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9日,央行发布24年1月金融数据,1月新增社融65000亿元,较wind一致性预期高7150亿元;人民币贷款49200亿元,较市场预期高2500亿元。
1、
社融大超预期“开门红”,实体融资需求修复。
社融同比多增的大头主要是企业债券、未贴现银行承兑票据、外币贷款和信托贷款,同比少增的主要是社融口径的人民币贷款、委托贷款、政府债券和股票融资,整体来看多个数据均反映出实体的融资需求或有一定改善。
2、人民币信贷总量多增,结构优化。
从信贷结构来看,1月居民贷款同比多增、企业贷款同比少增,居民短贷和中长贷都有显著改善;企业层面则是企业票据、短贷、中长贷均同比少增,其中票据融资少增明显。居民短期贷款多增可能与春节带动消费融资需求有关;而居民中长期贷款也呈现一定的改善,与23年1月居民提前还贷带来的低基数有关,居民中长贷的持续性有待观察。结合1月仍然偏弱的30城商品房成交数据和二手房价格数据,居民购房信心仍然偏弱,后续地产的回暖情况仍需要更多数据验证。企业贷款尽管同比明显少增,但考虑到23年1月极高的基数和24年1月相对偏强的结构,企业融资需求或有一定的改善。
3、1月新增存款绝对值较大,同比少增。
1月新增人民币存款5.48万亿,同比少增1.39万亿,从存款新增的绝对值来看也仅次于23年同期的6.87万亿,和1月的信贷数据偏强相对应,存款数据相较21-22年同期的3.5-3.8万亿也有较大增长。受春节错月因素,存款结构中居民少增、企业多增。M2-M1剪刀差大幅收窄,且延续了23年12月以来的收窄趋势,一方面反映出央行的“防止资金空转”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另一方面剪刀差的收窄与春节错月有关,春节所在月往往M1增速回落、M2增速回升。
4、政策落地带动社融超预期,短期关注股市风偏回暖的持续性。
1月社融和信贷均超出预期,社融的同比多增量主要系企业债券和非标贡献,而信贷一方面总量超出预期,另一方面结构有一定优化,表现在信贷成色中企业中长贷占比较高,整体数据均指向实体融资需求有一定改善,可能与此前万亿国债和PSL投放带来的配套融资需求有关。若宽信用成色为政策合意状态,那么短期内货币进一步宽松必要性较低。策略上,节后两周进入数据空窗期,预计债市主要跟随股市风险情绪震荡调整,难以形成趋势性机会,建议保持观望。
5、风险提示:
货币政策转向,通胀超预期,海外货币政策收紧持续性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