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脑极体
你的困惑,来自于无路贴近未知。我们在技术、思想、传播的异界,贩来极限脑量下的TMT。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问舟撩鱼  ·  闲鱼S单竟然会封号,钱货两空 ·  12 小时前  
亿邦动力  ·  Temu在韩国推本对本业务;SHEIN日本站 ... ·  昨天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  陇南师范学院杜理明副教授:DeepSeek爆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脑极体

长三角,如何把数据要素变成新长江?

脑极体  · 公众号  ·  · 2024-12-24 12:32

正文



柳永在《望海潮》里说,“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发源于唐古拉山脉的长江,跨越六千三百公里,在即将入海时形成了大片冲积平原,被称为长江三角洲。这里的人们尽一切可能利用长江带来的水力之便。肥沃的土地,便捷的航运,鱼米之乡带来商贾与科技的兴起。人们充分利用这些生产要素,几千年来把长三角建设成了世界闻名的富庶之乡。


如今,这里的人们正在利用一种全新的生产要素,让它像长江水一样湍流不息,哺育桑梓——这种生产要素叫作数据。


11月30日,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数据管理部门共同宣布,建立长三角数据专题合作机制,首次明确加快推进长三角在数据领域的一体化。


我们都知道,数据就像江河。江水的流动便利了航运,而数据同样是在流通中才能创造价值,促进千行万业创新。江河能够流通覆盖的区域越广,对经济生产带来的价值就越大,数据也是开放范围越大就能够带来更大价值。在数据要素明确成为第五生产要素的今天,长三角数据一体化建设的意义难以估量。


长三角数据一体化,为何能开时代之先?是什么支撑了长三角的数据要素高效、安全流动?


让我们来到长三角这片数智沃土,看看这里如何把奔流的数据要素,变成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新长江。



数据高效流通,正在成为区域发展与经济提升的新动力。2023年12月国家数据局发布了《“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各地方开始全面提升数据要素利用规划,积极建设数据流通基础设施。


在“数据要素×”行动当中,公共数据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公共数据覆盖面立体,涉及国计民生的各个方面,且有着超高的数据可信性。 让公共数据流动起来,成为第五生产要素焕发价值的新起点。



2024年10月,两办《关于加快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见》正式发布。其中提出加快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充分释放公共数据要素潜能,推动高质量发展。


这是中央层面首次对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进行系统部署,国家数据局以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及可信数据空间等配套政策进一步明确工作要求。


为了承接政策趋势,抓住时代机遇,作为经济重镇与产业中心的长三角,同样肩负起了数据高地的重任。长三角多个城市承接了国家数据局关于数据流通基础设施、数据空间建设试点任务。


在此基础上,长三角数据一体化更进一步,准备率先打造一体化数据市场,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与这项事业的开创性同时存在的,是其中必然面临的挑战。长三角数据一体化,需要解决从数据留存到流通、应用的一系列问题,其中包括:



1.公共数据来源复杂,涉及面极广,能不能有效采集、留存、管理数据是首要挑战。


2.数据流通过程中,需要做到高效与可信兼顾。这给数据基础设施带来了极大挑战。


3.数据不仅要流通,更要应用。如何以智能化手段,在应用侧让数据焕发价值是一场复杂的考验。


4.公共数据一体化,安全是万事之本。如何获得可靠的安全保障是数据要素焕发价值的根本要求。


为了应对这些难题,长三角的各个城市在政务云和政务大数据的基础上探索前行。



大型政企激活数据要素价值,首先就会想到华为。从2012年华为深耕政务云市场开始,至今已在全球累计服务了超过900个政务云项目。另一方面,华为将自身17年数据治理经验进行沉淀,形成了著名的华为数据之道。


