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鱼是我国乃至全世界产量最高和消费量最大的鱼类,高泽霞团队经过长期的研究,找到控制草鱼肌间刺发生的关键基因,在2023年繁育出了无肌间刺的F1代草鱼,并获得中国和美国无肌间刺鱼类培育授权发明专利,今年10月份,这些草鱼已经有七八斤重了,“以后吃鱼再也不用担心卡脖子了”。
除了“无刺草鱼”, 沙漠种水稻、苜蓿太空育种、玉米籽粒脱水、北京鸭新品种培育、盐碱地种高粱等最新科研成果也在这场农业科研创新年终盛典中迎来了它们的“荣耀时刻”。
沙漠和水稻看似矛盾,两者结合却有意想不到的惊喜,水稻不仅实现了一年五季的丰收,因光照充足,沙漠水稻颗粒饱满,米香更浓郁,咀嚼回甘。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首席科学家杨其长提到,水稻的培育在超级植物工厂完成,应用了垂直化无土栽培技术和先进的灌溉技术。沙漠中不缺光热,向空气取水,应用冷凝水技术用精确的水汽控制完成灌溉,让生产周期缩短至70天。
“请大家畅想一下,将来,广袤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能不能成为世界粮仓呢?”杨其长在最后展开了希冀,而这在过去基本不可能。
▲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首席科学家杨其长在分享沙漠水稻科技成果。徐晓伟 | 摄
科技创新是新质供给的核心驱动力,不光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还能助力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推动乡村振兴。以盐碱地种植高粱为例。我国盐碱地面积高达一亿公顷,占世界盐碱地总面积近1/10。经过十几年努力,目前我国已经选育出6个国审的甜高粱品种,在全国已推广超50万亩。有的盐碱地在历史上从来没有种过任何庄稼,用了耐盐碱高粱品种,亩产预估能达到六七百斤。
中国农业大学研究团队联合企业,以本土的北京鸭为蓝本,培育出长得快、皮脂厚、肉质好等经济指标的肉鸭新品种——京典北京鸭,经过三年的推广,京典北京鸭累计出栏9000万只,节约饲料4500万公斤,折合新增经济效益1.62亿元。
华中农业大学校长严建兵在成果展示中提到,团队关于“降低玉米籽粒含水量的关键基因及其分子机制”的研究成果,已在国际学术期刊《细胞》发出。该研究成果为了实现玉米采收机械化,将玉米籽粒含水量从30%—40%降低至18%,既降低玉米仓储时破损、霉变的概率,每亩地又大约能为农户节约成本100—1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