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城市画报
《城市画报》官方订阅号,其他都是假的。我们把脉城市青年的新鲜志趣,分享跳起来就够得着的生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三联生活周刊  ·  20岁后,她还在被妈妈翻看手机 ·  昨天  
三联生活周刊  ·  不经意间,3000多家绿色餐厅,已来到“附近” ·  昨天  
新周刊  ·  NBA收视率为何越来越低 ·  5 天前  
三联生活周刊  ·  大额存单利率也不香了,普通人的钱还能往哪放?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城市画报

以为这是星际穿越,原来她在废墟拍大片!

城市画报  · 公众号  · 杂志  · 2017-05-08 12:00

正文


“废墟探险”是时下年轻人追求刺激的新玩法

可以上溯到几个世纪前全世界的盗墓风潮

人们探寻的废弃建筑、隧道、墓穴

成为了年轻人寻找过去、探访意义和价值

或是干脆释放荷尔蒙的出口


“废墟摄影”是“废墟探险”的更高级玩法

将相机看成一只努力睁开的瞳孔,记录光的形态

这个女孩,跑遍世界的各大废墟

她的镜头下,有没有你们渴求改变的模样?


👇




inhiu是“网红”,至少她在某类摄影圈子里被踏踏实实称作女神,这个圈子叫“废墟摄影”。

inhiu在拍什么?在她的照片里,通常会出现这样一幅幅图像:你闻所闻的地方,以你见所未见的场景。或大厦、或隧道、或是孤立在广场中央的纪念碑。她站在其间,趁着夜、打着光,用长短不一的快门记录下自己和这些建筑的谋面……



玩上瘾的废墟摄影




2013年拍摄的保加利亚纪念碑式建筑Buzludzha“飞碟”,她前后一共去过这里6次,见过这里的白天、夜晚、迷雾、暴雨、闪电、盛夏、日出、日落。



/保加利亚“飞碟”/


在2012年之前,“废墟探险”、“废墟摄影”跟杨潇都谈不上有什么联系。inhiu是一个有着苛刻审美趣味的旅行者,她对色彩、构图和光影明暗都相当执着、 考究。可她坦承:2012年之前,她只是一个普通的旅行爱好者,喜欢购物、美食、去大家都爱去的旅游景点。


直到2012年,在柏林喝了一些美酒,在捷克看过一些美女,在波兰吃了一些饺子之后,她最终站到了保加利亚的巴尔干山头。


对于当时眼前的景象她是这么描述的:


“到访的第一次是在一个大雾弥漫的黑夜里,一片黑暗中我知道它就在眼前,可 什么都看不见,黑暗形式的完完全全的空,直到一道闪电划过天空,光辉彻底照亮头顶的纪念碑,才意识到它是多么庞大,黑暗中威严伫立。”


她所目睹的废墟,名为Buzludazha。这建筑物形似一块巨型飞碟沉沉落在山脊,一根在体量上不遑多让的柱体,笔直地从圆盘中央伸出。这座庞大、神秘且极端的建筑,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为了纪念19世纪保加利亚抵抗土耳其侵略的民族精神,也是一座保加利亚共产党的精神里程碑。而随着苏联的解体,Buzludazha失去了往日辉煌的功能——领袖不再,人民离它而去——保加利亚新政府既没有能力修缮,也没有精力将它彻底摧毁。


巨型飞碟从此内外清冷,遗弃的残骸、废旧的杂志和牲畜的粪便,证明昔日的辉煌正在失血,而像杨潇这样的“废墟探险”者,开始重新为Buzludazha输血。


“随后的两年内,我又去了(Buzludazha)六次,白天、晚上、雾天、雪天,” 她说,“就是有瘾。”


巨大的Buzludazha“怀抱”着伫立其中的一个小小人影(即inhiu),在黑夜中透露耀眼的光。她后来的很多作品都如此,自己置身在画面里,渺小而孤独。她形容废墟探索就是她一直寻找的生命中“硬核”一样的东西,而摄影则是“面对永恒而感叹自身微小时,所能抓住的我们彼此拥有过的证明。”



