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城市来说,人是财富,不是包袱。
——王福重
文/貌貌狼(微信公众号:财经郎眼Daily)
最近一年多以来,已经有60座城市开启了“抢人大战”。仅今年前5个月,就有35座城市发布了40多次人才吸引政策。不同于过去对一般劳动力的竞争,此轮“抢人大战”主要是针对大学毕业生、高技术人才、海外人才等,而具体的福利政策较过去也有很大突破。
首先是人们最关注的“户籍”问题。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户籍是一张城市的“入场券”,它不仅是城市居民的身份证明,有时候它还可以决定你与这个城市的教育、医疗、养老等资源的距离。
以学区房为例,中国的学区房在各城市都有不同的购买限制,其中就包括“户籍限制”,为了孩子的教育,许多父母不惜重金迁户口,只为拿到购买学区房的资格。正如印度电影《起跑线》里的故事,服装店老板拉吉与太太米塔为了让女儿接受更好的教育,从学区房到名校梦,想尽了各种办法,这也未尝不是部分中国父母的现实写照。
而“抢人大战”中“户籍优先”几乎成为标配,这也是为了年轻人能够在城市“安心发展”
,至少不用在未来因为一纸户籍东奔西跑,没有归属感。
其次则是各城献上“住房大礼包”,购房有折扣,租房发补贴,甚至部分城市还针对人才取消“限购”,最大程度地解决现在许多年轻人最苦恼的问题——买不起房子。
深圳:本科毕业6折可买房;
西安:近5年毕业或35周岁以下的高校毕业生创业,可申请贷款,额度最高50万元,期限一般为两年,并给予50%贴息;
成都:2018年起对引进的急需紧缺人才发放安家补贴,3年内每人每月至少发放2000元;
武汉:大学生可低于市场价20%的价格买到安居房、租到租赁房;
郑州:首次购房补贴标准,博士每人10万元,硕士每人5万元,本科毕业生每人2万元;
长沙:在长沙工作、具有专科以上学历或技师以上职业资格的人才,首套房不受户籍和个税、社保缴存限制。
此外,就业创业方面各城市也毫不吝啬,比如南京针对高校2018届毕业生每人发放1000元面试补贴、杭州针对外国人才创业提供最高可达1亿元的资助。
城市资源最大限度向着“外来人口”倾斜,
带来的效果也显而易见。各大城市近一年来的人口增长率显著提升,以西安为例,2018年第一季度西安新落户24.5万人,几乎是去年迁入人口的总量。
“愈演愈烈”的抢人大战,让人们看到了中国二三线城市崛起的希望,却也引发了不少担忧。
一方面是与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相比,部分城市的人才成长环境并不成熟,留给人才可发展的空间始终有限,粗放式的福利政策引进人才,而忽略后续的城市内部环境建设,长远来看弊大于利。
另一方面则是“抢人大战”对当地房地产市场的刺激。“落户风暴”让二三线城市的房价再度升温,大量人口涌入城市,不少地区更是出现无房可售、价格激增的情况。如果不能控制人口流入数量,那么对城市的经济发展来说可能会适得其反。
俗话说,有土斯有人,有人斯有财。这轮“抢人大战”究竟谁是真正的获益者?过多的人口增量是否会给各大城市带来负荷?对于年轻人而言,到底应该如何选择?为此,我们请来了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王福重
谈谈他的看法。
王福重:
为什么这些城市,都要放开人才落户的门槛、条件?因为一个城市的经济增长中,最重要的资源就是人,城市的土地就那么多,都有限制,
城市经济要增长,人力资源是最重要的。
而且经济增长的另一个层面,就是技术,也跟人有关。所以说一个城市要发展,就必须聚集大批的高技术人才,或者有创新潜质的人才。
现在各个城市,它(人才计划)基本的标准是要大学毕业,大学毕业积累了非常不错的人力资本,跟现有的城市居民相比较,大学生的平均素质肯定要远远地高于现有市民的素质。 这就是城市从自己发展的角度,做的一个非常正确的决策,而人才计划又在现有的政治框架内。目前城市还是有户籍制度的 ,只是说人才计划在这个门槛上有所降低,所以
人才计划可以优化城市的人口结构。
而我们经常提及的人力资本,
教育不是一种消费,它是一种人力资本的投资。
如果我上了大学,想留在城里工作,因为城里的工作机会多,遇到志同道合的人的几率也更多,这些大学生与志同道合的人的交往当中,可能就会迸发创新的火花。所以说创新一定发生在城市,而且发生在较大的城市,最起码是二三线以上的城市。
对大学生来说,想留在城市工作是非常正常的,这是他自己人力资本投资的回报,这对城市的发展也有好处,这是双赢的。
而人才计划中的降低入户门槛,是否会对当地房地产行业带来冲击,王福重老师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首先我们不能妖魔化房地产,想想20多年前 ,我们人均住房面积连现在的一半都不到,而且城市都比较落后。房地产联系着40多个行业,许多人认为,制造业重要、实体经济重要,但是如果没有房地产去消化钢铁、水泥、建材、家电,甚至很多服务业的话,很多行业其实都无法发展,所以说房地产是最大的实体经济。
而人才计划引进的大学毕业生,跟流动性人口是不一样的,大学生会想在城市里沉淀下来,好好工作,在这里买房,那么,这对城市的发展来说,是有好处的,而不是坏处。
过去我们把人当成一种包袱,其实人是财富。
有人会觉得中国的大城市人太多了,其实按人口来看,中国进入全世界前十大城市的只有上海一个,而上海还没有圣保罗大,东京则更大,有3500万人。
城市越大,人们交往的密度就越大,财富是在交往之中创造出来的,只要人是靠自己的努力,靠自己的能力在市场当中获得收入,那么他就是在给社会创造财富。
因此,城市越大、越繁荣、越干净、越安全,而不是相反。
而城市容纳人的容量是没有极限的,过去很多人认为,像广州这样的城市,可能300万人、500万人就已经到达极限了,但现在广州有1800万人,依然发展得很好,为什么?
因为城市是一种节约资源,不是浪费资源。
所以说城市化是中国必须要走的路,而且是现在正在走的路,也是非常正确的路,这符合人类发展的一般规律。总的来说,放开户籍限制是非常好的,也非常符合当下的大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