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独立鱼电影
电影从未如此有趣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桃桃淘电影  ·  成为导演之前,他们都在做什么? ·  4 天前  
银幕穿越者  ·  《海洋奇缘2》《魔法坏女巫》好莱坞大火 ... ·  4 天前  
深焦DeepFocus  ·  盛放时刻|2024山一女导演短片扶植计划首映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独立鱼电影

它连评分都没有,却是我近期最想推荐的佳作!

独立鱼电影  · 公众号  · 电影  · 2017-08-11 22:20

正文

前阵子,有一篇文章很火,《北京有两千万人在假装生活》


在热点催生下,也出现了不少10万+的相关文章。


比如有人说,北京有两千万人在认真生活,不优秀的人在哪生活都是假装。


有时候吧,当人沉浸在自己的生活中沉得太深,就会觉得自己生活的一亩三分地儿就是全世界


杨绛老先生有句话,我总用来提醒自己,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


当我们还在争到底在北京漂泊的年轻人在假装生活还是认真生活的时候,跳脱出来,就会觉得争论本身的无意义。


特别是当鱼叔看完这部网飞新出的四集纪录片——


天命之女

Daughters of Destiny



该片豆瓣目前无评分




但仅有的9个评价,几乎全是满分



其实,近几年一些类似的言论特别多。


读书无用论,出身决定阶层,阶层固化论。。。


好像不过多久就会爆发出一条你看着熟悉又陌生的词句,来告诉你:你无法改变自己的生活。


说中国阶层固化的,可能忽略了其他国家的状况。


比如印度


印度曾经实行了几千年的严格的种姓制度


根据这个制度,社会分为四个等级(阶层,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等级之间高低贵贱有别,下一等级的人没资格从事高一等级的职业,不同级别的不能通婚。


虽然,印度独立后废除了该制度,但几千年来的制度仍旧扎根在人们的心里,现实状况并没有好很多。



除四大种姓外,还有最底下的「第五种姓」贱民,被称为"Untouchables",即不可触碰者


他们被视为低贱和不洁


社会普遍认为他们生来就比一般人低贱。


在印度,最低种性的女孩生活悲惨。


能不能通过教育,来改变这些女孩的生活, 从而改变社会呢?



《摔跤吧,爸爸》是一个成功的尝试。


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父亲将自己的女儿培养成了世界冠军。



但是,这只是一个家庭。


如何在更大的范围内,实施这件要耗时十几年的庞大育人工程?


这就是本片所探讨的。


片中记录的机构 ,叫香堤巴旺


这个机构是为最贫穷的人而设立。


他们从周边村落中挑选出12个男孩,12个女孩,每个年龄都只有4岁


然后,提供给这些孩子从第一天入学到第一天上班的所有援助,希望让这些孩子成为未来的社会栋梁。


让他们将来有能力帮助更多的人。


不只是帮助他们的家庭,帮助他们的社区,而是对更广大的社会有所贡献。



香堤巴旺创始人是一位美籍印度裔,乔治博士。


他在五十岁时候卖掉了自己的公司,回到印度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他的大部分扶贫计划,就是锁定穷人,给他们工作。 


但这些穷人还是住一样的小茅棚,还是在一样的社会阶层,没法挣脱出来



他想到,如果帮助一个孩子,这个孩子再帮助一百甚至一千个人,那最终会影响整个社会。


十几年前,学校刚建立的时候,村民们有很多质疑。


你是不是要卖掉孩子的器官?或者,让他们改信其他宗教?


也有人认为,他不可能达成自己的目标。


穷人能养活家人,就应该开心了。



但是,随着时间推移,穷人家庭出于不同的目的,将自己的孩子送往这里。


但是学校有个原则,一个家庭只接收一个孩子


这也是为了尽可能地影响更多的家庭。


学校最初的想法是美好的,给他们提供食宿和教育,让她们成才。


但实施过程中,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


第一,对于孩子们自身,被这所学校选中,真的会改变命运吗?


四岁时,什么都不懂。


但稍微大一点,就会明白自己身处两个世界的漩涡之中。会清楚地知道两个世界有多大的差异。


十几岁,就会面对他人质疑,为什么要上学,上学也不会有任何改变。



她的家人不看好她们,因为是女生。


老一辈人认为女生读书,可能就会造反。


在学校,她们一进去受到的教育是,种姓不是神指定的,那是人创造出来压迫其他人的。



但是,在家里,这种偏见并没有消除。


而且还要面对贫穷的压力。


当志愿者问到,在学校和在家,肯定是两个不同的世界,如何理解这种感差异?


