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璐透债市
关注宏观、行业、信用市场,分享个人研究成果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草原云 北方新报  ·  内蒙古满洲里市发生地震 ·  22 小时前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  ·  服饰丨当超现实主义与新浪漫主义融合,颠覆传统 ... ·  昨天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  ·  资讯丨2025年春节假期国内出游5.01亿人次 ·  2 天前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  ·  范迪安:戏虽落幕,台还敞开 ·  昨天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  ·  通知丨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关于征集戏曲创作优秀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璐透债市

【平安固收】1月金融数据:“开门红”成色十足

璐透债市  · 公众号  ·  · 2024-02-18 19:19

正文

刘璐      首席分析师  S1060519060001

郑子辰   高级分析师  S1060521090001


摘要

2月9日,央行发布24年1月金融数据,1月新增社融65000亿元,较wind一致性预期高7150亿元;人民币贷款49200亿元,较市场预期高2500亿元。


1、 社融大超预期“开门红”,实体融资需求修复。 社融同比多增的大头主要是企业债券、未贴现银行承兑票据、外币贷款和信托贷款,同比少增的主要是社融口径的人民币贷款、委托贷款、政府债券和股票融资,整体来看多个数据均反映出实体的融资需求或有一定改善。


2、人民币信贷总量多增,结构优化。 从信贷结构来看,1月居民贷款同比多增、企业贷款同比少增,居民短贷和中长贷都有显著改善;企业层面则是企业票据、短贷、中长贷均同比少增,其中票据融资少增明显。居民短期贷款多增可能与春节带动消费融资需求有关;而居民中长期贷款也呈现一定的改善,与23年1月居民提前还贷带来的低基数有关,居民中长贷的持续性有待观察。结合1月仍然偏弱的30城商品房成交数据和二手房价格数据,居民购房信心仍然偏弱,后续地产的回暖情况仍需要更多数据验证。企业贷款尽管同比明显少增,但考虑到23年1月极高的基数和24年1月相对偏强的结构,企业融资需求或有一定的改善。


3、1月新增存款绝对值较大,同比少增。 1月新增人民币存款5.48万亿,同比少增1.39万亿,从存款新增的绝对值来看也仅次于23年同期的6.87万亿,和1月的信贷数据偏强相对应,存款数据相较21-22年同期的3.5-3.8万亿也有较大增长。受春节错月因素,存款结构中居民少增、企业多增。M2-M1剪刀差大幅收窄,且延续了23年12月以来的收窄趋势,一方面反映出央行的“防止资金空转”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另一方面剪刀差的收窄与春节错月有关,春节所在月往往M1增速回落、M2增速回升。


4、政策落地带动社融超预期,短期关注股市风偏回暖的持续性。 1月社融和信贷均超出预期,社融的同比多增量主要系企业债券和非标贡献,而信贷一方面总量超出预期,另一方面结构有一定优化,表现在信贷成色中企业中长贷占比较高,整体数据均指向实体融资需求有一定改善,可能与此前万亿国债和PSL投放带来的配套融资需求有关。若宽信用成色为政策合意状态,那么短期内货币进一步宽松必要性较低。策略上,节后两周进入数据空窗期,预计债市主要跟随股市风险情绪震荡调整,难以形成趋势性机会,建议保持观望。


5、风险提示: 货币政策转向,通胀超预期,海外货币政策收紧持续性超预期。


正文

社融大超预期“开门红”,实体融资需求修复


24年1月新增社融65000亿元,同比多增5044亿元,较wind市场预期高出7150亿元。


社融大超预期,而同比多增的大头主要是企业债券、未贴现银行承兑票据、外币贷款和信托贷款, 分别同比多增3197亿元、2672亿元、1120亿元和794亿元。企业债同比多增,一方面与23年同期的低基数有关,另一方面结合下文企业中长期信贷表现相对较好,反映出企业融资需求有一定提升。而未贴现银行承兑票据、外币贷款、信托贷款同比均有多增,整体来看多个数据均反映出实体的融资需求或有一定改善。


同比少增的主要是社融口径的人民币贷款、委托贷款、政府债券和股票融资 ,分别同比少增914亿元、943亿元、1193亿元和542亿元。其中,社融口径人民币贷款尽管同比少增913亿元,但在央行要求“平滑信贷波动”的背景下,仍贡献了较多超出市场预期的部分;政府债如期同比少增,和23年政府债发行节奏有一定错位有关;股票融资同比少增,与1月权益市场表现相对低迷有关。

信贷总量多增,结构优化


此前,市场对人民币贷款的预期普遍不高: (1)据彭博报道,央行意在引导信贷均衡投放,对大型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节奏进行窗口指导,引导24年1季度信贷增量控制在过去5年均值水平,而19-23年人民币贷款的均值水平约3.8万亿,按照上浮10%来看大约也仅对应4.2万亿;(2)24年1月国股转贴现利率的上行幅度明显弱于以往,1月末6M转贴现利率和1月初相比仅波动小幅上行了2BP,而23年1月以来票据转贴现利率上行86BP,参考23年1月人民币信贷4.9万亿,市场普遍预期24年1月信贷开门红力度或弱于23年。


