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歪脑运营
这里不会提供大量的正常运营。
51好读  ›  专栏  ›  歪脑运营

电影向新媒的日常:上班时间看电影一时爽,一直看一直爽

歪脑运营  · 公众号  ·  · 2019-03-07 13:58

正文

周四好

我是突然出现的 柚柚





我幻想中的 完美工作

是这样的:




所以我一直特别羡慕 美食博主

不仅能吃好吃的

还能养活自己


又或者是电影类的 新媒体

不仅能看好电影

还能养活自己


而近日我碰上的这位大哥

就是这样令人嫉妒得发指的存在





他,一个超级无敌大宅男

擅长写文,爱好看电影


2015年从广告行业转行到新媒体

创办 「那一座城」「乌鸦电影」 公众号

并用了三年时间

乌鸦电影 做成了坐拥300万粉丝、

平均阅读量10万+的电影类 头部大号


还在2018年年底

完成了 600万元 天使轮融资

投资方为 微影资本、180中国


虽然这次人家并没有出书

但我还是想和他聊聊

别人的 公众号是怎么做的?



采访开始


「乌鸦电影」在下文将缩写为「乌」。


柚柚:Hello,怎么称呼您?做个自我介绍吧!


乌鸦 :大家好,我是乌鸦,乌鸦电影的创始人,电影爱好者,为 300万 读者看电影,写影评。

光坐着都能让人灵感爆发的

文艺办公室(旧)


柚柚:你好鸦鸦!我有点好奇,在电影类公众号内容同质化严重、风格大同小异的情况下,「乌」是怎么从中脱颖而出的?


乌鸦: 跟其他电影账号相比,我们确实比较特立独行。据我所知,很多电影类别头部账号,都是传统媒体出生,脑子里有无数电影,轻松就可以拿出影史的作品来进行对比,有很强的电影知识储备,运镜、拍摄手法,说来比我们专业。这些知识储备我们通通没有,我们的团队都是非影评人出生。

柚柚:所以“不专业”反而成为了你们的一种优势?


乌鸦: 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没把自己当专家,我们更能理解读者期望看到的东西。他们不关心情节借鉴自某部电影,影评人说的上来的ABC片,他们也不认识。他们期望有人告诉他们:电影好不好看?值不值得看?看完一部电影我收获了什么? 所以我们一直坚持平易近人的语言,坚持做好的内容 ,坚持给读者讲一个个平淡,却又触动人心的故事。

所以我觉得,用心了解用户的需求,用心做内容,读者是可以看得到的。


柚柚:虽说“不专业”能让你们写的内容更贴近用户,但这样会不会也让门槛变低,容易被取代呢?你们会想要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吗?


乌鸦: 在做的过程中多少都会接触到更多关于电影方面的知识,我们并不排斥这类知识, 我们也希望能更专业 ,但同时也会提醒自己,不要变成读者心目中“难读”的账号。


关于门槛低这点我不认为,虽然关于电影的分析跟角度我们确实不如专业影评人,但讲故事的方式,我们有自己的一套方法。


柚柚:在生存压力下,你们又是怎么兼顾读者和客户 金主爸爸 的感受的?


乌鸦: 大家的想法都是接广告的时候把对读者的伤害最小化,所以会写一篇正常的推送,在结尾的时候做一个神转折。


我作为一个资深广告人,我觉得这样的做法不妥。

我们希望我们做的广告对得起广告商支付你的报酬。所以首先我 不做神转折广告 ,我们都是产品和推送的内容紧密结合在一起,最后真的能让读者看到之后对这个品牌产生好感或者是产生购买行为,真的能帮到客户。





柚柚:众所周知,不少电影号都做过收钱夸烂片的缺德事,在金钱的诱惑下,鸦鸦会怎么选?


乌鸦: 确实,目前自媒体领域里,文化类的账号可以通过知识付费挣钱,生活类的账号可以通过电商挣钱,电影赛道上,目前还没有特别成熟的商业模式,只能够接到一些品牌的广告,但这个量跟时尚情感号相比,不是一个量级。

很多账号在不知道怎么活下去的情况下,会选择违心的挣烂片的钱。但读者不傻,读者看得出来,每推荐一次烂片,读者对你的信任就会下降一分,直到有一天不再信任你,不再看你的文章。 烂片的钱,我们无论如何都不会拿 ,在我们没法养活自己的时候我们就没想过拿,现在能养活团队了,就更不会拿。




柚柚:听说鸦鸦刚入行新媒体行业时,从没关注过公众号、也不会网购,是真的吗?简直就不像个地球人啊!


