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河马推车
每天一份小简报,说说汽车大世界。满朝旭和他的小伙伴,絮叨点儿和车相关的事儿,给您解个闷儿。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晚点Auto  ·  晚点对话何小鹏:我的造车血泪史 ·  17 小时前  
晚点Auto  ·  晚点对话何小鹏:我的造车血泪史 ·  17 小时前  
汽车商业评论  ·  吐血也要降 ,30车企卷入,广丰刚宣战 ·  2 天前  
小新说车  ·  2025年最不怕丢面子的车,组团来袭 ·  3 天前  
新能源时代  ·  极氪009事故后起火 ... ·  4 天前  
新能源时代  ·  极氪009事故后起火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河马推车

河马推车一年了,向5万多小伙伴们讲讲我们自己

河马推车  · 公众号  · 汽车  · 2018-05-03 23:00

正文


今天没有音频戳,但是却有很多话要说

日子真快,转眼一年了嘿

一年前的今天,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现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中国之声)《新闻纵横》里开播了一个汽车新闻小专栏《汽车大满贯》,节目公号“河马推车”也第一次正式亮相,第一期节目播完,我记得有400多人关注了我们,到今天写这篇文章时,有48631人关注我们。

有人肯定诧异了,你题目不是说5万多小伙伴么?是的,因为通过后台数据的估算,一年下来累计有3000到4000人“取关”了河马推车,这一点我们也不能忽视,取关肯定有各种各样的理由,归根到底还是因为我们的内容没能让这些小伙伴满意吧,但是依然还是要感谢曾经关注过我们的朋友。


当然,对于现在还没取关我们的这48000多位小伙伴,更得感谢!感谢您一年来的陪伴。一年了,您可能对我们的名字都非常熟悉了,满朝旭、杨博宇、李杨、钱成、阿雪、孔颖,但是估计对我们还不太了解,我们都是同事,但是分属不同部门,钱成、阿雪、孔颖和我是一个部门,他们都是年轻的夜班编辑,业务非常优秀!黑白颠倒的他们,利用休息的时间来帮助我编辑公号。


杨博宇是我们特别报道部的记者,这个部门是专做舆论监督报道的,简单来说就是所谓的“负面”新闻,经常出差,而且做“负面新闻”的还很危险,他们那个部门好几个记者在地方政府宣传部门里都“很有名”!越野玩家李杨是我们另外一个节目部门的编辑,那个部门以上班密集休息少著称。介绍我这些同事的同时也是要由衷感谢这几位小伙伴,时间是不可再生资源,愿意拿出这个资源来帮你的人,一定是最值得珍惜的朋友!

钱编辑的头像,一个要花5亿人民币买“河马推车”的人,这样的同事尤其要珍惜,啊哈哈哈哈


我们的音频节目和公号的表现形式如果您每天看和听的话,肯定很熟悉了,我们提供的内容是汽车行业新闻和少量的产品新闻,而所有的内容都以“热度”、“角度”和“态度”这三个方面来呈现,我们每天寻找最热、最新的汽车新闻,再从不同角度补充更多的信息,然后呈现我们对这些新闻的观察,所以您看我们的公号会知道汽车圈里都发生了什么,这背后又有什么,预示着什么,以及来自专业新闻从业者对这个事件的认知,这就是我们和别的汽车公号不太一样的地方。

当然,我们也有短板,比如,很多朋友都在后台问我们买什么车好,一般情况下我们都不回复,因为我们有个原则,那就是没开过、没见过实车的不向我们的关注者做推荐。当然,要做到能推荐具体在售车型,必须像商业汽车媒体那样有大量的试驾积累,在这一点上凭我们目前的这几个人可能无法做到,但是我们也在努力,争取补足这个短板。

我们做产品方面的报道也有一个原则,那就是不光要找出这个车型值得肯定的地方,也要找找这个车型的不足和体验不太好的地方,我有一个观点在我们的节目里反复提到过,那就是再好的车型也有缺点,而再差的车型也有一些让人满意的地方。

目前,我们引入了《名嘴评车》这个产品,这是全国广播电台做汽车节目的小伙伴们共同打造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大家了解一辆车有哪些值得肯定的地方和哪些不足的地方,为您买车提供参考。我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那么多人之所以来问什么车怎么样,或许就是因为大家目前看到的大部分信息都是在说这个车型好,而一个产品没有任何缺点这本身就容易让人产生巨大的疑惑,所以想买车的人现在都因为这种信息不对等而焦虑,您说是不?

说到这儿,河马推车的关注者里,还有很多汽车企业、公关公司和4S店的小伙伴们,估计有一些人该不高兴了,你这不是公然要找我们麻烦么?你这不是黑我们么?对此,我只想说,我从2010年开始接触汽车这个行业,通过这些年的观察来看,但凡能接受中肯的批评、善于和媒体保持沟通并改正问题的,都活得不错!为什么?因为他们在意自己的产品体验、在意消费者和自己的用户、在意自己的品牌,而且更愿意为改善体验和产品而努力。

做这一年的节目,我确实也批评了一些品牌,尤其是在广播电台的节目里,有的能虚心接受,有的却通过各种关系来施压,在这儿要感谢我的各级领导,一年多的时间里,有多位领导和师长帮我挡住了这些压力,我想这也是我所在的机构能保持影响力和新闻专业性的地方。

为什么要坚持做监督?这两天看到一个新闻,江苏省的消保委因为机票退改签价格不合理准备约谈全国10多家企业,这里边包括了航空公司、旅游网站,它们都各自定规矩,也就是怎么不利于消费者怎么来,这事儿可以说涉及每个人,可为什么只有一个江苏省消保委出头?而如果没有一个机构为消费者出面又会怎么样?


在汽车圈,去年东风本田,居然拒收了河南省消协的质询函。这些情况的出现让人担忧,所以,如果媒体和媒体人也都是只关心自己的利益,失去了制衡和舆论监督,那久而久之每个个体都会被漠视。推荐一部美剧《使女》,大家体验一下这种感受,看看里边使女的生活难受不难受。

有人说,一个公号的寿命最多是三年,按这个理论的话,河马推车已经度过了生命的三分之一,但是,我想说,我们想尽力尝试一直做下去,即便以后电台的节目可能会没有,即便有的小伙伴可能会因为种种原因离开,即便做这个公号实现财富自由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依然会坚持我们所认可的新闻价值观。当然,我们在未来也会寻找靠谱的团队进行合作,为大家提供相应的服务。欢迎多提宝贵意见帮助我们进步,有“杠精”也没关系,可以互相逗着玩儿哈!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