而实际的人民币贷款实现了同比小幅多增,明显超出市场预期。 信贷口径,人民币贷款同比多增200亿元,较市场预期多增2500亿元。反思信贷为何超预期的线索,一方面,1 月票据转贴现利率基本呈现先冲高、再回落、下旬进一步上行的走势,下旬走势可能对信贷投放指向意义更显著;另一方面,央行在1月24日国新办答记者问中曾提到“考虑到银行有‘开门红’的行为,去年下半年各项政策持续显效,预计今年一季度仍然会保持较快的信贷增长”,可能反映出1月的信贷并不弱。

从信贷结构来看,1月居民贷款同比多增、企业贷款同比少增,居民短贷和中长贷都有显著改善;企业层面则是企业票据、短贷、中长贷均同比少增,其中票据融资少增明显。

居民短贷、长贷均有一定改善。 居民贷款同比大幅多增7229亿元,企业贷款同比少增8200亿元。居民贷款中,短期贷款同比多增3187亿元,中长期贷款同比多增4041亿元,短期贷款多增可能与春节带动消费融资需求有关;而居民中长期贷款也呈现一定的改善,一方面与23年1月居民提前还贷带来的低基数有关,另一方面与二手房市场的挂牌量过去几个月表现尚可有关,向后看居民中长贷的持续性有待观察。结合1月仍然偏弱的30城商品房成交数据和二手房价格数据,居民购房信心仍然偏弱,后续地产的回暖情况仍需要更多数据验证。

企业贷款尽管同比明显少增,但考虑到23年1月极高的基数和24年1月相对偏强的结构,企业融资需求或有一定的改善。 从同比数据来看,1月企业贷款同比少增8200亿元,短贷、长贷均同比少增,其中企业短贷同比少增500亿元,企业中长贷同比少增1900亿元,票据融资同比少增5606亿元。尽管企业贷款和去年同期相比少增,但从绝对量来看,24年1月企业中长贷新增3.31万亿,仅次于23年1月的3.5万亿,为历史次高水平,相比之下21-22年同期企业中长贷大约在2万亿,17-20年同期约在1.5万亿左右,24年1月企业中长贷的绝对规模仍然较高。而从结构来看,1月的企业信贷结构较优,企业贷款的同比少增量主要集中在冲量性质更强的票据,票据融资净减少9733亿元,同比少增5606亿元,反映出企业融资需求或确有一定改善。


受春节错月因素,存款结构中居民少增、企业多增,M2-M1增速剪刀差有所收敛


1月新增存款绝对值较大,同比少增。 1月新增人民币存款5.48万亿,同比少增1.39万亿,从存款新增的绝对值来看也仅次于23年同期的6.87万亿,和1月的信贷数据偏强相对应,存款数据相较21-22年同期的3.5-3.8万亿也有较大增长。


受春节错月因素,存款结构中居民少增、企业多增。 结构上,非银存款同比少增4574亿元,政府端存款同比多增1776亿元,居民存款新增2.53万亿、同比少增3.67万亿,企业存款新增1.14万亿、同比多增1.86万亿。主要系春节错月因素影响,23年的春节落在1月而24年落在2月,春节月受年终奖发放等因素,往往对应企业存款回落、居民存款多增。


M2-M1增速剪刀差大幅收敛。 1月M2、M1同比增速分别录得8.7%、5.9%,M2同比增速相比12月进一步回落1.0个百分点,但M1增速相较12月大幅上升4.6个百分点,带动M2-M1剪刀差明显收窄至2.8%。M2-M1剪刀差延续了23年12月以来的收窄趋势,一方面反映出央行的“防止资金空转”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另一方面剪刀差的收窄与春节错月有关,春节所在月往往M1增速回落、M2增速回升。具体来看,财政春节前支出一般会增加,会导致春节所在月的M2同比增长往往加快;而居民节前的取现需求,往往对应着春节所在月M1增速的回落。因此,23年1月春节所在月份M1的低基数、M2的高基数,带来24年1月M1增速的大幅上升、M2增速的回落,向后看预计24年2月M2-M1剪刀差或有一定的回升。

政策落地带动社融超预期,短期关注股市风偏回暖的持续性

政策落地带动社融超预期,短期关注股市风偏回暖的持续性。 整体来看,1月社融和信贷均超出预期,社融的同比多增量主要系企业债券和非标贡献,而信贷一方面总量超出预期,另一方面结构有一定优化,表现在信贷成色中企业中长贷占比较高,整体数据均指向实体融资需求有一定改善,可能与此前万亿国债和PSL投放带来的配套融资需求有关。若宽信用成色为政策合意状态,那么短期内货币进一步宽松必要性较低。策略上,节后两周进入数据空窗期,预计债市主要跟随股市风险情绪震荡调整,难以形成趋势性机会,建议保持观望。

风险提示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