乌鸦: 哈哈哈哈哈,确实,之前有点不像地球人。


柚柚:那你是突然被外星人击中了,才会投身到新媒体行业吗?


乌鸦: 进入新媒体领域也是一个偶然。15年的时候自媒体很流行,我所接触的广告客户都希望通过微信公众号去推广自己的产品,我们便萌生了了解这个领域的念头。最快了解的方法就是投身进这个行业自己去做,于是我在当时那间公司做了第一个号:那一座城,半年做了30万用户。慢慢的,开始有投资方,有广告客户找上门了,我才开始觉得这条路似乎是可以试一试的。


柚柚:除此之外,还有没有什么原因,才促使你离开干了十几年的广告行业选择转行?


乌鸦: 我在广告行业该拿的奖拿得差不多了,工作收入也不错,为什么要变呢?


其实是因为广告行业在走下坡路了。它是寄生在实体商业和传媒行业之间的行业,很多中型客户已经找不到一个合适的投放平台,传统广告的投放效果大不如前,但其投放价格又依然很高。 做广告是挫折感很大的行业 ,就算你很懂创意和传播,但你不为事情的最终结果做决策,做决策的人是拿钱的人,他可能很懂他的企业很懂他的产品也很懂他的消费者,但他不一定懂信息传播方式。身处广告行业,你始终是个乙方, 你的从业经验越丰富,失落感可能越强。

柚柚:我想顺便问一句,你现在学会网购了吗?





乌鸦: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学会了淘宝购物,微信的好友也有所增长,现在大概有200个好友吧。


柚柚:哦哦,不错不错,进步很大。


晒晒鸦鸦的战利品

柚柚:您曾说过在刚学习新媒体时,觉得市面上的某些新媒体运营方法论“特别扯”,那是否代表你认为和内容相比,运营技巧并不重要?


乌鸦: 如果是指 10天就教会你怎么写爆文 ,这类课程我是觉得特别扯的,往往教的人都没写出过多爆的文章。


关于运营技巧,我是很佩服能够通过运营手段涨粉的团队,但我觉得 好的运营手段,需要建立在有好的内容或好的产品的前提下。

就好比你要做出一盘美味的食物,好的材料跟制作方法就是你的产品,但如果缺少了调味料,也就是运营的团队,这份食物可以吃,但不会太好吃。 内容是基础,运营更像是在产品还不错的前提下增加的各种合适调味料,让做出来的菜品品质更好。





柚柚:听说你成功的秘诀是“做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如果现在给你一个挑战,让你去做一个你不感兴趣的定位的公众号,您有信心复制「那」和「乌」的成功么?


乌鸦: 如果是不感兴趣的公众号,我应该不会选择去做,如果非做不可,那我只能慢慢培养兴趣,找到更多的可对比的竞品,用研究的心态去做。


柚柚:“读者如果在两秒之内没有喜欢上这条信息,他就再也不会喜欢你。”如何让读者在两秒之内喜欢我?


乌鸦: 我们一般会在文章的开头设置一个有意思的点,让读者觉得这篇文章有意思,选择接着往下阅读;或者设计一个悬念,让读者觉得接着往下看可以解答一个疑问。

我们称为给读者下一个“钩子”,这个“钩子”上的食物要足够吸引人,读者才会上钩,才能读的下来你的东西,读到你的内涵,才会喜欢你。


柚柚:我看到您的爆文常会涉及一些社会小人物的故事,除了在网络和书籍上面寻找素材,你会像记者一样亲自去接触他们,挖掘更深入的故事吗?


乌鸦: 我有点社交恐惧症,不太擅长跟人接触,所以不会像记者深入去接触小人物。





乌鸦: 我一般通过电影或者文学书籍去阅读小人物的故事,最喜欢的电影跟书籍,也是这类型较多。

我看很多这类型的纪录片, 很多纪录片真实的还原了各种小人物的生存现状, 比如徐童的《游民三部曲》,还有我特别喜欢的一部低成本纪录片《自行车与旧电钢》,如果可以,很希望他们能被更多人看见,更多人喜欢。

鸦鸦的读书心得:遇到灵感枯竭,唯一的办法就是不断补充自己,我是基本上把所有能调动的业余时间都调动了,能有一点空闲,就尽量多去书店,能看就多看,看不进去的就听,花半个小时听一本书,没有其他的捷径。


柚柚:接下来这个问题我想问很久了,为了长期输出电影内容,你们上班时间是不是可以看电影?


