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自古以来便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石。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为新时代治水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近年来,我国通过统筹推进节水、护水、用水,构建起全球规模最大的水利基础设施体系,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国家出台了多项节约水资源的政策举措,全社会节水意识不断提升,
全国60%以上县级行政区已达到节水型社会标准
。
目前,我国耕地灌溉亩均用水量由
2014年的每亩40
2立方米下降到2022年的364立方米
,彰显了农业节水工作的显著成效。
▲广东省广州市沥滘净水厂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近日,该净水厂荣获全国首批“污水处理绿色低碳标杆厂”称号。
护水,对于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和
提升人民福祉至关重要。
随着《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的实施,我国水资源配置实现了全局性优化,
水利工程的供水能力已超过9000亿立方米
。
当前,河湖长制全面建立,
120万名河湖长履职尽责
,“河畅、水清、岸绿、景美”正在变成现实。
同时,流域防洪工程体系的不断完善,使得我国在过去10年中
新增了1632亿立方米的水库库容
。
▲洱海是云南第二大高原淡水湖,也是大理人的“母亲湖”。2023年,洱海水质保持优良水平
,洱海27条主要入湖河流水质优良率连续两年为100%。
▲近年来,山东省东营市全面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助力渔民实现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
党中央、国务院统筹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提出完善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收益管理制度,明确要求建立健全用水权初始分配制度,推进用水权市场化交易
。
近年来,我国在用水权改革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
中国水权交易所交易水量达到5.39亿立方米
。随着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工作的不断加强,我国2023年的用水总量保持在6100亿立方米以内,
我国万元GDP用水量在过去10年中下降超过四成
。
在农业用水领域,我国用水效率实现了显著提高,
全国耕地有效灌溉面积已扩展至10.55亿亩,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提升至90%
。
▲今年是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10周年。10年来,工程累计调水超760亿立方米,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充分释放,初步构筑起我国“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水网总体格局。图为河南南阳陶岔渠首枢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起点。
▲中远海运旗下公司打造的全国首座“碳中和”水上综合服务区——江阴水上绿色综合服务区。
近年来,金融机构在节水、护水和用水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商业银行
积极创新信贷产品
,根据水利工程项目特点,结合自身优势和定位,探索各具特色的金融产品;
突出支持重点
,聚焦国家水利工程规划,切实为骨干水
网工程、农村供水工程、灌区建设改造、流域防洪工程、智慧水利建设等重点水利领域提供金融服务;
创新信贷政策
,根据各类型水利工程项目特点,出台有针对性的水利贷款产品,并在贷款期限、贷款利率、资本金比例、贷款审批、项目授权等方面配套差异化政策;紧跟国家水权改革进程,
创新基于水权等权益的金融产品
。此外,金融机构积极发挥协同效应,
建立与政府的长期合作机制
,加强对水利项目全程参与,并综合运用信贷、债券、金融租赁等金融工具,提升金融服务质效。
水利,关乎民生,关乎国家未来。下一步,金融机构须在
水灾害防治、水资源节约、水生态保护、水环境治理
等方面谋篇布局,为守护江河安澜、促进人水和谐、保障水安全提供有力的金融保障。
文字:
赵云鹏
图片:VCG、东方IC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忆江南》唐·白居易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滕王阁序》唐·王勃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山居秋暝》唐·王维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池》宋·杨万里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将进酒》唐·李白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望洞庭》唐·刘禹锡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春江花月夜》唐·张若虚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江村》唐·杜甫
“溪水无情似有情,入山三日得同行。”
《过分水岭》唐·温庭筠
“北望燕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
《湖州歌·其六》宋·汪元量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观书有感》宋·朱熹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登鹳雀楼》唐·王之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