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Yuichi的宏观金融笔记
关于宏观经济和金融行业的新观点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Yuichi的宏观金融笔记

当不加班成为新的口号

Yuichi的宏观金融笔记  · 公众号  ·  · 2025-03-30 12:48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有没有注意到,突然开始大力提倡落实休假权益了。
3月份发布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到:
保障休息休假权益,具体包括4点:
  • 严格落实带薪年休假制度。
  • 鼓励带薪年休假与小长假连休,实现弹性错峰休假。
  • 依法保障劳动者休息休假权益,不得违法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
  • 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结合实际探索设置中小学春秋假。
保障休息权益对劳动者是一件好事,但是,一想到这些政策是在 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中提出的,属于 消费环境改善提升行动的一部分,顿时感到有些苦涩。
暂无图片
现在的工作时长能忍受么?
2025年2月,我们的周平均工作市场是47.2小时,1月份是49.1小时。由于2月是春节,所以1月的数据更有代表性。
49.1小时=9.82小时*5天,
或者=8.18小时*6天。
劳动法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
49.1小时,比44小时多了5小时。
不过,想想过去,1995年5月1日起,我们才开始实行一周双休制。
为什么要强调休假?我们得想想背后的逻辑。
劳动力是什么,是生产要素,是产出的自变量之一。
劳动增加,产出增加,劳动减少,产出减少。
缩减工作时长,等于缩减产出。
所以为什么强调双休,减少加班。很简单,因为产能过剩。
产能过剩,东西不好卖,就要降价。
降价之后,企业利润率下降,赚不到钱,员工工资收入下降,东西更不好卖。
同时企业不愿意多花钱雇人,只能按着几只羊使劲薅,导致有活干的累死,没活干的找不到工作。
有钱的没时间,有时间的没钱,钱越来越难赚。
以此循环。
3月还有一个事情,欧洲议会通过禁止强迫劳动法案。
禁止强迫劳动法案规定,禁止在欧盟销售、进口和出口使用强迫劳动制造的商品。根据法案,成员国和欧盟委员会将能调查可疑商品、供应链和制造商;如果产品被证明是用强迫劳动生产的,它将无法再在欧盟市场销售或运输,欧盟成员国将在边境扣押这些货物。该项法案涵盖所有产品,不针对特定公司或行业。 欧盟成员国将需要在三年内开始实施该项法律。
啥叫强迫劳动,不过就是贸易战的一种由头。
不过,对比一下各国劳动者平均工作时长,中国劳动者年均工作时长远超欧盟。
暂无图片
他们在塞纳河畔喝咖啡,你在 加班,
他们在西班牙的沙滩上度假,你在加班,
他们5点下班了,你在加班。
产能过剩,需求不足背景下,
谁都想外销,从别人兜里赚钱,
贸易摩擦持续不断。
这就是矛盾的必然性。除非再来一次大航海时代,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或者科技大爆发,否则这种状态会一直持续。
过去我们的发展更多以来出口,把缝纫机踩冒烟好不容易积累下家底,构建起庞大的产能。
可是,过去的发展方式也形成了重生产不重消费、重投资不重分配的路径依赖。
如今,指望从别人(海外)兜里掏出更多钱解决我们自己的产能过剩问题已经不现实,
提升国内消费是不得已,也是必经之路。
所以, 你以为缩减工作时长是为了你多休息,
nonono,
保障消费权益其实是作为 消费环境改善提升的一部分,
过去,老百姓常说,有钱没钱,回家过年,
现在变成了有钱没钱,都要消费,
当然,没有钱的话,还有消费贷呢。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