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意思,这是一篇旧文,发布于一年前。
但也做了部分更新,毕竟人对事物的认识也在改变。
-----
陆陆续续,毕业生们离开了校园,奔赴职场,开始面临一系列现实的问题,例如:
· 如何让自己快速融入新的环境?
· 如何面对同事和领导?
· 如何对待加班?
……
针对这些问题,曹将综合了自己和周围同事的经历,总结了十条经验,希望对新入职的同学们有所帮助。
(一) 多做自我介绍
一般来说,在新来的第一天,HR 会带着大家去见部门的同事,并做介绍。
很多人以为大家就会记住你了。但是,请相信,
大家真的记不住你!
所以,有机会的时候,不要忘了多做自我介绍!
方案 01
到岗的前三天,把部门(或公司)同事的微信都加了。
这个好办,一般来说部门都有工作群,挨着加好友就行。顺便向人力要一个通讯录,给每个同事做好备注。
加完好友顺便再做一次自我介绍:
你好,我是今天新来的曹将,很高兴能加入这个大家庭,之后请多多指教。
PS:不要害羞,大家不会不加你的,毕竟以后要经常打交道。
↑ 自我介绍
方案 02
给自己一个容易记住的标签。
比如一个同事姓甘,他在见面的第一天就说:“大家好,我叫***,平时叫我「
阿甘
」就行。”
《阿甘正传》大家都看过,所以马上就记住了。
又比如一个同事去外企,第一天要给自己起英文名,他当时直接取了个「
Happy
」,于是大家再也忘不了他了。
(二)主动认识部门的活跃分子
每个部门都有一个活跃分子。
他们的特点很鲜明:
喜欢组织活动,任何风吹草动都逃不过他的眼睛。
一般来说,当新人来的时候,他也会第一时间过来问好。
一定要跟他保持友好的关系!
因为他们大多是善于交际的人,不止局限于部门。
新人刚来时一般会遇到「如何联网」「如何走报销」「去哪领文具」等问题,这种时候找他们,一般会非常快得到解决方案。
好运的话,他们还会带着你去其他部门串门,帮你打开局面。
(三)主动领任务
正规企业都会给新人安排一个「入职引导人」,他们将承担起「师父」的角色。
可是,有时候他会非常忙,没时间顾及到你的存在,最好主动去问「有没有什么可以帮忙的」。
刚开始的时候,他一般会给一些基础性的活给你,比如搜集数据、查找资料。
不要懊恼,感觉自己被低估。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都是从试探开始。
就如同你与一个人结交,不可能一开始就聊人生观、价值观。还是会就一些小问题入手,比如「最近法国队感觉很猛啊!」。
确认过眼神后,才会有进一步的交流。
做事也一样。
(四)慎待出品
刚入职的时候,很多人会有种错觉:
我是新人,出错也是情有可原的。
但是,其实并不是每个同事都会持这种态度。一旦出品不行,那么很可能留下
「工作不认真」「做事不靠谱」
的印象。
而第一印象可能会伴随很长时间。
所以,在接手任务后,务必要以完美来要求自己。
这有三个小贴士,以写报告为例:
-
在不确定信息重要性的时候,先多准备一些材料。
-
跟前辈要一些过往报告,分析内在的逻辑和排版方式,第一次做的时候依葫芦画瓢。
-
在完成以后,先发给师父看,并诚恳地表达希望得到他的建议。
↑ 三个小建议
(五)多观察同事
知识有两类,一类是显性的,比如如何排版,报告怎么写;也有一类是隐性的,比如如何与他人沟通,如何在会议上表达观点。
↑ 知识的分类
第二类有时很难把控,最好的方式是通过观察获得。
比如,在同事打开后的时候,观察他是如何跟不同对象交谈。
比如,在同事做汇报的时候,观察他是如何开场,如何控制节奏。其他人是如何提出自己的意见,而不造成尴尬。
比如,观察在什么时候,可以做互动交流;什么时候,不适合进行走动。
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的部门文化,或者说是潜规则,这个要有意识地去观察。
(六)每天或每周及时总结
建议每天(或每周)做复盘。
务必注意,复盘不只是记录今天完成了什么,更重要的是思考。一般包括三个维度:
第一,是流程。
很多工作都可以拆解为步骤,比如报销,可以分为哪几步。有了这样的总结,下次做的时候就不用靠回忆行事。
第二,是渠道。
具体来说就是通过怎样的方式,实现怎样的结果。比如要查找某个资料,通过哪个网站搜集到的信息。
第三,是不足。
比如发现在汇报上,表达不够简练,应该如何改正。
还可以将总结发给自己的师父,一方面让他看到自己的思考,另一方面则可以顺道向他请教不足的地方。
↑ 我的总结
上图是今年新入职同事做的总结。
有两点做得非常好:
第一,在完整版的基础上,附上摘要。他人收到后,能够在不打开文件的情况下,给出反馈。
第二,有总结也有思考。而且表达疑惑时,没有强求他人的反馈,说白了就是,看到后对方不会有压力。如果把「如何快速了解一个新行业」换做「告诉我一下怎么熟悉一个新行业吧」,对方恐怕就会产生排斥心理。
(七)主动求助
新人容易陷入到一个麻烦的境地:
面对问题的时候,自己死磕。
但有些事情不借助资源很难完成,于是焦虑,最后事情也没做好。
一般来说,这时候可以联系分派给你任务的同事或领导,表明现在遇到的问题,寻求他的帮助。
不用担心自己的能力受到质疑,这其实也是你们沟通的机会。
对他来说,事情做好是第一要义,帮你协调资源自然是分内事。
比如刚进公司的时候,要去搜集某对标企业的信息,可自己的渠道真心有限,就找了同事求助。他马上给了一个联系方式,问题解决。
(八)多参加团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