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
&行业】
【一】
美联储如市场所料继续按兵不动,并重申,将等到对通胀更有信心再降息,同时,点阵图暗示,联储官员对明后两年及更长期的利率预期都高于前次,警告长期利率会高于预期。
在2022年3月至今的本轮紧缩周期内,美联储已连续五次会议未加息。和2022年7月以来的前13次会议一样,FOMC投票委员全票支持本次利率决策。
本次货币政策决议声明,经济展望和利率预期点阵图公布后,有“新美联储通讯社”之称的记者Nick Timiraos发文称,尽管近几个月经济增长稳健,通胀增长强于预期。
美联储官员仍未大幅修改他们对今年晚些时候降息的预期,预计通胀会重回放缓势头,他们的降息前景不变。
【二】
昨晚海外存储巨头美光科技出了新一季财报,全面且大超预期:
一,当季业绩超预期,收入58亿美元,高于53亿美元;毛利率20%,高于之前预期的13%;EPS0.42美元,高于之前预期的亏损0.28,实现连续4个季度亏损后首度扭亏。
二,未来业绩指引超预期,下一季度营收指引66亿美元,超过之前预期的60亿美元。更关键的是,美光在展望中明确强调今年存储市场将供不应求:预计24年DRAM/NAND位元供给增速小于需求。
受此影响,美股美光科技盘后大涨18%(按这个价格开盘就是历史新高)。
美光是全球存储三巨头之一(三星,美光,海力士),占据了全球25%的DRAM和11%的NAND市场份额,美光的景气度就是全球存储产业的风向标。
存储芯片受供需关系驱动,是科技领域最典型的周期品,历史上存储周期大概4年一周期:
2012-2015年,受iPhone 4智能手机爆发带来的新需求驱动,存储开启上升周期,之后涨价、大扩产,周期下行;
2016-2019年,安卓机爆量带来新需求,驱动存储开启上升周期,后期由于扩产,周期下行。
2020年-2023年,5G终端需求爆发+疫情居家办公需求大增,驱动存储开启上升周期,后期需求回落,周期下行;
上一轮周期已经于2023年下半年见底,存储价格已经持续上涨,2024年将全面开启存储的新一轮上升期,后续在AI大周期的新需求驱动下,新一轮存储周期弹性将会更大。
存储下游三大需求——服务器,手机,PC,AI对这三块的需求都是爆发式驱动。
服务器这块,AI服务器对DRAM和NAND的容量需求分别为传统服务器的8倍和3倍,其中HBM产能已经抢疯了。
AI手机和AI PC正在放量的前夕,美光昨晚已经明确预告,AI手机搭载的DRAM相比非AI旗舰型手机多50%到100%。
无论那一块新需求的增长,想象空间都要大于前三轮周期。
另外加上之前多次强调的存储国产替代逻辑,当下的国产存储产业链正面临“库存周期+AI创新周期+国产替代”的三轮驱动。
我们正站在存储新一轮大周期的起点。就像2019年年初的猪肉,2020年年初的面板。(资料来源:研报社)
【市场热点&主线】
一,人工智能。
国内一款明星AI产品近日在资本市场突然爆火。
kimi是AI大模型初创企业——月之暗面推出的AI产品。
3月18日,该公司宣布在大模型长上下文窗口技术上取得新的突破,Kimi智能助手已支持200万字超长无损上下文,并于即日起开启产品“内测”。
这个最大的用处应该是审阅小说,看剧本,读报告。而且可以读PPT,PDF,这个挺实用的。
一大堆股民去试用Kimi,直接把服务期玩泵机。
盘后有个相关的电话会议,大概要点有下面几点:
1)用的字节火山引擎,目前还是英伟达为主。
2)智谱产品评分比kimi低1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