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Tiny4Voice
一天一条来自 Tinyfool 的语音鸡汤,暖胃暖心,让我们一起在漫漫长夜里面默默前行,在死之前,没有终点,不会停歇。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昌吉日报  ·  最新!手机号可以线上销户 ·  16 小时前  
昌吉日报  ·  最新!手机号可以线上销户 ·  16 小时前  
奇舞精选  ·  从 DeepSeek 看25年前端的一个小趋势 ·  昨天  
奇舞精选  ·  从 DeepSeek 看25年前端的一个小趋势 ·  昨天  
AIGC开放社区  ·  极客说|利用 Azure AI Agent ... ·  昨天  
AIGC开放社区  ·  极客说|利用 Azure AI Agent ... ·  昨天  
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  ·  逛观山湖灯会庙市有“门”道,快来瞧~ ·  3 天前  
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  ·  逛观山湖灯会庙市有“门”道,快来瞧~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Tiny4Voice

这年头还有人看书么?

Tiny4Voice  · 公众号  · 科技自媒体  · 2021-05-18 20:38

正文

最近 我要搬回天津去 ,我在塘沽的房子有一间空着的次卧,这次要被改成我的书房。之前它就是一间储藏室,买来就空着,地板有点不太好,墙也蛮脏的。我爹用它堆了一堆杂物。我还没搬回去,但是我爹已经帮我清理,并在我的嘱咐下,帮我找了人换了地板,贴了墙纸。一切都那么好。


然而我爹突然很兴奋地在微信给我传来一张照片,并说,“给你和楠子一人买了一个大柜子,这下子你们的书有地方放了。”


我说这可坏了,我那个书房哪里放的下那么大的柜子,我还要放几个桌子,我还要布置视频拍摄的位置,等等。


我爹会这么想,是因为他知道,我一直有多么爱书。


我在高中住校的时候,一个星期只有20块钱的饭费。而学校旁边的一个书店,当时是我最爱的地方,天天去翻。我买下了好几本书,最有成就感的是有一次我买了一本50块钱的书。为了买那本书,我连续几个星期在学校一天只吃一顿包子。直接结果是,有一次体育课,我晕倒在操场上。


大学的住校在四川,我更是买了无数的书。生活费里面一大半也是买了书。经常和我最好的朋友王总,在食堂门口打劫同班同学,用他们的卡买两个五毛的小肉饼,或者一块钱的一个大饼,这就是我们的一顿饭。


离开大学的时候很仓促,甚至没参加毕业典礼,当时我在帮老师做一个项目。毕业了以后,学校里面留的那台电脑,送给了一个学弟。让同学们帮我寄回的就是几箱子书。


后来,我在北京漂泊的时候,在上海漂泊的时候,有段时间我父母跟我们生活在一起。我又迅速堆积了一堆的书。堆得到处都是。我爹被弄的很烦,于是在小区里面找了一堆废木头,给我做了一个宽有两米,高有1米6的大型书架。


不过搬家总是痛苦的,我这20年又都在漂泊,每次搬家就会送人很多书。因为搬起来太辛苦了。这些年,我觉得书其实不管多少钱买的,也不见得是我的,飘来飘去,缘聚缘散。


大概5-6年前,我几乎散尽了我的中文书,能买到kindle电子书的,都换成了kindle电子书。我主要的新书也都切换成了英文kindle电子书了。于是家里就清净多了。不过有一些特别好的书,确实是无法在kindle里面找到的。所以,还是有零星的几本藏书。


我爹前些日子来我上海家里玩的时候,看到了一堆书。其实这里面有一大半都不是我买的。有的是朋友出书送我的,有的是出版社的希望我在微博提一句寄来的,也有是找我写序写推荐的送我的。其实我自己的书并不多了。


今天废了好大劲儿,把看完的书都扫到了多抓鱼里面,然后下了一个单,卖掉了。缘聚缘散,了解于此。多抓鱼很优秀,很懂得做生意。但是玩起来也很让人感伤。大多数书在多抓鱼卖的时候,都只有原价的一折两折。


其实这是基于商业模式的考虑,多抓鱼是不会赔本收书的,一本书的收购价格更低,卖的价格稍微高一点。而有些书,多抓鱼根据数据认为不好卖,就干脆不收。


不能说多抓鱼的数据代表了全国的读者,但是很大程度上确实是表现出了很多读者的喜好。有些鸡汤书,比如我自己的《技巧》,干脆就不收。有些书,折价非常厉害。有些书还好。


如果我不是搬家,不管一本书多么卑微,多么普通,我都想留着它们。但是要搬家,带着很多书搬1000公里,成本和体验上确实太折磨了。而卖掉它们也是我一直不想面对的事情。就像我的朋友自然也是有亲近疏远之分,但是你让我排个顺序,甚至让我说,想跟谁绝交,在我看来也是非常痛苦和残忍的。


我很感谢多抓鱼这么一个方便的服务,我甚至用它买了一堆书。但是,多抓鱼也让我们一次次地感到,在今天,书真不值钱啊。


书店


这两天在一个语言聊天软件里面,我听到一个女儿一直在聊一个书店的故事。其实,这个书店就在我家楼下的地铁站里。我每天坐地铁都会路过,好像还买了几本书。总的来说那个书店,我还是非常喜欢的。可惜最后还是被关了。


地铁里面又搞了一个新店,也是书店,但是真的是毫无意思了。书少多了,选书也没啥意思。倒是堆了一堆文创用品。好像营业时间也短了很多,我已经很久没有进去看了,完全失去了进去逛的兴趣。


上海还是有很多书店,有一些还不错。不过我的阅读兴趣变了,我主要是来看英文书,所以,福州路的外文书店和长乐路的邹韬奋外文书店成了我最爱去的书店。


线上的书店,我会去的更多,因为书店对我来说,首先是买书的工具。


但是线下气氛好的书店,我也是乐意逛的。


出版


有一段时间我在做电子出版业务,所以接触了很多出版界的人士。我自己出过一次书,还有几个技术类的出版社一直联系我问我要不要再出几本书。


中国的出版行业在我看来还是蛮尴尬的。最赚钱的都是出教材和教辅的。


真正意义的读书,纯粹的读书人自己的自发的读书,在整个出版行业里面其实是一个很小众的市场。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