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懂懂笔记
我们来自知名IT和财经媒体,专注于互联网+、电子商务、大数据、万物互联和人工智能。我们关注产业动态,技术趋势和商业变革,我们与你一起,迎接这个科技转变命运的时代。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飞鲸投研  ·  利润大增300%,AI芯片龙头,一马当先! ·  昨天  
研讯社  ·  2.0,进击的算力! ·  3 天前  
研讯社  ·  2.0,进击的算力! ·  3 天前  
李楠或kkk  ·  elon musk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懂懂笔记

新基建路上的感悟:《蓝皮书》布道,智能体破局

懂懂笔记  · 公众号  · 科技自媒体  · 2020-11-05 15:53

正文


文 | 懂懂   编辑 | 秦言

来源:懂懂笔记

当下,我们正处在一个技术飞速发展的历史阶段,以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加速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进入到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相融合的新时代,而这种迁移和融合也将会给社会带来前所未有的价值和体验。


根据IDC的报告,到2023年通过数字技术、数字产品、数字服务推动的国民经济会占到整个GDP的50%以上。联接(5G)、AI、云、计算等新技术之间互相融合,而且技术与业务也会深度融合,让整个社会组织的管理模式、运营模式、业务模式都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业务模式转变之后,企业、社会都会变成以客户为中心,数据和技术成为生命线。


新基建的重要性不断提升,而现在又正处于新基建大规模建设的初步阶段,从定义到实践,都需要系统性的梳理。为了更好的助力新基建在各省市的建设实施落地,华为携手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撰写了《新基建蓝皮书:数字经济时代智能升级实践》(以下简称《蓝皮书》),并于今天广西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动员大会上正式发布。


《蓝皮书》基于双方对新基建的研究理解和业界经验,从数字化产业和产业数字化的建设实践角度,希望能为政府和企业借助新基建进行智能升级提供参考和建议,可以说是为新基建发展布道。


中国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所长何宝宏(右)和华为云与计算Marketing部总裁石冀琳(左)联合发布《新基建蓝皮书》


新基建:从哪来,到哪去,怎么走

 

整个社会正在加速向数字世界进化。正如《蓝皮书》中所分析:数字经济重塑社会生产力,是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数字经济形态下,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广泛融合,开放式创新体系不断普及,平台化产业新生态迅速崛起,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加快形成,全球经济社会发展迎来核心动能。


其实,我们也可以理解为数字化进入深水区,将深入到核心业务领域,对社会、行业、行业各个层面的影响也更加深远。未来,各种新技术融合是新的生产力,数据将是新能源。当新的生产要素登场,彻底打破了传统生产要素有限供给对增长的约束。


显然,数字化时代社会的增长引擎发生了变化:一方面,价值化的数据带动了智能制造、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产业的业态发展,为全球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另一方面,数据的价值化也推动传统产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流通成本,拓展了经济发展的广度和深度。


真正让我们能跨入数字化时代的是新基建。“新基建” 包含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的建设,在推动 5G、人工智能、云计算、数据中心、工业物联网、物联网等数字产业落地的同时,也通过这些新技术实现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和智能化升级,丰富行业智慧应用,加快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进度。可见,新基建已经成为数字经济的新动能。



新基建的重要性已经是社会共识,那么如何建设符合时代需求的新基建,让这个新的动能更加强劲?《蓝皮书》中认为,新基建致力于打造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新型基础设施,5G、云和 AI 是新基建的三要素。“5G 是数字高速公路,从改变生活到改变社会,建立无处不在的联接;云是数字底座,对数据进行计算和存储,实现无处不在的计算;AI 是智能升级的核心,对数据进行挖掘、分析和决策,让智能无所不及。” 华为云与计算全球业务部总裁、华为云与计算 Marketing部总裁石冀琳表示。


