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银幕穿越者
聚焦影视行业,关注产业话题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罗罔极  ·  喝了瓶二锅头,我斗胆解读下「封神」 ·  20 小时前  
今晚报  ·  创造历史!与天津有关! ·  昨天  
消费日报官方平台  ·  超33亿元!哪吒“大闹”春节档 ·  4 天前  
北京晚报  ·  王宝强:知道,但不能说…… ·  4 天前  
投资界  ·  破30亿,哪吒杀疯了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银幕穿越者

并购4个月后,万达助时光网扭亏为盈?

银幕穿越者  · 公众号  · 电影  · 2016-11-15 19:31

正文

并购4个月后,时光网和万达各自产生了哪些变化?


穿越者综合编辑


来源:时光网;娱乐资本论(ID:yulezibenlun)/曹乐溪




短短几个月时间,时光网与万达院线交上了合并后的首份答卷:为制片人提供更多电影市场细分数据的MtimePRO专业版,以及借助11月15日《长城》独家发布会,而推出的聚焦电影垂直领域的直播内容分发平台“时光直播”。


在业务新进展的背后,则是时光网运营11年来首次扭亏为盈的业绩。


据悉,随着万达院线对时光网的并购工作完成,双方线上线下资源正在全面打通融合。短短4个月时间,时光网线上电商和万达线下的实体店已经实现了业务合并,统一品牌标识,统一后台管理,实现了衍生品O2O服务。


同时,时光网团队全面接手万达院线的移动端产品技术开发,双方合并成同一个技术团队,最大化发挥协同效应,针对B端专业人士和C端观影用户打造全新移动产品。


1.时光网助力上游布局,大数据产品触及制片领域



万达院线与时光网联合,意味着万达超7000万庞大的影院会员群体和时光网上亿线上用户(PC用户6000万、移动端用户8000万)将融合打通。这个庞大的会员体系,加上每周全国数百家影院的真实采样,将产生最准确的电影用户数据。全新专业版下阶段将重点布局用户数据的开发,为片商和制片人提供国内最真实、最详尽的用户分析画像,帮助用户全面复盘电影发行、放映过程中电影与观众的互动关系,了解电影目标观众群的特点。

市场上并不乏票房数据类产品,然而多位行业人士了解到,他们更看重的是数据的便捷使用和统计分析,以便准确地为行业决策提供参考。全新上线的专业版意在填补这一空白,其设计理念非常明确——一站式满足电影业内人士的数据需求。其中的两大亮点是制片数据和影片对比,满足制片和发行环节的需求。


在制片数据功能中,专业版不但包含了强大的影片数据统计功能,还将数据应用扩展到了“人”的维度。 电影制作发行“跟风”、选类型、选演员全靠“拍脑门”等现象,近两年越来越多地影响着电影行业的健康发展,而专业版从“拍什么”、“找谁拍”、“定档期”三个层面为电影投资人、制片人们提供数据服务。例如,用户可查询市场上特定类型电影的数量、平均票房变化趋势,以及不同票房段的数量分布,把控投资风险。

影人的数据分析,除了基础资料,还细化到所参导、参演不同类型影片的票房成绩、与其他影人的合作关系等,制片人就可以按照所拍摄影片的需要,筛选搭建最具票房号召力的主创团队。

在影片发行和上映阶段,新版专业版除了为用户提供准确、及时的票房、排片数据外,还提供强大的票房对比功能——可自选影片、影院、院线数据进行对比,也可查询相似影片的首日、首周、总票房等历史数据和趋势进行对比。


这让电影业内人士能快速了解每个档期的市场特点和容量,在轻松盯紧票房的同时,迅速把控影片、影院在市场中的竞争位置,甚至辅助票房预估,做到心中有数。


对数据分析类工具而言,数据的全面和准确至关重要。时光网经过11年数据库的搭建和积累,目前已创建了全球除IMDb之外的第二大影视数据库,拥有包括20万部电影资料及130万影人资料。与万达院线合并后,最强放映终端的优势也将使时光网专业版实时票房数据做到全国最快最准确。