/没有不行的人/


inhiu对于废墟不同寻常的表达,归功于一位英国摄影师,他是她最早、也是最成功的领路人。这位她口中的导师,总能在能见度极低的废墟中,在相机不长的曝光时间里,迈开“英式大长腿”,用矫健的身姿,精准曝光,一气呵成。


而inhiu,则跟在后头,就着手电在地上一个个标注点位,在黑暗里摸爬滚打,把光布局在满意的位置。一圈下来会迷路,更少不了虚脱……最后,inhiu在照片中立定,留给照片外的我们一个睥睨而又洒脱的剪影。


“有一次在6400的感光度下拍了一晚上……有一回拍星轨,曝光了十几分钟发现镜头盖忘记开了,”inhiu甚至认为自己的运动机能其实低于常人,“我在想,连我这么不行的人都能完成,还有什么人不行呢?”




inhiu2015年拍摄的为数不多的国内废墟——上海总商会遗址。


2016年2月在克罗地亚拍摄的Zeljava空军基地,基地隧道很大,她在地下拍了好几天。


废墟摄影,到底在干嘛?




2016年2月,拍摄于英国谢菲尔德市中心的地下河Megatron,英国谢菲尔德的河道sheaf自13世纪以来就是这个城市的主要工业动力能源之一,城市名Sheffield也因此河得名。1860年,河道改建为地下暗渠,以适应城市扩张发展和雨季防汛。Megatron(中文意为擎天柱)是其中最为庞大的一段维多利亚风格的地下腔体暗渠,遗留至今。



/嫌弃与怀疑/


inhiu平日在一家旅行网站担任设计总监,然而一年三到六次的旅行,跟公司无关。 


“拍照、旅行不是我的日常状态。但是我每天下班以后,就开始在网上找那些地儿,找到了以后就往地图上扎点,”她说,“这就像姑娘们在淘宝上超购物车加东西,她不一定买,但本身这个过程就是特别的爽。”


但不是每个探险废墟的同伴都能合拍。更多的时候,同行的“嫌弃”源于她是一个“亚洲小矮个,兼女性”。


切尔诺贝利若有似无的辐射恐惧,克罗地亚边境废弃空军基地里跟军警的纠缠不清,加上东欧寒冬时不讲道理的风雪,每一张照片背后,都付上杨潇僵直的身体和不时痉挛的胃。


但是,去往一个神交已久的废墟前,她最担心的问题往往不是身体顶不顶得住,有没有被抓的风险,甚至不是今晚能不能把照片拍到满意——她最先忧心的,是能不能进入废墟当中。



/谢菲尔德的废弃法庭/



很难进入的英国谢菲尔德法庭。


2013年秋天,inhiu在英国谢菲尔德,打算和同伴进入一处废弃的法庭。白天先去探路,到地方傻了眼——横在她面前的是一处三米多高的大铁门。在铁门的最上端,留着一人的空隙,刚巧召唤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探索者;而旁边一个垃圾桶,又对体格欠佳的探险者,提供着若有似无的可能性。 


同伴发现了她的异样,说:网上的那些人都能进去,我们也能进去。

inhiu说:“好的。”胃部随即就开始痉挛。 


因为废弃的法庭紧挨着警察局,她和同伴不得不耐着性子等到后半夜。夜色裹着三米多高的卷闸门,给难度又上了好几个量级。到了跟前,inhiu发现,别说是大门了,就连眼前的垃圾桶她都上不去。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爬上垃圾桶,再踩着同伴上去。


“这下上去了,我到那边怎么下去啊。”这种担心根本抵挡不了想要进去的欲望,她翻到一半,用手电朝着黑漆漆的法庭里一照,乐了——门的那头有个梯子。 


后来,和一位废墟摄影爱好者交流时,她不经意地谈到自己曾去过谢菲尔德的那处法庭,脸上丝毫不带有当时翻进去后、锤墙激动的自豪。那位摄影师打量了 一下眼前的这位“亚洲小矮个,兼女性”说:“那可是个中级难度的地方啊。” 


