加持下,武汉离“中部IPO第一城”还有多远?
上市之前,黑芝麻智能已经在武汉独角兽榜单盘踞了4年。
诞生于2016年的黑芝麻智能,主要生产研发和生产智能汽车芯片,2023年其高算力智能驾驶SoC出货量(按颗计算)位列全球第三名。
排在它前面的是两大芯片巨头:英伟达和地平线。
黑芝麻智能上市仪式
在“国产第一股”这条赛道上,武汉今年收获颇丰:6月,达梦数据在上交所科创板挂牌上市,成为“国产数据库第一股”;7月,星竞威武集团在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中国电竞第一股”诞生;8月,黑芝麻智能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是为“中国智驾芯片第一股”。
此外,武汉今年还收获了2家上市公司:2月, 路特斯科技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6月,武汉有机实业有限公司赴港上市。截至目前,武汉今年至少收获了5家上市公司。
细看这五家企业,能够发现一些共性:
这五家企业都是技术密集型企业,或专注技术攻关,或擅于运用数据赋能创新。
截至8月8日,武汉至少已经拥有了107家上市公司,涵盖80家境内上市公司和27家境外上市公司。
今年5月,为推进企业上市,
湖北省印发《关于加强财政金融协同服务科技创新的若干措施》其中提到:
科技型企业在沪深北交易所上市的,
给予最高500万元分阶段奖励;
科技型企业在境外主要证券交易所上市的,
给予300万元一次性奖励。
这一项项数据和政策都指向一个背景:
武汉的科创业态正蓬勃发展。
华山A1000自动驾驶计算芯片
我们把视线拉到中部六省。
据wind数据,截至2024年7月8日,中部六省省会城市按A股数量排名分别是:长沙(87家)、合肥(83家)、武汉(80家)、郑州(39家)、南昌(33家)、太原(18家)。在A股数量上,长沙、合肥、武汉均属于中部的第一梯队,
目前,“中部A股第一城”还是长沙。
未来,哪座城市是“潜力股”?
7月,证监会湖南监管局公布的《2024年6月湖南省拟上市公司报备情况表》显示,长沙市在审和在辅导拟上市企业共计39家;而截至6月11日,武汉也有6家企业在交易所待审,33家企业正在辅导阶段。两者数量无差。
再看另一组数据。
过去三年,中部地区上市的企业中,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比约为1/2。据企查查,武汉、合肥、长沙三市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分别为293家、175家,162家。武汉的上市公司“后备役”似乎更加充足。武汉企业今年在境外上市的进程也在加快,截至目前,武汉共有4家企业在境外上市。
这也得益于湖北和武汉长期以来对上市储备公司的培养。2016年,湖北启动了“金种子”计划。
目前,武汉已经遴选出268家上市后备“金种子”企业和240家上市后备“银种子”企业,并展开重点培育。
武汉加快企业上市步伐,下一步能否扭住局面,在中部地区赢得资本市场龙头地位,值得期待。
武汉经济蓬勃发展
在城市治理上也从未松懈
引来人民日报、央视频频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