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i黑马
每一个有创业精神的人都在关注的订阅号。专注创业故事、实战干货和行业数据的生产,偶尔吐槽一下这个变幻莫测的创投圈。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36氪  ·  很遗憾,春节机票又跳水了 ·  昨天  
i黑马  ·  2025年,谁会退市? ·  2 天前  
科技每日推送  ·  洛杉矶实测特斯拉FSD,遇美国大兵封路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i黑马

砸10亿进军VR,微鲸赌定下一个万亿级风口

i黑马  · 公众号  · 科技媒体  · 2016-10-09 18:57

正文



今年4月,微鲸收购乐蜗科技并成立微鲸VR,宣布在VR领域投入10亿元人民币,从技术创新、设备研发、内容制作上全面布局VR产业链,引发行业震动,也预示着大鳄开始强力杀入VR市场。但这是否会给行业带来新的变革,还是沦为一个大咖秀场,烧钱游戏,其后续进展如何?


时隔半年,微鲸科技CEO李怀宇展示出微鲸VR的成绩单。在资本层面,微鲸VR、SMG联合东方明珠新媒体、JAUNT将投入价值总计1亿美元的资本组建“JAUNT中国”。内容层面,经过微鲸VR制作团队5个月、500+人次的努力,拍出了2000余部VR视频,其中不乏《中国新歌声》、《盖世英雄》以及SNH48总决选这样的超级IP。在硬件上,微鲸VR一体机X1也正式亮相,成为微鲸全面构建家庭娱乐的重要一环。


去除浮华,强手的介入,似乎正给VR这个新兴行业带来更多的可能性与撬动力量。近日,i黑马独家专访微鲸CEO李怀宇,梳理了他对VR行业的理解与看法,以及微鲸在VR领域的战略布局、中小型VR企业所面临的困境和机会所在,希望为国内入局VR的创业公司提供启发及借鉴。



*微鲸科技CEO李怀宇(受访者供图)


以下是i黑马对李怀宇专访实录:


i黑马 :VR/AR代表了什么样的发展趋向,会给社会产生什么样的变革?


李怀宇:VR是一种技术上的突破,沉浸式是其核心特性。VR的出现,使得技术进步和人们对世界的认知都将产生很大的变化。以后我们看电视可能变得更具临场感、现场感,这种变化也将导致产业上的变革。


在行业格局上,现在大家看到,像Google、微软和苹果这些巨头都想做AR,总的来讲,这种技术对行业格局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是值得重视的领域。不过我觉得,大家想要达到的目标很可能以另外一种方式来实现。比如像十几年前的网络计算机,开始人们想做便宜的电脑终端,利用网络来计算,但是后来这个没做成,却造就了移动互联网。


移动互联网的概念跟VR/AR很接近,即很多东西并不需要自身拥有很强的处理能力,可以依赖云端来完成。眼镜这种模式我觉得是过渡型的,AR就现在来说还是比较早。但VR就很现实,在目前的阶段就能实现体验,它可能还不是那么人性化,但已经是可以实现的了。


AR就不同,它的门槛太多了,但可能将来某一天,它以另外一种形式实现。比如说,现在很多人在研究的视网膜投影,将来很有可能会产生颠覆的改变。


i黑马 :之前你在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从事投资管理工作,后来为什么要出来从事VR领域的创业?


李怀宇:我不止做微鲸VR,整个微鲸都是我来负责。我们在做基金时也面临着一个变革和考验,就是看到自己投资的一些好项目,作为基金将来是要退出把它卖掉的,这对我们来讲往往是比较痛苦的事情。


所以我们希望有一个自己的产业平台,我们去年成立的华人文化控股公司是一个产业平台,微鲸就是其中一个比较大的业务,我将很多精力都花在这里。


还有一个原因是媒体变革的情怀。我们做电视20年,现在看到电视行业进一步被颠覆,我们也希望仍然有机会成为媒体变革的推动者和参与者。


i黑马 :微鲸现在围绕产业链在内容、硬件、投资等多板块做了布局,当初想做一个VR平台的目的是什么?


李怀宇:我们并没有做很多,到现在为止,微鲸的主要业务就是互联网电视业务和VR业务,只不过在VR里面又加了内容和终端。总体来讲,我们还是比较专注的。现在我们也面临着一个窗口期,既然做了,我们就想做到前两名的地位,而投入上就要有相应的业务匹配。


现在的国际媒体公司基本上是平台和内容都做的,像迪士尼、寰球都是这样的平台。平台和内容在一块,对它们来讲抗风险能力更强、业务也更健康。我们现在的电视机跟手机一样也实现了软硬一体化,在电视机硬件的基础上,我们就可以支持VR硬件发展,总的来看这还是相对合理的布局,并没有太多的涉猎。


i黑马 :目前的VR应用可能在B端销售的比较多,比如一些游戏或者说娱乐设施的采购。微鲸的VR应用销售对象,主要是在B端用户还是C端个人用户?


