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家被否,与去年全年已经持平;5家暂缓表决,2家取消审核,144家获得通过。这是今年以来IPO审核的情况。而去年全年,IPO申请被否、暂缓表决、取消审核和通过的数量分别是18家、5家、5家和243家。
专家表示,虽然审核和发行速度加快了,但从发审委审批过会率变化中可以发现,自2016年年底开始审核过会率依然在收紧。
截至4月26日,证监会发审委IPO过会率约为82.24%。同比来看,2016年一季度IPO过会企业家数为62家,审核通过率为96.88%,远高于今年IPO过会率。而IPO企业过会率的下降趋势,反映出发审委对上会企业的审核标准日渐严格,严把资本市场入门关。
据介绍,今年以来,发审会对上会公司问询的问题更细化、更全面、更注重细节。同时,IPO方面的监管政策也在持续加强。继去年四季度开展首次IPO企业现场检查,证监会今年继续开展IPO企业现场检查,以督促发行人提高信息披露质量,督促中介机构勤勉尽责,防止带病申报,严把资本市场入门关,严格查处IPO中的违法违规行为,近期证监会对律师事务所从事IPO证券法律业务进行了专项检查。
4月份以来,证监会发审委的审核提速。证监会发审委的工作时间,由此前的每周开会两次,增加至每周三次,一周审核企业数在13至15家左右,较此前周审核10至12家有所增加。
在审核速度加快的同时,发审委严把质量关,IPO企业的过会率降至新低。从被否的18家企业看,业绩下滑、存在关联交易、独立性缺失、持续盈利能力存疑、规范运作不足等成为IPO被否的几大主因。
目前,从监管层针对上述企业IPO给出的反馈意见看,拟上市公司业绩下滑明显、财务真实性存疑、竞争力低下等导致的存续经营能力问题都是监管层关注的重点。
除财务问题外,企业是否规范运作也成为IPO审核的重要考量。南京圣和药业IPO申请被否,原因是没有披露一起刑事案件涉及的商业贿赂问题。
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曾表示,当前要“务必理解制度,咬住牙关,保证质量好的公司能够及时上市,用两三年的时间解决IPO堰塞湖”。
今年1月20日的证监会例行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张晓军通报了2016年第四季度开展的首次IPO企业现场检查的结果。此次现场检查共涉及12家企业。其中,圣元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基美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分别因为存在未披露关联方资金往来、部分贷款发放至实际控制人个人账户、大额现金支付等问题和存在销售收入确认与实际情况存在不一致、财务人员兼职关联方财务工作、未披露部分关联方关系、销售佣金实际情况与披露信息不符等问题被证监会点名。证监会也对中介机构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检查中,对于部分中介机构或签字人员存在的对招股说明书披露信息核查不充分、重要事项核查不到位、工作底稿不完善等执业问题,已移送证监会相关部门按程序处理。
经济学家宋清辉表示,监管层在提速IPO的同时仍应注重上市公司的质量,严格审核,一些不符合上市标准的企业应否决,不能让其带病过会然后上市,这样才能净化市场环境。
在IPO申请被否数量大幅增加的同时,监管层对IPO的监管政策也越发严格:今年1月份,证监会公布了首次IPO企业现场检查及问题处理情况,称通过检查发现部分企业存在披露情况与实际情况存在差异,会计核算不规范,关联方和关联交易披露不完整等问题,要求予以整改,并将相关线索移送至证监会稽查部门处理;4月14日,证监会介绍,将组织开展律师事务所从事IPO证券法律业务专项检查。(腾讯证券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