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千帆育儿网原创,欢迎大家转载到朋友圈,以及其他公众号用微信里的转载功能原样转载,但是不免费开放白名单。)
教养孩子是一项重要又长期的工作,我们从没有做过,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做好。在大宝出生之后的3年多里,我收获了很多欢笑和成长,也进行过无数次反思。
我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呢?我的初心是什么?
我希望孩子的一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天赋,能好好享受生命这个可贵的恩赐。
俗气地说,希望很久以后当孩子回顾他们的一生时,会有很多欢乐和收获,能感激自己拥有过这一段人生旅程。这个目标很大,为人父母的我们都只在人生旅程中走了一段,却要去指导一个个全新的小生命,真是责任重大,充满挑战。
我希望孩子成为一个强大的人,身体健康、意志坚定,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有能力去得到。
希望当他们离开我们独自生活时,当他们面对生活中的艰难困苦时,我们不需要过于担心,因为知道他们已经能保护自己。
为什么重视教育我就不说了,看不明白的人也不会来千帆:p直接分享一点我在教育上的想法
首先,我们希望孩子在学习中能得到快乐。单纯知识的获取效用有限,学习的能力和内在驱动力却是无价的,受用一生。养育孩子才知道,小孩子有非常强的求知欲和学习能力,这点能带给爸爸妈妈们很多惊喜和欢乐,也需要父母的用心呵护。学前阶段,我认为学习知识就是为了满足求知欲,为了让孩子体会学习的快乐,切忌舍本逐末。如果为了掌握知识而让孩子产生了抗拒情绪,就太得不偿失了。不爱学习的小学生我们小时候也见得多了,有的是贪玩,有的是对学习无感甚至反感,我经常提醒自己千万不要让孩子变成后者。
其次,学习进度要符合孩子的生长规律。在孩子的起步慢这一点上,作为8月份男孩妈妈的我是深有体会。我们家大宝一岁半前的发育一直比同天生的小基友要晚,更没法和同届的哥哥姐姐们比了。所幸我当时还没认识到上海教育的严峻形势,加上亲妈滤镜,觉得自己的宝宝棒棒哒,发育有早有晚都很正常,一点没焦虑。后来发现确实是这样,孩子的发育是要遵循客观规律的,或许是写在基因里的?点有早有晚,但到了点都会发育,只要开始发育了很快就能赶上,就像先长牙后长牙,大家都能长齐。当然上海幼升小形势如此严峻,对我们小月龄男娃是非常不利的,但拔苗助长的话坏处更大,最担心的是伤害到孩子学习的乐趣。
第三,学习要从易到难。很惭愧,我也是最近才意识到这一点。不知道别人是不是这样,我是感觉到自己的欲望是无穷的……一开始对孩子的要求低,但发现孩子总是能给我惊喜,于是对他的要求一再提高,总是喜欢给他上更高的难度,学习上是这样,生活中也是这样。我们大宝的中文表达还不错,2岁多的时候说话就很有逻辑了,中文绘本也看了好几百本。于是在英文学习的时候我大意了,没有科学计划,也没有遵循从易到难的原则,直接上的普通英文绘本,peppa pig动画片,而我们家又是没有英语环境的,之前也没什么启蒙,所以效果可想而已,孩子还很抗拒跟读英语,一直到上双语幼儿园才对英语学习产生了兴趣。现在3岁8个月了,我开始给孩子看分级读物,才终于打开了正确的姿势。回想我自己在工作中遇到困难的时候,也是从最简单的地方开始着手解决,慢慢推进,而不是一下子就去死扛大boss。一想起来就觉得很后悔,过去一年的英语启蒙估计都是无效输出了。也深深记住了这个教训。
在孩子今后的学习教育中,我应该会遵循以上的原则吧,同时自己不停修正补充。
另外既然发了帖,就顺便说一下我们家大宝——小月龄男孩的情况,让大家有个样本。先声明,只是做小月龄男孩的样本哦,不用期待看到牛娃。但教育是十几年的长跑,我想大家都不用那么着急,踏实把每一步走好就好。
14年8月生,目前双语幼儿园小班在读。
语文识字一百多,非常喜欢听我读绘本,最近最喜欢的是杨永青先生的《大师中国绘》系列。之前认字尝试过悟空识字、洪恩识字、翻对对、四五快读、迪士尼我会自己读,比较喜欢的是洪恩识字和我会自己读,进展比较慢,但认得的字会记得比较牢,最近两个月才开始在看绘本的时候有认字的意识。语文表达和逻辑都不错,交流起来像个小大人。比如最近两天看《女娲补天》,他就问我女娲厉害还是超级战斗士(他自己编的类似奥特曼的超人)厉害,我说女娲厉害,女娲能造人,没有女娲就没有人了,他说但超级战斗士能救人,如果没有超级战斗士救我们,我们就都死了。没有背过诗,前段时间听我放声律启蒙自己悄悄背了第一小段,给了我们很大惊喜。想象力还可以,我跟老公暗搓搓地yy过以后会不会成为网小写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