其中一位学生回答,最开始回到家里,觉得这才是自己的归宿。


后来,她才知道,你想去的地方,才是你的归宿



第二,孩子与家庭的矛盾。


孩子们虽然在学校受封闭式教育,但是暑假寒假要回家住。


如果他们不和家里接触,就无法完全了解他们受教育的目的。


这些孩子是充满了矛盾的。


他们不断在安全的学校和贫困的家庭之间切换状态,在现代文明和印度传统中辗转。


由于一个家庭只接受一个小孩,这些被选中的孩子,拥有很多同龄的姐妹


起初,香堤巴旺的孩子还可以教他们的兄弟姐妹,提升他们的成绩。


但是在长大过程中,两者的差距会越来越大。



其中有的妹妹因为嫉妒自己姐姐被选中,接受更好的教育,而一直记恨在心


最终十几岁的时候自杀身亡


被选中的孩子,对于其他孩子而言也是一种不平等,加剧了孩子本身与身处环境的差异,特别是孩子与家庭的差异。

 

而香堤巴旺的孩子长大后,将来必须在生活上帮助他们的兄弟姐妹,这个压力不是一般的大。


也就是说,他们不只是为自己活着。



学校有很多来自西方的志愿者。


孩子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就会感到困扰,不知道应该跟随哪种文化


学校和家,就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他们从小就被教育印度文化就是这样,所以要尊重印度文化。


但是她们自己也知道,尊重并不代表自己也要这样生活。


她们在家里会觉得很孤单,因为在家就要做家务,不能常出门,要不然邻里就会说三道四。


有些很小就被祖母指婚,而指婚对象是祖母的儿子。


甚至整个家族都同意,让她嫁给自己的叔叔。


在如此荒谬的“文化”中,她们要打破的不仅是种姓歧视,还有性别歧视。



第三,孩子与学校的矛盾。


学校要培养孩子成为拥有自信、尊严、骄傲又成功的人,然后还能回过头去帮助其他人,这是很高的要求。


也没有任何书籍指导。


你也许看出来了,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项长达十几年的实验



博士的期许,第一,好成绩。第二,掌握领导技能。第三,品性和人际关系技巧。


他们很小的时候,博士就一直跟他们谈论未来,一定要用功读书,进入好大学。


特别是女生,一定要自立,追求好工作,等赚到钱后,就能当生命的主宰,而不是受制于别人。


一切都要从自己的家庭开始,然后再扩展到更大的群体。



但问题是,当孩子们逐渐长大,他们接受的先进教育也在他们身上发挥了作用。


并不是所有人都想成为医生、工程师、公务员、律师这些“有用”的职业,尽管在印度这是赚钱多的行业


她们被培养成追寻自己的自由,但是,学校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自由。


比如,其中一个女生喜欢艺术,喜欢唱歌,想从事相关工作。



这一梦想就直接被扼杀了。


乔治博士希望她找份稳定的工作,有好的收入,能帮助自己的家庭。



压在她们身上的担子太过沉重了。


太多人花了太多时间和精力培育他们,学校,家庭,社区。她们肩负着很多人的未来和生活。

  

巨大的期许,让他们注定与其他孩子不一样。


有时候,压力大到想哭,害怕自己的梦想没有办法实现。



创始人的大儿子,是个美国土生土长的富二代,在这所学校工作多年后,也转变了很多看法。


他认为,在美国长大的孩子,可以有多种尝试,失败了也无所谓。不用担心别人的目光,也不用担心医疗问题。


但是,对于这些孩子,他们有太多需要担心。


他们的父母往往有沉重的债务,没有医疗保障,没有安全网。


如果失败,没有人能帮他们站起来。



所以,他们要求孩子们必须把个人欲望放一边,着眼于社会、家庭和比他们弱势的人。



学校也曾因为资金问题而开不下去,不得不到处筹资,接受捐款。


因为如果关闭学校,就等于关闭了孩子们的希望之门


他带着哭腔说,我做不到。



这部纪录片拍了将近九年,有的从学前班跟拍到初中,有的从初中跟拍到进入社会工作。


蔓茱拉,就是这所学校其中一个孩子。



现在她成为了一名律师



森莫琪,还只是个小女孩。



没进学校之前,小小年纪,她就要帮着母亲做工赚钱。


她们的工作是粘贴火柴盒


小纸片在她们的手上快速翻转,胶水直接粘在手指上。有时候一天结束,手指就会脱皮


在学校呆了几年之后,她说想成为一名兽医或是医生



人们常说人生是自己的。


但是只有她们知道,抛开包袱只为自己活着,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情。



跟拍的这五名女生,她们成为了护士、记者、律师等。



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要送孩子去这个学校。


甚至,女孩小时候也不理解,父亲怎么会做出这样的决定。


一位父亲说,不想让她跟自己一样受苦。


女孩长大后懂了父亲的用心。



她们说,如果过去的一切是业力在左右,那么一定要掌握我的未来。


这不是个励志故事,这是活生生的事实。


你丧气的每一天,是世界上很多人渴望过上的生活


想看的鱼友,b站有资源

喜欢这篇文章的人也喜欢 · · · · · ·

生而为人,死于偏见

岛国深夜剧又放大招,脑洞简直要上天!

豆瓣9.3,又一次为腐国演员的演技献上膝盖

伟大的「性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