几年的探险后,inhiu的旅行仍旧分两种:一种和同伴吃吃喝喝,另一种会和朋友基本绝缘——孤注一掷地奔向心仪的废墟。


 “问我到底在干嘛?这就是我个人的大型自拍吧。”


inhiu废墟探险常用工具:电筒、各色灯管等。



废墟摄影,一场大型自拍




inhiu在公司楼下、北京东直门附近的一处烂尾楼废墟。



/去废墟拍摄?因为真的好看/


inhiu喜欢东欧社会主义建筑,这几年的旅行轨迹也围绕着喜好展开。此类建筑没有预算之虞,也似乎没有美学尺度——称为苏联现代主义建筑风格也罢,这些残存在东欧国家的视觉震撼依旧是个莫衷一是的谜。 


很多人对inhiu的照片和照片以外的建筑,展开各式各样的解读:例如政治、经 济、意识形态的建筑语汇,设计背后专制主义的心理学成因,消费时代里集体主义带来的视觉快感等等。


inhiu的解释是,她去那儿、她拍那儿,因为它真的好看。 


“建筑背后的意识形态冲突、政权的更迭、战争或者是和平演变,事实上都在不停地发生,哪一个时代都不曾停止……算是废墟背后的reference,”她说,“不存在任何隐喻,废墟摄影就是我的一个私人游戏。”


这场游戏的双方,是inhiu和废墟。 



inhiu书架上的陈设,仿佛被摔破的玩偶、仿佛戴着防毒面具的骷 髅头、双腿夹着一颗子弹的女性模型。



/废墟摄影带来的改变/


废墟的价值不是人的历史和经验带来的。在保加利亚,当她2013年第一次经历 Buzludazha时,在巨大“飞碟”的入口处,有人用涂鸦写着“Forget your past”; 后来,这一句被人涂去,而在另一个地方,同样写着“Don’t forget your past”。


几年间,这座“大飞碟”开始发生一些事情:里面的垃圾被清空;被制片方看 中、要拍摄电影;被科研机构看做研究意识形态的范本;Buzludazha的设计师也声称,要更正这座庞然大物的样貌。


每个人各抒己见,而inhiu恰恰只采撷那一瞬间。问到她和废墟的关系——她认为 “驯服”一词,成了那一刻的游戏中,他们彼此相认的基本条件。


人为目的建造的建筑,生命力其实可增可减。后来,废墟面对着荒芜和随时被夷为平地的威胁,充满着生的欲望和魅力,最后呈现出建筑物的一种超越生命的表达力。 


被生命力驯服的inhiu站在废墟面前说:“以前不是为我而建的,现在也不是为我荒废的,即使有一天推倒重建,我也只是一个影响的因子。”




去的每一个地方都无法在物理的意义上真正拥有,于是她举着光在废墟上“起舞”,用大约1200万的像素,数十分钟的曝光,0.1毫米左右的相纸,述说着彼此驯服的瞬间。 


废墟有着向下的力量,光带着向上的力量,揉着痉挛的胃部,抬着冻僵的双腿,扛着仿佛不属于自己的身体,inhiu让两种力量相遇了,在瞬间点燃千万种可能,最后,不着痕迹,将废墟还给黑夜。


inhiu说,经历上述的体验,在归途上最想看到的是——麦当劳。我说,是不是就像在网吧包夜、一夜酣战后,拖着身子在晨光中看到一家包子铺一样。 


她说:对对对对!





以上内容节选自

《满世界废墟里玩自拍》

更多新奇有趣的废墟探险故事

请读《城市画报》5月刊

点击下图把杂志带回家


制作名单

图 林舒 inhiu

编辑 席郁兰

设计 钟远超

文章作者 梁孟龙

微信编辑  Acher


马上扫码,和肉身版城画君做朋友

👇👇👇

(id:chenghuajun2016)


合作请联系

[email protected](新媒体事业部)

[email protected](整合营销部)

投稿请扔至:[email protected]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