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太极养生堂
以太极养生为核心理念,弘扬太极文化,分享更多有关国学经典、儒释道文化、中医养生、饮食保健等智慧。提供养生保健,养生之道等精选养生常识,将养生贯穿于日常生活,真正做到让养生大众化,全民化,科学化。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  ·  早安·天津 ·  23 小时前  
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  ·  早安·天津 ·  23 小时前  
生态梦网  ·  全球最大!投产!距滨海新区约170公里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太极养生堂

把推手当成太极拳的技击,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

太极养生堂  · 公众号  ·  · 2018-05-02 22:48

正文

杨氏太极拳,拳架功夫有成后,当进入推手练习。推手是习练太极拳不可逾越的功夫阶段,也是对拳架功夫的验证。有人把推手当成太极拳的技击,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

杨氏太极拳推手的模式,先练定步单推,进而定步双推、活步双推、大捋、定步散推、活步散推等。

推手的练习需师傅在旁指导,推手功夫既是师兄弟互相“喂劲”阶段,更需师傅给徒弟“喂劲”,同时也是师傅对徒弟拳架功夫的验证。

杨氏太极拳把推手功夫和拳架、套路及内功相结合,并细划为三个阶段。

一、拳架套路中的外三合阶段:

拳架套路练习熟练后,但无内功。推手主要表现为听劲及化劲,表现形式为引进落空。因没有内力,谈不上发力,只能引对方失重后借力推。此阶段高手,沾黏住对手后,能从对方接触点力量的变化,感应对方身体重心,本体随着变化造成对方失重。如拳论:“无过不极,随屈就伸。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黏。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笔者恩师杨振基先生对此解释更简单,谓“我不动,跟你走”练功至此阶段虽无内功,也是杨氏太极真传。杨澄甫师祖“太极拳十要”有此功论述。杨氏老谱《32目》“下乘武事解”即为此阶段功夫之总论。目前推手擂台上“高手”多为此功夫。因无内功,只能凭招数决定胜负,前辈大师称此为招熟阶段。

二、拳架套路中内气达内三合阶段:

拳架功夫内气充足意到气到,拳架表现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动则整劲。此时推手主要是习练各种劲道,前辈大师称此为“找劲”,如“四正”、“四隅”延伸出的涌、撞、飘等太极内劲。笔者曾博文“十二抽”、“二十劲”等均在此阶段。也有大师对此阶段劲道另有解释,不过依笔者所见,太极劲解释千千万只是模式、名称,或者是为解释更清的语言变化。这常使学习者纳闷那个对?如要我答,你师傅教你的最对。此阶段内功解释为杨氏太极拳谱“大小太极解”,师祖杨澄甫“太极拳十要”也有论述。杨氏太极《32目》中“粘黏连随”、“顶扁丢抗”、“对待无病”、“太极正功解”等多篇拳谱,均为此功理论解。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