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金错刀频道 山岚(微信公众号:金错刀)
雷军本月13日在2016中国(四川)电子商务发展峰会上表示,用接近成本价格去销售,把整个的综合成本做到最低,其实他用了很多的招,但在大会上,他只讲这两招。
原文如下,略微有删减,干货已经突出
拥有全球最好的制造能力,为啥我们的东西做的又差还卖的很贵?
在2010年的时候,其实我看到了一个现象,中国是制造大国,我们制造了很多产品,在全球各地的商店买到了很多的东西都是“中国制造”的,这一点我们非常地自豪,我也觉得中国制造的能力是世界一流。
但是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当你走到商店去看,我们国产的产品,拿起来就觉得很劣质,一看价格还贼贵,这我们就不理解了,我们拥有全球最好的制造能力,为什么我们的东西做的又差还卖的很贵?
这就比较邪乎了,至少在2010年我做手机的时候,整个国产手机的实力和产品都有一些问题,不仅仅是手机行业,各行各业都有同样的问题。这中间的问题出在什么地方?
比如说在美国,花三四十美金就可以买一件非常好的衬衣,而在中国,说实话,没有一两千块钱你是很难买到一件好衬衣的。
美国为什么三四十块钱的衬衣就没有问题?
我认为我找到了中国制造业最难的问题,其实是整个中国社会效率低下。因为效率低下之后,我们为了把东西卖出去,我们花在市场,花在营销,花在渠道,花在店面,花在促销上的钱实在太多了。
基于这一点我认为我找到了让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秘诀,就是全方位的改善效率,能不能把钱,把绝大部分的钱花在产品本身上。
怎么破解这个问题?我给我自己提出了一个要求:能不能做出世界一流的产品,按制造成本价零售。
科技产品不是奢侈品,我们怎么让科技产品国民价,让每个人都可以享受科技的乐趣,这其实是我做小米的初衷。
如何才能接近成本价格销售产品?我只讲两个招:
基于这一点,我就在想,我怎么能用接近成本价格去销售,我怎么能把整个的综合成本做到最低,其实我用了很多的招,我只给讲两个招:
第一招专注
▼
在很长时间里,小米一年只做一款手机,传统手机厂商一年做100个型号,这100个型号其实没有太大的差别,它们的研发成本、库存、物流,所有的成本都挺高的。
但如果集中精力把一款产品做好,它的成本是最低的。
昨天我跟我们长虹的领导交流时,他们也帮我们代工做空气净化器,我说小米每年做空气净化器一年只做一款。
我们刚刚说的20多种产品每年基本上都只做一款,我们的专注是在这个品类上只做一两个型号,聚焦把产品做到极致,这样研发和运作成本最低。
第二招重构
▼
第二件事,我们能不能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把市场、营销、渠道、店面这些成本全部重构。
我们怎么重构的呢?
第一个,我们实验了一下,把市场费用全部干掉,在小米前三年,其实是没有任何市场费用的。
因为没有市场费用,我们成功利用互联网的口碑营销和新媒体营销。基于口碑营销,在刚开始的三年里,市场成本接近零。
接着是渠道成本,零售业成本,这些成本在传统商业里至少占30%到40%的营业成本。
我们怎么做的呢?我说我们是前店后厂,自己家做了手机,开了一个小米网,直接就卖了,而且很长时间里实现了零库存,因为我们经常生产跟不上。
当然也有一个很深的误解叫做“饥饿营销”,我记得我们是到去年5月份,产能才满足了需求,也就是说前三年我们的产能都严重不足。
所以,这样我们的渠道成本是接近零的,营销成本也是接近零的,基于我们把这几个成本全部干掉之后,得以实现了接近成本价直接零售。
未来这种“专卖店”会越来越多
我认为未来小米网这种“专卖店”会越来越多。
我每获得一个用户我就在想“我能不能围绕这个用户用小米模式,给他提供更多电子消费品。”当他走进我这个地方,他所需要的东西都可以买到。
很多人就跟我说他们家是小米之家,几乎所有东西都是小米的,我认为这样做效率最高,因为手机是低频的,一两年才买一部。
如果用巨大的投资做电商,这个生意是没有规模效应的,因为频度太低。基于这一点原因,我们用小米模式开发二三十个品类,每个品类一两个型号,我们这个专卖店才真正有价值。
所以,小米在创办之初,就是按照网上“专卖店”的模式设置商业模式的,在初期时,可能避免了大家在做电商过程中的很多痛苦和烦恼。
反正我们是不怎么赔钱就干成了这么大规模的电商,这在中国其实也是一个创举。
不管是电商,还是连锁店、零售店,本质上都要改善效率
我们再回到电商主题,我认为电商是零售业的一种新业态,它最核心的特点是效率。它只需要4% 、5%的成本就可以搞定零售。
但是回过来,现场也有做连锁店的,我认为我们应该认认真真研究costa的模式,能不能只用6.5%就搞定效率,如果可以搞定,那么不担心电商可以把你击跨,这样电商和零售店会长期并存,并且零售店其实还会是市场的主流。
总结一下我的观点:
我觉得不管是电商,还是线下的连锁店、零售店,本质上要改善效率,只有改善效率,中国的产品才会越来越好,中国的老百姓的购买需求才会极大地释放出来;
第二个观点是,我认为我们中国有一流的制造能力,一流的设计和研发能力,我们现在消费者买到的产品不够好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效率低下。
只有全社会共同关注效率的改善,
全过程效率优化,
中国的产品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