李怀宇:我们并没有太多地关注B端。B端有两个问题,一个是,一旦接入有很多业务需要定制化,这会分散我们大量的精力;第二个是,针对B端,其实最好还是像Oculus或者HTC Vive一样,它们这种基于PC端的产品更容易开发,但是成本会略高一点。


B端本身虽然消费能力很强,但我觉得在移动化后,B端上不一定会有那么多持续性的需求。我们的核心还是2C,这也是我们和其他品牌的差异所在。


i黑马:IP用户不一定是VR用户,微鲸有没有一些好办法把将两者结合起来,来达到软硬件的有效互动,将IP用户转化为VR用户?像是《中国新歌声》在录制VR版本时有没有可能通过技术来倒逼内容的改革?


李怀宇:互动方面我们现在还在研究,我觉得这个机会是存在的,但同时也要看用户量大小。《中国新歌声》是以最高品质的内容获得用户市场,但它用的是录播并不是直播的方式来做。如果我们要以这种模式做一个大的生态上的改变的话,前提是用户量足够大,而这样大的变革实际上很难得到财务上的支撑。


当然,我们也在做一些积极的尝试,像是我们近期推出的《极地》就使用了最新技术的摄像机,把人文故事、文化融合在里面,这里面有很多独到的创意,本身就是一个文化和技术的结合。



i黑马:现在腾讯、优酷等巨头都在布局VR,微鲸和这些巨头相比差异性体现在哪里?


李怀宇:其实这个有点像移动互联网企业,腾讯在移动互联网上有很多布局,但很难像小米那样进行快速地迭代。现在VR还处于较为早期的阶段,大公司很难聚焦在这样一个不确定性很大的新业务上。按照我们的规模,始终有足够的资源,用户比较聚焦,这是差异之处。


i黑马:微鲸VR在资金方面投入巨大,要在短时间内产生盈利是不是难度比较大?微鲸是如何考虑盈利问题的?


李怀宇:这要从几个角度看,首先从大的行业方向上来看,VR这个行业还是有比较好的收益可能性的。但就像我刚才讲到的,现在有点像1999年的互联网,在移动互联网没有起来前,短期内不太可能有很好的经济效益。


另外,从我们的模式上来讲,微鲸VR从内容投入到最核心的技术投入,成本是比较可控的,我们不是摊大饼式的,而是聚焦在核心环节上。


第三,我觉得这也是商业社会的选择,作为互联网公司,都会面临时间窗口,或者说是有机会成本的存在。从这点上来讲,现在我们还是要承担前期的投入,但我们还是相信,三年以后用户量会起来。按照我们现在做的模式聚焦,一旦平台起来,好的内容将是稀缺的,就像我们今天看到的互联网视频一样。所以我们会控制业务核心点,聚焦在关键领域。


i黑马:在目前VR用户还没起来,以及资本寒冬缺乏强力资金投入的情况下,你如何看待现存的很多中小型VR企业的发展?有没有一些你觉得比较好的切入点?


李怀宇:我觉得它们要发展起来比较难。它的技术门槛和投入比较高,而且在用户量很小的时候很难变现,发展的周期也比较漫长。


至于切入点,有一个很重要的点就是VR影视剧创意。在影视创意方面,在国外有很多好的例子,比如《玩具总动员》一开始就是从短片做起,后来才被乔布斯投资。总的来看,如果能在创意上从小处起步,得到大家认可后再通过投资来获取进一步发展,这是比较理想的。


i黑马 :VR这个行业一开始很火,现在热潮却在慢慢退去。你如何看待这个行业的未来?


李怀宇:我认为VR的发展尚处于早期,还很有希望,3-5年后,它还会有一个比较好的成长。我不会很悲观,我是比较中性的。我认为,现在还没有像2000年的互联网那样大的泡沫,中国的投资人也越来越聪明,现在比较难的是,今年年初的VR热潮让不少企业跟进这个领域,但这些没有积淀的企业在面临下半年的行业转变时会比较困难。


但这对我们来说是好事,因为我们是开放平台,有更多的支架、更多的用户对接。而好的内容也是非常稀缺的,这是一个培养市场的过程。


*本文作者张晓军,i黑马原创。如需转载请到微信号(ID:iheima)后台回复“转载”获取授权,未经授权,转载必究。推荐关注i黑马微信(ID:iheima)。




6大连长

3位战队投资顾问 誓师疆场

黑马连营·第四期

等你铁血荣光!


报名详情,请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