2.开放性全平台多屏互动直播,提高电影营销的门槛


有庞大的目标用户为基础,凭借在影片营销推广多年积累的经验,时光网将继续致力为影片、影人提供全方位的宣传营销服务。特别是针对时下电影观众年轻化的整体趋势,时光直播(MtimeLive)应运而生。


与其他直播平台不同,时光直播具备三大其他直播平台所不具备的特色:


  • 垂直:全方位直播影视娱乐原创内容,服务广大影迷;

  • 联动:影院多屏互动打通线上线下,串联衍生品、电影推广等全线业务;

  • 开放:与多个直播平台深度合作,覆盖更多更广的受众。

以一部影片为例,在拍摄阶段,时光网可以通过直播进行探班和主创访谈;在宣传发行阶段,可直播主创路演的影院见面会,路演没有覆盖到的城市,观众可同时在影院观看并与主创互动。


线下,万达院线在全国拥有超过3000块银幕,还有为数众多且均位于商业核心区的户外大屏,线下资源都将配合直播进行技术升级,达到无缝对接。线上,与时光网合作的十余家直播平台将同步输出,覆盖人群过亿。

未来,凭借媒体和资源优势,在时光直播平台,用户可以看到奥斯卡、金球奖等国际顶级颁奖礼;也有望通过时光网直播平台收看到最新、最全的体育、游戏赛事直播,多屏互动的直播优势将更加突出。

那么,最烧钱的直播与视频网站,万达与时光网如何玩出最经济的模式?



时光网扭亏为盈,万达院线非票房收入明年超50%


并购4个月后,时光网和万达各自产生了哪些变化?


对时光网而言,扭亏为盈是他们的年度关键词。候凯文如今可以更有底气地说, 时光网已由单纯的电影媒体,转化为有媒体属性的电影电商服务平台,通过市场大数据、媒体、直播平台、在线票务、电影营销、衍生品等,其原本略显单薄的盈利模式得到极大拓展。


在万达院线上半年的财报中,时光网仍然亏损683.1万元,而在接受专访时,候凯文和曾茂军都明确表示时光网今年已经盈利。



万达院线总裁曾茂军


曾茂军表示:“时光网与万达院线整合后,一个是营销能力增强了,可以直接触达影院;另一方面衍生品销售今年达到了4倍增长,光《魔兽》的衍生品在时光网就卖了一个多亿,我估计在全球销售的《长城》衍生品有可能超过它。”


对万达院线而言,时光网的加入带来了更多的互联网基因,这促使万达院线从传统影投公司更快转变为平台型、生态型的公司。


在此前的采访中,曾茂军曾表示未来三年,希望万达院线的非票房收入达到50%。而目前这一目标很有可能会提速。


万达院线2016年上半年的财报显示,尽管39亿的影院放映收入仍然占总收入的68%左右,但分别为7.06亿元、5.20亿元、2.16亿元的商品销售、院线广告和贴片广告等毛利率,却远远高于电影放映。


“万达院线今年的非票房收入在35%左右,主要来自卖品和广告收入。”曾茂军透露,一方面有时光网的衍生品设计能力和销售额助力,另一方面广告比往年有大幅度增长,“我们收购的影时尚,今年有4倍的收入增长;下一步我们还可以做电影植入,为大品牌客户做整合营销的策划。


据介绍,影时尚目前正在谈好几个大单子,“跟韩束的合同就签了2.5亿”。再加上VR体验区以及游戏方面的收入,曾茂军很有信心:“三年非票房收入超过50%指日可待,有可能明年就超过50%。”


另外,时光网与万达的结合,并不只是内容拥抱资本那样简单,双方在资源上的互补性,导致了两者结合起来产生了1+1>2的化学反应:


首先是万达超过7000万的会员,与时光网pc端、移动端的近亿用户的整合。在会员数据挖掘方面,B端给片方提供用户画像,C端了解用户需求完善用户服务,这需要时光网强大的技术能力与万达海量用户大数据的配合。


从新推出的MtimePRO专业版来看,万达院线的移动端产品技术已经合并到时光网技术团队,双方数据库合并后全面由时光网负责。候凯文表示:“新版MtimePRO推出了制片人数据分析,是基于万达院线在上游专业人士方面有丰富的资源,作为制片+发行公司,他们距离B端用户需求更近。”