接下来的问题是,新基建如何与千行百业对接、加速创新,让新基建的价值最大化?这里就不得不提到华为提出的智能体,智能体为新基建提供了更为具体的实现手段。它是政企智能升级的参考架构,是以 AI 为核心,以云为基础,云网边端协同,通过联接、人工智能、云、计算及行业应用的有机协同,构建一个开放的、立体感知、全域协同、精准判断和持续进化的智能系统。


那么,新基建会将这个社会带向何处?答案是智慧社会,即包括全场景智慧城市、全场景智慧行业、全场景智慧行业。通过这些应用场景,数字技术惠及每个组织、每家庭、每个人。


《蓝皮书》中明确告诉我们新基建从哪里来——5G、云和 AI。而华为通过大量的实践告诉我们新基建到哪去——全场景智慧,并给了一个可实现的路径——智能体。


也可以说,《蓝皮书》布道,智能体破局,奔向全场景智慧的未来。


智能体:新基建的倍增器,数智时代的抓手 


当然,实现全场景智慧并不容易,终端越来越丰富,联接方式多元化,海量异构数据在源源不断地产生,在走向智能化时代的路上还有诸多挑战,华为将之总结为四个方面。


首先,是来自于边端侧的挑战。因为终端种类繁多,环境千差万别,智能时代需要把这些复杂且孤立的终端有机协同起来,并实现软件和算法的持续升级迭代,让数据与智能可以流动起来。 


其次,是联接的挑战。现有的物理联接不能满足行业场景的多样性需求。


第三,是应用与数据的挑战。如何打破数据孤岛实现各个部门数据的互通?如何让新老应用互通、协同、进化?如何让新的应用开发更简单? 


最后,AI 应用需要与行业知识结合。但现实中,常常懂 AI 的不懂行业,懂行业的不懂 AI。 


华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基于多年实践向业界推出了智能体这个概念,通过“5 机”融合来解决这些挑战,帮助客户和伙伴可以基于智能体打造自己的智能方案。



具体说来,智能体包括四层:智能交互、智能联接、智能中枢和智慧应用。其中,智能交互是智能体的五官和手脚,让智能体可感知,能执行,解决来自自于边端侧的挑战。智能联接通过5G等物理联接,实现无缝覆盖,万物互联,解决联接的挑战。智能中枢是智能体的大脑和决策系统,解决应用与数据的挑战。智慧应用通过与客户、伙伴协同创新,重构体验、优化流程、使能创新,解决AI与业务结合创新的挑战。


对于政企用户来说,只给他们装上“智慧大脑”还远远不够,要实现真正的智能升级,还需要为他们构建完整的躯体。通过智能体的四层架构结合在一起,就让智能体变成了云网边端协同,“能感知”、“会思考”、“可执行”、“能进化”的一体化智能系统,智能体最大的特质是可以自我进化。


新基建相比传统基建,带来的创新效率不可同日而语。当智能体与具体的业务、产业、经济相结合的时候,就会产生出不同的经济模式。比如智能体与城市管理结合就是智慧城市,与工业制造结合就是智能制造,与物流结合就是智慧物流。当智能体与具体的产业相结合时是不是简单的1+1,通过融合创新让产业发生质变,效果可能不是加法而是乘法,实现倍增创新。


正如我们前面所说,新基建是提供数字化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全场景智慧是我们的目标和愿景,而智能体可以让新基建的价值更充分地发挥出来,也是全场景智慧实现的切实路径。可以说,智能体是新基建的倍增器,是全场景智慧的抓手。


当然,智能体是华为提出来的,但却是属于全行业的。“这是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在政企的智能升级过程中,繁荣的软件与服务生态、边缘计算生态,是智能体发展的关键,也将催生出两个大的产业机会:未来五年,软件与服务全球空间会高达1万亿美金,边缘计算产业全球空间高达 5000 亿美金。” 石冀琳表示。


城市智能体自生长:

数字化产业和产业数字化形成良性循环

 

