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峰:五个振兴间构成互为依托、相互作用的内在逻辑关系。
乡村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核心与关键,需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基于生态环境、农业生产与传统文化等开发基础,寻找特色优势条件,并基于此构建产业发展模式。二是构建以产业运营商、生产经营主体(企业)为核心
的双孵化模式。三是构建完善的产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化服务体系、金融服务体系、营销服务体系等。乡村振兴必须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突破“乡村的产业就是农业”“农业的功能就是提供农产品”的传统思维模式,在国家深化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深入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乡村人才振兴要坚持“人才是孵化出来的,不是培训出来”的核心理念,大力解决人才需求与供给间的矛盾,着力孵化高端人才、创业的中坚骨干人才、农业企业人才与村干部、返乡农民工、科技创新人才等各类乡村振兴需要的人才。
乡村生态振兴的关键是循环农业的普及。循环农业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和充分利用高新技术的基础上,调整和优化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结构及产业结构,实现清洁生产与提质增效的双重目标。此外,生态振兴还应在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农村污染防控治理等方面重点推进,有效实施。
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的资源基础与思想基础,只有充分认识乡村文化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乡村振兴才能活水长流、持续推进。我认为乡村文化复兴是一个系统工程,乡村文化与乡村产业升级、社会结构优化、生态环境提升等要素互为表里,才能共同完成乡村振兴的时代使命,我们提出了乡村文化复兴的体系建构原则(保持乡村文化的“乡土”本色、激发乡村社会成员的文化认同与自信、提升乡村文化的经济变现能力、涵化世界先进文明成果),乡村文化体系的构建途径(双向构建文化共同体、构建文化与旅游产业的共生结构、多方合力构建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政策引导构建乡村文化管理保障体系),以及乡村文化振兴的三大实现途径:一是地域文化、农耕文化、民俗文化的挖掘提炼;二是乡村文化在乡村旅游中的融合使用,这是文化振兴的关键;三是以文化推动地方品牌的构建,实现文化的经济价值与战略价值。
乡村组织振兴重点从两个方面推进:一是大力发展集体经济,解决乡村组织的资金问题,充分发挥乡村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带动作用;二是解决组织建设问题,这需要相关部门群策群力,锐意改革,协同推进。
记者: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重点,那么,您认为乡村产业振兴的出路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