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农参
看农参,读懂农业品牌。16万农业主管干部的决策参考,100万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产融平台,3000万中国农业品牌经营者的精神家园。每日分享实践案例、商业洞察、行业研究等。并聘请元一智库农研中心主任铁丁老师担任总编辑,提供理论支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Linux就该这么学  ·  微软 WSL 2 将在未来支持 Arch ... ·  10 小时前  
Linux就该这么学  ·  OpenAI 放大招:宣布免费开放 ... ·  10 小时前  
马靖昊说会计  ·  货币资金造假:胆大包天的财务“魔术” ·  2 天前  
Linux就该这么学  ·  不为人知的隐蔽通道:隐藏的网络 ·  2 天前  
佰赞咨询  ·  华为财务如何工作 ·  3 天前  
佰赞咨询  ·  华为财务如何工作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农参

铁丁:百亿特色产业集群将成为县域发展主引擎

农参  · 公众号  ·  · 2024-10-23 10:36

正文




导读
农参专家直通 栏目由农参专家委员会指导。农参专家委员会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相关机构院校的专家联合发起,旨在践行总书记“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重要指示,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共同助力农业强国建设。
今天,栏目聚焦 著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专家、元一智库农研中心主任、农参总编辑铁丁老师 对百亿特色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理论 文章


202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县域”一词出现了13次,2024年又出现了13次。

高度重视之下,县域经济到底该如何发展?

从政策制定到产业实践,最近有一个很明显的趋势都在关注:建设县域百亿特色产业集群。

比如,山东省近期召开会议顶格部署“县域经济”,以视频会议形式直接连接到各县(市、区)和省级以上开发区,最引人注目的一项会议部署就是“突出抓好特色产业培育”。在山东,一朵菏泽牡丹花“开”出百亿大产业,一棵枣庄石榴树“结”出百亿大产业,一碗单县羊汤“熬”成百亿大产业......形态多样的百亿特色产业正强势崛起。

再如广东省,以“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为依托,多地谋划打造百亿特色产业集群。新会陈皮、茂名荔枝、清远鸡、英德红茶、连州菜心、清远丝苗米等多个体现广东“三农”特色、有比较优势的

百亿级现代农业产业正成为广东乡村振兴新引擎。

县域经济承担着经济大循环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是中国经济增长潜力最大的底盘。《2024中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显示:截至2023年,全国1865个县、市、旗贡献了全国37%以上的GDP,39%以上的第二产业增加值,46%以上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支撑、带动和保障作用。

结合多年农食产业实践经验,我认为“百亿特色产业集群”可归纳出三大发展模式。

一是 “狼群模式” :省域内有多个百亿特色产业,县域经济发展相对均衡,虽存在较强的相互竞争,但良性竞争更有利于产业的发展壮大;

二是 “雁行模式” :省域内拥有数个百亿特色产业,呈现头雁带动雁阵发展的格局,注重县域经济发展的梯次培育;

三是 “狮王模式” :省域内只有一个典型的百亿特色产业,通过将其打造成榜样产业,引领其他潜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从省级行政层面来讲,从“独唱”到“合唱”,百花齐放的“狼群模式”具有更强的发展凝聚力。但无论处于哪个发展阶段,不可否认的是,百亿特色产业集群在资源高效整合、联农带农促农、提升区域影响力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元一智库从品牌建设的角度出发,在国内率先开创了“百亿特色产业集群”理论,总结归纳出 三大发展模式 :政策引导拉动型、品牌营销带动型和技术创新驱动型,可实施的 两大主要路径 有:土特产+餐饮、农文旅融合。

一方面,做好“土特产”文章是总书记念兹在兹的大事,牵动亿万农户的口袋;另一方面,强链、延链、补链,运用产业链思维发展以农为核心的乡村旅游新业态是大势所趋。

而在具体的实施策略上,元一智库总结出 十六字方针 ——品牌引领、产业重构、资源导入、绿色高效。

品牌引领是旗帜。 “发展特色产业是地方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的一大实招,要结合自身条件和优势,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把住质量安全关,推进标准化、品牌化”。从农产品品牌化到品牌产业化,特色产业得以壮大的根本在于拥有能跟消费者、跟市场对话的品牌。

当前,农产品结构性过剩,大路农产品众多,而地理标志产品、名特优新农产品等优质农产品因为没有形成一个叫得响的品牌而缺乏市场竞争力。“群山多、高峰少”的现状下,构建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可以走出去的品牌就势在必行,且面对品牌建设的“死亡之谷”,要运用“双品牌”战略,既要打造农产品品牌,也要发力食品品牌,彻底贯通产业链,打造品牌护城河。

产业重构是关键 。当今时代,一切产业都值得重新做一遍。面对标准化、市场化程度低等问题,百亿特色产业如何高效对接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这需要依据资源禀赋、人力物力等,进行“四链重构”,延伸以消费为需求的产业链、提升以创新为核心的价值链、优化以标准化流通的供应链、完善多利益主体的利益链,从而完成消费主导型的产业整合。数字化、绿色化、融合化是产业重构的必然趋势。

资源导入是支撑 。县域产业为什么很多处于“雁阵”或“狮王”模式,其实是缺少运营思维。主要呈现四大痛点——运营主体不明确、产业可持续性不强、缺乏高素质人才、产业资金支撑不足,简单点讲,就是缺钱缺人。那就需要构建“产业共同体”,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全民参与。

建设百亿特色产业集群,两大资源亟需导入,一是企业资源,对内需要建设运营团队,对外需要扩大招商;二是资金资源,缺钱是很多地方产业发展不起来的主要原因,不管是生产扶持资金还是市场营销资金,只要利于产业发展,政府就要以长远眼光进行持续性投入。

绿色高效是指引 。当下,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成为产业绿色发展的重要要求,其内涵是在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在特色产业发展中,应该充分运用全面场景理论,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在消费终端融合和折叠,直接把农业的价值让顾客感知,利用第二产业作为效率和标准的保障。哪个品牌能证明自己更健康营养,就能树立牢固的优质品牌形象,而这也是绿色高效所追求的最终效果。

如何检验百亿特色产业集群的建设成效?元一智库总结为四个字: 商业成功 ,具体来看,政府有税收、企业有盈利、百姓有收入。只有实现联农带农、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产业才有旺盛生命力,才能实现可持续,也期待更多“县域百亿特色产业集群”的崛起!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部分文字/图片来自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从该公众号转载本文至其他平台所引发一切纠纷与本平台无关。支持原创!



往期回顾

【原创首发】

铁丁: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是“一把手工程”,更是“民生工程”

铁丁:打造“久经考验”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

铁丁:“农产品”变“商品”是品牌建设的重中之重

铁丁:吹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年轻化的号角

特稿|预制菜还搞不搞?!政策大起底!2024年风向如何?

特稿 | 车厘子销量暴增50%打败砂糖橘,从年货看消费市场变革

【农参专访】

梁顺俭:创办牛肉拉面大学、产业惠及近10万人,兰州拉面香飘50余国的两大“杀手锏”

头雁故事会 | 张虎:从0到25亿,农业要精耕细作稳步发展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