乌鸦: 当然会在上班的时候看电影, 看电影就是我们一天的工作之一。 所以很多人会觉得我们很幸福,就连上班都可以看电影。

柚柚:哇!好羡慕啊!!神仙工作!


乌鸦: 但是工作的时候看电影,跟平时在家看电影不一样。我们一般会准备一个笔记本,在看的过程中把有意思的情节、细节通过笔记的方式记下来,所以看电影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经常暂停,也会将某个有意思的片段重复看上两三次。这样才能保证在写文章的过程中记得电影里有意思的细节,当然除此之外还要查很多资料。


选题会

鸦鸦富有艺术感的选题笔记


柚柚:一般都怎么找到好电影?

乌鸦: 找电影的方式,豆瓣、淘票票、杂志、其他公众号,可以获取到最新电影资讯的平台我们都会浏览。一般先由团队的小伙伴看片,我也会挑选我感兴趣的电影,我们再统一 开选题会 ,挑选出可以打动我们的电影,再开始写。


柚柚:如果一个电影开头特别烂,你们还会继续往下看吗?会不会好不容易看完了,才发现这是个烂片?


乌鸦: 一般看20分钟,我们觉得没什么信息量,也没啥意思的话,就不会接着往下看了。但是如果烂的很有意思,值得吐槽,我们还是会看完的。


柚柚:烂的很有意思这话就挺有意思哈!话说 第91届奥斯卡电影节刚落幕,国内的热度很一般,这到底是什么原因。


乌鸦: 前几年,有位职业影评人对我说:中国观众真的很肤浅,对戛纳电影节、柏林电影节…这些牛逼奖项不感冒!反而对水平不咋样的奥斯卡趋之若鹜! 我对他说: 你错了!我们普通观众比你想象的还要肤浅! 我们固然对戛纳电影节、柏林电影节不感冒,对奥斯卡也没啥兴趣!无论是戛纳电影节、柏林电影节还是奥斯卡,没有几部观众熟知的电影入围。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我们中国院线只愿意引进好莱坞商业大片,在正规的渠道中,几乎看不到任何艺术价值高的好莱坞电影!除非我们以后能看到更多国外的艺术电影,否则奥斯卡还是会这样不温不火,没多少人关注。


柚柚:有道理!经常有人说国人电影品味差,您认不认同?

乌鸦: 国人确实看电影的品味差。


但这点不全怪国人,大家能获取到的优秀电影的渠道太少了,看的少,也就容易认为差的就是好的。如果要提高国人观影品味,得有更开放的渠道,让更多国人看更多优秀的电影吧。虽然我觉得这两年国产电影一直在进步,但跟成熟的欧美电影、日韩电影相比,还是落后了一截。

柚柚:您曾说过“封号”是您不能承受的。可对大号来说,一个表达的失误都很容易被无限放大,你会因此格外谨慎的做内容,不再去表达任何敏感的、有争议的东西吗?


乌鸦 :当然要走的更加谨慎,十几个小伙伴等着我开饭呢。

这么说吧,两年前,我或许会因为被删帖感到愤愤不平,会因为偶发的社会事件感到气愤。但两年后的我,变得温和变得成熟,看问题也更通透。 不愿意像不少同行一样,为了抓眼球,去蹭有关无关的热点; 也不愿意片面的看待问题,去传播愤怒的情绪。我更愿意静下心来,给大家推荐一部值得花两个小时去看的电影。

我希望给「乌」的读者 输出不偏激,不激烈的价值观 …希望更多人能通过它看到更多默默无闻的好电影…

柚柚:既然如此……最后就给大伙儿推荐几部冷门但精彩的电影吧!


乌鸦: 想推荐的有点多,是 枝裕和导演 的所有电影,我很喜欢是枝裕和,《莫娣》、《自行车和旧电钢》、《有熊谷守一在的地方》,还有最近刚上院线的《绿皮书》。

柚柚:我看的电影,果然是太少了…… 听说乌鸦电影在2018年完成了六百万元天使轮融资,今后乌鸦电影会变得更加商业化吗?还有什么别的打算?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