其次是衍生品业务的合并。据了解,目前影时光的线下零售店正在与万达的衍生品零售店衍生π打通,之后会以影时光品牌统一亮相。


据曾茂军介绍,万达衍生品团队也并入了时光网,时光网取代总部管理衍生品团队,负责产品规划和设计,落地销售则由万达影院完成:“我们更为了解衍生品的销售情况和趋势,时光网能够提前获取衍生设计资源,两者结合就能够推出更有针对性的衍生品。”


还有就是媒体端的打通。时光网作为电影媒体的传播渠道进一步拓宽,通过直播等手段落地万达影城终端屏幕。



时光直播不养网红,要做直播内容分发平台


与Mtime Pro相比,面向C端的时光直播更为引人关注。“90后是现在的主流观影人群,电影行业的垂直直播,实际上是为了满足主流观影人群需求的一种手段。”与市面上常见的网红直播不同,侯凯文更为强调直播的专业性,因此时光网直播将采用手机与多台专业摄像机并行模式,“直播平台应该是主要由专业人士来做的,因为观众需要第一时间看到最专业的内容。”


时光网CEO侯凯文


多机位拍摄确保了直播内容的进一步细分。曾茂军举了一个例子:“不同明星有各自的影迷圈,有时候影迷之间是互相排斥的,不想看到同框出现的场景。我们从用户需求出发,时光网直播平台会同时设置N个机位,现在我们已经上线了6个机位,大家可以任意切换。”


在记者看来,时光直播更像是传统媒体的直播版:通过电影达人或专业记者,对电影发布会、明星采访、开幕式红毯、媒体探班、幕后花絮进行第一时间的直播报道。


与传统意义上的直播平台不同,时光直播本质上是带有媒体属性、追求共享经济的直播内容分发平台,兼具直播平台、内容制造者和内容分销商多重角色。侯凯文对小娱表示:“我们既有独家的内容源,同时拥有媒体落地的渠道做分发,搭建了技术平台,用原创合作伙伴的内容,通过直播的渠道最广泛的传达出去,确保覆盖亿级用户。”


比如11月15日时光网独家承办电影《长城》五军发布会,时光网不仅自己直播,也把内容开放给了腾讯、斗鱼、熊猫、小米等9家平台进行联动直播。


同时,时光网还将直播从小屏延伸至影院大银幕,五军发布会有6家万达影城大银幕进行同步直播,多屏互动、大屏直播将是万达与时光网在串联衍生品和电影营销方面的新玩法。


众所周知,直播领域很烧钱,因为直播平台主要存在带宽成本、内容成本和营销成本3大支出,而争取盈利的出路无非就是减少这些成本。成功案例如推出直播业务仅仅一年的陌陌,其前三季度的直播业务营收就已达到1.821亿美元(约12.3亿元人民币),在整体收入中占比为69.17%。


这是因为自带3亿用户的陌陌几乎没有获客成本;陌生人交友的主营业务,决定了其用户的直播需求更高、付费意愿更强;主打UGC而非PGC,内容获取成本较低。


由此来参照,时光直播在直播成本投入上也不会太高:万达+时光网的用户累计接近2亿,时光网自己就是内容生产方;在带宽问题上,时光直播没有采用24小时直播模式,而是特定时段直播,这也使其不用像其他平台养一堆网红主播,人力成本大大降低。“网红不是我们的价值,我们更关注内容本身,”曾茂军表示。


如果这种高端直播路线能够推行,时光直播虽然也会推行打赏付费机制,但传统意义上的C端用户付费可能并非其盈利大头,未来更有可能是面向B端(片方)收费,成为电影营销推广收入的一部分。正如曾茂军所言,把直播平台变成一个影视、体育、游戏等各种娱乐的营销和传播渠道。



万达院线联手时光网共建视频平台,主打视频“分账模式”


除了直播,万达院线还将联手时光网在视频平台上发力。



想打造netflix?


曾茂军称与时光网共建的视频平台将主打电影,电视剧,体育直播三块内容。在这几个方面万达布局已久: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