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英国首相斯塔默(Keir Starmer)的一个举动引发了外国GAY圈,乃至更广泛的讨论。
2月10日,在伦敦唐宁街10号首相官邸,英国首相和灵魂歌手Beverley Knight共同接受了公开的HIV检测。
据了解,2月10日至17日是英国的艾滋病毒检测周。英国首相的这一举动也是旨在消除人们对HIV检测的耻辱感,并为检测周这一活动做宣传。他也成为了G7国家、北约国家以及欧洲第一位接受公开HIV检测的领导人。
“我们应该尝试让其他领导人做同样的事情,”斯塔默说,“因为这(接受HIV检测)确实很重要、很容易、很方便,让大家了解会变得更好。”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电影《平常心》?影片讲述了上世纪80年代初,艾滋病危机开始笼罩的背景下,关于爱、勇气、抗争和救赎的故事。
故事从TXL作家Ned Weeks的视角展开。在艾滋病危机初期遇到了Felix Turner,一位英俊而内敛的新闻记者。Felix与Ned截然不同,他更习惯于隐藏自己的性取向,在主流社会中小心翼翼地生活。
Ned的热情和坦诚深深吸引了Felix,而Felix的沉稳和温柔也让Ned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他们迅速坠入爱河,彼此分享着生活的点滴,也共同面对着日益严峻的艾滋病危机。
然而,命运的残酷却让他们措手不及。在艾滋病逐渐肆虐的阴影中,Felix也被诊断出感染了HIV,他的身体开始日渐衰弱。
在Felix确诊感染艾滋病后,Ned开始疯狂地寻找治疗方法。当时的医疗水平对艾滋病几乎束手无策,医生们对这种疾病的了解也十分有限。
Ned带着Felix四处求医,尝试各种未经证实的疗法,甚至不惜花费巨资。他阅读大量的医学文献,试图找到一线希望。他与医生们争论,质疑他们的治疗方案,甚至为了争取更好的医疗资源而大声抗议。
在治疗过程中,Felix经历了巨大的痛苦。他饱受各种并发症的折磨,身体日渐衰弱,精神也备受打击。Ned始终陪伴在他身边,给予他无微不至的关怀。他为Felix按摩身体,减轻他的疼痛;他为Felix读书,分散他的注意力;他为Felix唱歌,鼓励他坚持下去。
尽管Ned竭尽全力,但Felix的病情还是不断恶化。他开始出现卡波西肉瘤,一种艾滋病患者常见的皮肤癌。他的免疫系统几乎完全崩溃,任何小小的感染都可能致命。
在生命的最后阶段,Felix住进了医院。Ned每天都去医院探望他,陪伴他度过最后的时光。他为Felix讲述他们相遇的故事,回忆他们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他告诉Felix,他有多么爱他,他永远不会忘记他。
尽管治疗毫无进展,但Ned从未放弃希望。他始终相信,奇迹会出现。他一直陪伴在Felix身边,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
在Felix去世后,Ned悲痛欲绝。他感到失去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他感到无助和绝望。但他并没有被悲伤击垮,而是将对Felix的爱转化为力量,继续为艾滋病患者争取权益,为那些逝去的生命而战。
从恐艾,到爱上HIV感染者
如果说上世纪80年代艾滋病是阻碍人们之间相爱的一座大山,四十年之后,随着医学和科技的不断发展,HIV带给人们的威胁似乎已经没那么可怕。
现在我们不仅有了“早发现,早治疗“的检测意识,有了PrEP和PEP等阻断药物帮助我们降低感染的概率,即使不幸成为感染者,只要积极正确配合治疗,也能大概率保证生活质量。
生活在重庆的小渔跟男朋友小龙是在网上认识的,聊了快一个月他们才第一次见面。小渔喜欢小龙的温柔和细腻,小龙则被小渔的热情和活力所感染。他们一起看电影、逛街、在江边散步,分享着彼此的梦想和秘密。
突然有一天,小龙一脸严肃地告诉小渔:“我要告诉你一件事,我是一名HIV感染者,已经快两年了。不过我一直在吃药治疗,现在(病毒载量)已经基本检测不到了。”
小渔的心沉到了谷底。他害怕、犹豫,也感到迷茫。在此之前,他对HIV的了解不是很多,甚至有点“恐艾”,从来没想过自己的生活竟然会跟艾滋病这三个字联系在一起。
电影《
爱做歹》剧照
虽然有点害怕,但怀着对小龙的好感,小渔还是选择先去补充一下HIV的知识。还好,两个人此前并未发生高危性行为,小渔吃了一颗定心丸。
“好不容易对一个人这么有感觉,难道我就要这么轻易放弃了吗?“小渔想。
他们决定一起面对。小渔开始学习关于HIV的知识,了解如何安全地与小龙相处。他陪小龙定期去医院检查,鼓励他按时服药。因为小龙体内的病毒载量降到了检测不到的水平,他们也可以像普通情侣一样,自由地拥抱、亲吻,享受着彼此的爱。
小渔说,随着自己对HIV相关知识的了解越来越深入,他越来越意识到提高公众意识和加强倡导的重要性。“首先是要形成定期检测的习惯。这不仅能够帮我们了解自己的身体情况,也能保护自己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