华为数据之道与政务云经验实践相结合,提出 “政务数据之道” 。它帮助客户开展政务数据治理的顶层规划和数据架构设计,构建统一的“数据底座”和“数据标准”。



在“政务数据之道”基础上进一步叠加数据可信流通和安全保障的能力,形成了华为云Stack数据要素流通解决方案。 这一方案可以提供全链条服务,宛如一座高效运转的 “数据工厂” 。为了打牢数据要素开发利用的基础,为政企客户提供全栈自主创新的数据底座,建设安全可靠的 “数据厂房” ;在数据治理阶段,搭建了数据向可交易数据产品和AI语料集转化的两条高效 “生产线” ,其中DataArts Studio数据治理中心可以一站式实现数据汇聚、分类、治理、开发,ModelArts数据工程套件能为大模型训练高质量供数;在数据流通阶段,方案提供可信智能计算、交换数据空间、数据API等服务,满足原始数据不出域、数据“可用不可见”,构建“可信、可控、可证”的数据交换能力,建设了一张安全可信的 “数据物流网络” ;在数据应用阶段,方案可以基于智能数据洞察DataArts Insight实现BI自然语言交互体验、知识搜索引擎LakeSearch实现海量数据精准搜索,各类数据随需调阅、智能分析,助力政府和企业高效决策。



而在备受关注的安全领域,方案可以通过区块链服务的事前授权、事中存证、事后审计能力,让数据要素流通主体的行为可举证、可追溯,并结合云原生安全体系,布设符合监管和合规要求的 “安防系统”


从最终价值上看,华为云Stack数据要素流通方案可以实现:


1.基于创新数据工程,让数据供得出。


2.基于可信数据流通,让数据流得动。


3.基于智能数据生成,让数据用得好。


4.基于全链数据安全,让数据保安全。


在电商与物流产业的极速发展下,长三角发展了包邮区的概念,而在数据一体化趋势,以及对数据要素流通能力的大力建设下,长三角正在变成新的“包数区”。


数据要素,正在实践中形成新的东南形胜。



长三角数据领域一体化涉及的领域众多,事项复杂。具体而言,长三角数据领域一体化合作重点将在八方面发力,包括数据安全可信流通、算力资源合作发展、长三角“一网通办”、数据市场一体化、数字经济统筹协同、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长三角政务数据资源共享、公共数据开发利用。


目前,三省一市在数据领域已经开展了多项探索。这些围绕数据要素的行动,都展现出对数据基础设施和数智化能力的极高要求,而华为云Stack一次次经受住了考验。


在上海,我们可以看到上海数据集团作为上海市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机构,依托城市级数据空间基础设施“天机・智信”,为本地40多家金融机构提供16大类的公共数据调用服务,支持信贷额度6800亿左右。



同时,上海杨浦区基于市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平台,建设了公共数据专区。通过市区两级协同、区社会数据等多源数据融合,激发公共数据价值,赋能商业选址、园区运营等商贸流通场景创新。


在南京,能看到南京市以公共数据为着力点,依托南京市新一代政务云建设了可信数据空间。其核心数据流通技术采用数据使用控制、隐私计算服务和数据API服务能力,从而满足不同密级数据的流通需求,保证数据在授权、加工、运营过程中可信、可控、可证,创新性地实现了数据的可信开发利用和安全流通,实现“原始数据不出域、数据可用不可见”,确保公共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同时保障公共数据价值的安全释放。



在安徽省,安徽与华为云一同探索出行之有效的“政务数据之道”新模式,开展全省“数据工程”,基于五层数据模型,重塑全省数据架构。以业务对象为核心,打破部门边界,形成数据业务统一语言。当前安徽省已经初步梳理27个业务域,300多个主题域,4000多个业务对象。其首批数据架构目录已正式发布,通过全省统一的数据架构,为数据使用方提供一站式“找数、用数、评数”,解决过去数据不可见、流程拉通难、数据质量差等难题。


这些成果背后,华为云Stack都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长三角数据一体化的大势,就是在一省一市,一个个具体项目的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基础上实现的。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