城市是新基建的主战场,智能体与城市建设的结合是智慧城市的最佳实践,城市智能体是一体化的智能系统,不是若干功能的简单叠加。智能体在以往的数字化项目实践中,已经证明了自己的价值。自今年9月“智能体”正式发布以来,已经完成了“鹏城智能体”(深圳)、“蓉城智能体”(成都)、“榕城智能体”(福州)、“洪城智能体”(南昌)四大城市智能化开启落地。


深圳一直走在全国数字化城市的前延,鹏城智能体通过“数基、数网、数纽、数脑、数体”系列工程,打造数据驱动的、具有深度学习能力的城市级一体化智能协同体系。整体来看,鹏程智能体有四个突出的特点:数据驱动、智能感知、深度学习、一体协同。


如今,深圳98%的行政审批事项实现了网上办理,约95%的行政许可事项实现了“零跑动”;通过建设全市AI 智能信号灯控“一张网”等智慧交通服务,城市高峰期机动车通行速度提升10%;智慧机场建设全面实现了刷脸登机和机位智能分配,机场出港航班准点率达90%,位居全球大型机场前列,旅客平均等待时间缩短近40%;深圳已经实现了所有医院医学检验和影像检查结果互联互通互认,在智慧医疗的服务支撑下,让患者平均节省40 分钟左右的排队时间,每年降低患者就医费用4000多万元。


在福州,智能体的应用同样精彩。城市智慧应用是城市智能体的直观价值呈现,而今天的福州市民公交出行时只要打开“e福州”APP,马上就能查询到公交实时位置;地铁站里,市民刷脸就能通行地铁。每年夏秋季节,福州市民总会收到汛情预警和安全出行短信,其背后正是福建省水利厅携手华为升级防汛系统,打造了全球单体最大的防汛视频会商指挥系统,覆盖了“省-市-县-乡”10000多个防汛指挥点,将“福建水利的高清触达能力延伸到防汛最后一公里”。


事实上,同样的故事在南昌的“洪城智能体”框架和成都的“蓉城智能体”框架上也是一再上演。今天,随着广西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动员大会以及一大批广西重点项目落地,智能体的应用也将在智慧城市和千行百业的智能升级实践中收到了成效,这些成功的个案也将为智能体在广西更大规模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在交通行业,华为与北港集团合作建设智慧港口,打造5G+智慧港口。已实现了数据实时采集分析预警和智能理货,设备部署成本减少10%,港口作业效率提高15%,事故发生率降低30%。在医疗行业,华为与钦州市合作,已实现市内主要医院、湖北黄石人民医院等广西自治区内外50多家医疗影像数据上云,实现跨医院数据交换与共享,患者可通过手机扫码查询本人医疗影像信息。在政务领域,在自治区大数据发展局等部门支持下,华为支撑广西数字政务一体化建设,实现了自治区政务服务事项全记录、全留痕、全监管、全闭环,彻底解决了“二次录入”的顽疾。


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中,华为通过顶层设计、建设实施和运维运营等多种方式服务南宁、柳州、桂林、钦州、梧州、崇左等城市数字化和智慧化建设;助力“数字大化”、“智慧凌云”建设,整合县域信息化资源,带动数字乡村发展。


从以上一个又一个城市智能体的成功样板,我们看到其最大的特点是具备自生长能力,未来可以促进数字化产业和产业数字化形成良性循环,撬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并且持续不断地发展。


可以说,城市智能体的水平,是决定未来城市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基础。


【结束语】


提起新基建,我们可能最大的一个疑惑就是借助于5G、云、AI等一系列新技术,如何实现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而在《新基建蓝皮书》中,我们可以从体用智慧的角度去重新思考这个问题。以融合基础设施为体,推动传统基础设施智能升级;以新基建与行业融合为用,促进行业提质增效。


在这个过程中,华为通过自己的思考,以《蓝皮书》布道,以全场景智慧为目标,以智能体为实现手段去破局,为新基建提供了可用的道、法、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